前 言
2018青创人物系列报道第十二期
小编要跟大家分享的是
2018“创青春”湖北青年创新创业大赛
现代农业组决赛选手
十堰市张湾区黄龙镇斤坪村党总支部书记
十堰市旅游扶贫先进个人
十堰市黄龙青新蔬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十堰智博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鲍喜武,十堰市张湾区黄龙镇斤坪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十堰市黄龙青新蔬菜专业合作社法人,十堰市智博果蔬专业合作社法人。2016年荣获张湾区党务先进工作者,2017年荣获十堰市旅游扶贫先进个人、张湾区扶贫先进工作者,2018年,鲍喜武带着他的项目“智博农庄”参加“创青春”湖北青年创新创业大赛现代农业组决赛,获得优秀奖。
临危受命,打工仔变身村支书
鲍喜武是十堰市张湾区黄龙镇斤坪村人,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外务工。2013年8月,村里矛盾纠纷不断,“群龙无首”之时,他临危受命,意外成为村党总支书记,当时的他只有27岁。
斤坪村是黄龙镇的“东大门”,位于316国道旁,2012年之前,该村村情错综复杂、基础设施落后。2012年底,通过转型发展,成立了黄龙青新蔬菜专业合作社,吸纳农户785人,流转了土地386亩。同期招商引资成立十堰帝龙旅游有限公司,投入2.4亿元建设黄龙壹号生态园。几年过去,在鲍喜武和其他村干部、村民的努力下,这个总面积仅有4.8平方千米的小村落生机盎然、宜业宜居,郁金香文化旅游节、草莓节、啤酒节、灯光秀、帐篷节等一系列活动,为这里赚足了人气,取得了良好的市场效应和经济效益,现在的斤坪村已成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省级宜居村庄”、“市级文明生态村”、张湾区“美丽乡村”示范村。
走进斤坪村,房前屋后绿树成荫,街道两侧花海成片,农田耕地阡陌纵横,农家小院整洁干净,绿水青山相映成趣,村民在这四季花海中安居乐业,游客在这近郊美景中自在畅游。
“早几年这里是猪圈、菜地,一到下雨天,人根本没法下脚,污水横流。”鲍喜武说,眼前这幅美好的生活图景也只是全村嬗变的一个缩影而已。随着黄龙壹号生态园规模的扩大,周边的环境整治、农家乐、宾馆、停车、购物等相关的配套建设也都在跟进,旅游配套业在逐渐形成规模,拉动辐射作用也逐渐显现。
“如果5年前没有回到家乡,我应该还在外务工。”鲍喜武表示,年轻人到农村发展也大有可为,目前,斤坪村“两委”班子成员的平均年龄不到35岁,大家思想统一,十分团结,共同立志要在农村做出一番事业。
立足基层,群众的事都记心上
在鲍喜武看来,农村工作实打实,没有投机取巧的事。千难万难,关键难在经济落后上,村穷民穷,样样是难题,村富民富,事情就容易办。农村党支部书记必须要有经济头脑,始终把发展经济作为头等大事来抓。“村里成立了合作社,通过公司+农户的形式运营,带动农业发展,带村民致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新农村建设中,斤坪村从环境整治入手,推动了农业生产方式、农村生活习惯和农民思想观念的转变,使全村上下呈现出同心协力建设美丽家园的新面貌。通过这些年发展乡村旅游,丈夫可以就地打工了,妻子不再下地干活了,老人可以在家门口摆摊了,孩子有钱上学了,一家人年终还可以分红了。
“村里面大事小情特别多,能当面解决的事情绝对不能拖到第二天。”鲍喜武说,基层事情非常多,但事关群众的生产生活,哪怕是芝麻大的小事,那也要记在心头。多年来的工作,让他结合本村实际总结出了一些好的工作方法,让群众反映的问题能及时有效地得以解决。“基层工作多年,我越来越觉着,疏导比堵截有效,思想教育比批评有效,村民有啥问题,及时疏导,不让问题发酵。”
“全村国土面积为4.8平方公里,辖设七个小组,共有365户1356人, 全村精准扶贫贫困户25户58人,2014年脱贫3户8人,2015年脱贫3户6人,2016年脱贫2户6人。”说起村里的事情,没有比鲍喜武更清楚的了,家家户户有啥苦难,有啥需求,他都记在心上,想方设法帮村民排忧解难。
鲍喜武说,农民要富裕,农村更要和谐,不仅仅要关心村民的钱袋子,更要把关心工作做到村民心坎上,村干部就是要担负起责任,把村民的困难当成是自己的困难,把村民的矛盾当成自己的矛盾,只有帮助村民把问题解决得好,群众才能放下包袱、身心快乐,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
“最高兴的就是咱们村的面貌改变了,一个是交通、农村环境改善,另一个是老百姓的经济收入提高了。最大的愿望就是大家一起把咱们村建成一个民风淳朴、村民富裕、环境优美的新农村,全村的父老乡亲都富起来,一起奔小康。”
筑梦田野,将民宿打造成家的模样
近年来,斤坪村经过道路硬化、管网改造、河道治理、村庄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后,村居环境焕然一新,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初见规模。然而,鲍喜武想要做的,远远不止这些。
“斤坪村的生态环境不错,大力发展工业和养殖业会适得其反,要实现长远发展,还得借助旅游资源。”因此,如何将现有的发展成果整合为旅游产业链,一度令鲍喜武寝食难安。
不久后,一次在外学习的机会,鲍喜武近距离接触到“民宿圣地”莫干山,其业态蓬勃壮大使他震撼,“莫干山民宿是一个商业奇迹,我觉得斤坪村也可以做。他们依托景区,而我们本身就在乡村,只要建好民宿和周边配套,就能打造出理想的山乡生活环境。”
说干就干!2014年,鲍喜武邀请相关部门科学布局,打破村民看方位、测风水的旧习惯,为斤坪村民宿发展做了更加细致的规划,并设计了统一的建房图纸。2016年,村里最终扶持农户在316国道旁、人工湿地周边自建别墅143栋,并全部打造成民宿,新增流转土地220亩。2017年11月,又成立十堰智博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吸纳农户24户,总投入1400万元用于新建别墅、雨污分流,流转土地、种植黄桃等。
近来,鲍喜武结合黄龙本地实际情况,深挖南水北调、巴楚农耕、秦巴文化等元素,形成独特风俗民情的民宿,打造以品黄龙特色餐饮、住秦巴乡村民宿为主,以农业观光、农事体验等为辅的旅游产业链,走股份制公司化经营道路,使全民通过不同的形式参与其中,入社入股,致力于脱贫攻坚,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站在斤坪村村委会大楼前放眼望去,一幢幢精致的别墅整齐排开,清新自然,与一旁的黄龙壹号生态园相得益彰。“今后,我希望将斤坪村打造成一方净土,房前屋后处处是景,让城区通往村里的道路成为一条城里人的回乡路。”
更多青创人物
请持续关注【湖北青创】
Because of you · have better of us
因为你 · 才有更好的我们
编辑|刘欣
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