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我国外贸发展与引进外资方面均表现良好,进出口实现较快增长,外贸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也明显提升,为下一步继续保持“稳”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稳外贸、稳外资方面,湖北是如何做到“两稳”态势双双提升?各部门又都采取了哪些相关政策措施?持续稳外贸又将如何发力?今天,跟小编一起来看湖北都是咋做的.........
稳外贸,让更多“湖北造”走出去
省商务厅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我省对外贸易保持稳定,汽车零配件、集成电路、医药、机械设备、汽车、印刷电路等湖北优势工业品出口较快增长。
“今年下半年及今后一段时间,将妥善应对贸易摩擦,着力稳增长、调结构、转动能,加快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标准为核心的外贸竞争新优势,拓展对外贸易。”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新模式,打开外贸新空间
“稳外贸,必须进一步培育外贸新业态新模式,为外贸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华中科大自贸试验区研究中心主任陈波教授说,跨境电商将成为武汉外贸企业打开国际市场、推动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
眼下,省商务厅已成立跨境电商工作专班,将研究出台相关政策。据了解,武汉正抓紧制定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方案,一旦形成成熟经验,即向襄阳、宜昌自贸片区复制推广,并逐步覆盖全省。
与此同时,我省还将加力发展市场采购贸易、外贸综合服务平台等新业态,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
优化环境,让贸易更便利
8月1日上午,武汉普路通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的30票进口机电产品通过海关放行。这是武汉海关开出的首批“关检合一”新报关单,总用时40分钟。
“技术创新、高效通关,是驱动企业拓展国际市场的‘双轮’。”武汉自贸片区烽火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前7个月,企业出口平均通关时间为0.53小时,进口平均通关时间为2.08小时,出口报关单海关通关时间在1分钟以内的占比达93.3%,绝大部分出口报关单实现“秒放”。
今年前7月,中欧班列(武汉)共开行253列,运输2.18万标箱,班列数和标箱数分别增长35.3%、28.1%,覆盖范围首次延伸至英国伦敦;7至8月,武汉密集开通直飞越南胡志明市、非洲毛里求斯的客运航线和直飞比利时、“武汉-芝加哥-仁川-武汉”的货运航线,武汉新港首次直航越南胡志明市,我省外贸发展再添新动力。
不断提升的贸易便利化,对外贸发展的正向作用非常明显。我省商务、海关等部门表示,下半年还将在贸易便利化方面多下功夫,加快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健全完善水铁公空口岸功能,加快“三互(口岸监管部门信息互换、监管互认和执法互助)”大通关改革,向外贸企业分发更多“政策红包”。
稳外资,让自贸区成外资扎推之地
外资涌入,经济活力澎湃。上半年,我省利用外资交出年中“成绩单”:实际使用外资63.3亿美元,居中部首位;在鄂世界500强269家,居中部首位。
面对明显变化的外部环境,如何保持利用外资的良好势头?“下一步,将通过加大开放,创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有针对性地鼓励外资参与长江经济带发展,推动我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外资入鄂,步伐更稳健
数字显示,今年前7月,我省新设外资投资企业 247家,同比增长55.4%;实际使用外资70.3亿美元,同比增长8.2%。
外资的结构也在不断优化。前7个月,全省制造业新设外商投资企业77家,同比增长83.3%;服务业外资结构持续改善,生产性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大幅增长,其中信息传输和软件信息服务、科研技术实际使用外资分别增长10倍、84.4%,金融业实际使用外资从上年同期108万美元增加到2.3亿美元。
伴随开放的蹄疾步稳,外资进入到湖北更多领域。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我省将出台扩大开放、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等措施,进一步扩大开放领域,吸引更多外资来鄂布局。
自贸区引领,促产业升级
去年4月1日成立的湖北自贸区,成为外资扎推之地。创新管理体制,实施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管理,激发了市场活力。以武汉自贸片区为例,自挂牌以来,武汉自贸片区平均每个工作日新增注册企业36家。2017年以来完成外贸出口总额705.6亿元,同比增长29.0%;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736.6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9.8亿美元,增长15.1%。进出口贸易值在湖北独占鳌头,占湖北省的35.6%,占全市的57.7%。
下一步,省商务厅将落实外商投资负面清单,鼓励外资投向新能源汽车、专用车、航空、船舶、物流等产业项目,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并推动自贸试验区、国家级开发区发挥吸收外资主阵地作用,推进国际合作产业园区建设。
优化环境,让外企“安家”湖北
改善投资环境,是稳外资的重要举措。省商务厅外资处处长陈斌介绍,我省已出台《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若干意见》,从多个方面来加快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一流营商环境。
下一步,将完善重点企业联系机制,持续开展“访外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活动,“营造公平透明便利、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扫除外资企业经营中的痛点问题,吸引更多外资企业落户,使湖北真正成为国际投资的热土。”
• end •
来源|武汉自贸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