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税务人:
做改革潮中的“急先锋” 纳税人眼中的“服务员”
作为参加财税工作34年的老税务,我目睹了税务的‘分’,又见证税务的‘合’,在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的关键期,作为一名老党员,我一定会在改革中当好表率,一切行动听党指挥。”这既是陈列君在重庆市税务局征管体制改革座谈会上的发言,更是他投身改革、支持改革的真实写照。这位一辈子投身税务工作的老税干,不仅演绎了一位“老黄牛”的勤勉、担当和奉献,更是改革潮中的“急先锋”,纳税人眼中的“服务员”。
开州区税务局挂牌首个征期,陈列君在办税大厅值班。
带头肩挑重担 他是改革潮中“急先锋”
7月5日上午,在庄严的升国旗、唱奏国歌仪式后,新组建的国家税务总局重庆市开州区税务局挂牌成立。新税务机构班子组建到位、综合部门集中办公到位、“一厅通办”先行到位、履行职责统一到位,整个新机构一切运转有序。在这背后,离不开一个人的倾力付出,他就是原开州区地税局局长、现开州区税务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陈列君。
“向我看齐,看我的,跟我来!”这是陈列君在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中说得最多的一句话,也是他一直践行的标准。
在“营改增”攻坚战中,他既带头梳理出与“营改增”相关的八大类税收业务需求指导改革,又勇担“扶上马,送一程”的责任意识,多次走进企业调研“营改增”后税负变化,耐心辅导账务处理,让纳税人迅速适应税制转换。金三换版自通知发出到上线运行只有不到40天,时间紧、任务重,作为金三换版领导小组组长,他在提思路、明要求后,自己一头扎进金三换版的测试、演练、验证中,时年54岁的他率先走通了金三优化版的全部流程。
面对此次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陈列君更是勇当改革先锋,把握改革节奏,与原开州区国税局局长丁亮对共同思考谋划,坚持用党建引领改革,相继组织了“讲政治、促改革”座谈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践行中国税务精神主题朗诵比赛、“不忘初心同奋斗,共建帅乡新税务”主题党日活动、支部机构改革专题组织生活会,引领大家拥护改革、支持改革、投身改革。在接到正职转副职的任命后,他识大体、顾大局、作表率,坚决服从组织安排,带头维护班子团结,迅速摆正位置后,又积极投到集中办公布置、挂牌仪式筹备、促进双方文化认同的工作中,做到事合、人合、力合、心合。
陈列君在办税服务厅调研金三双轨运行情况。
探索便捷办税 他是纳税人眼中的“服务员”
走进开州区税务局办税服务大厅,干净整洁有序的纳税环境,工作人员的亲切话语,大厅设置的便民小物件都让纳税人感到十分贴心。“纳税人的需求,就是我们的服务方向。”这是陈列君时常挂在嘴上的口头禅,便捷办税,降低成本,就是纳税人在改革中最大的获得感。
让纳税人“进一家门,办完税务事”一直是陈列君同志心心挂念的梦想,征管体制改革前,他一直在谋划、筹建集税收业务于一体的智能化、集约化、规范化、全融合的“六能型”办税服务厅。
随着改革的纵深推进,“一厅通办”“一键咨询”“一网通办”全面落地,开州区办税服务厅建设更是提质提速,确保了区局挂牌首个征期办税工作平稳,忙而有序,纳税人纷纷为新机构、新税貌点赞。
此外,陈列君还顺应“互联网+”潮流,探索建立多部门协同共治,倾力搭建了“全区财税征管工作领导小组、部门乡镇街道协同、社区(村社)网格化管理的三级协税护税工作网。税税合作、税警合作、税法合作、税邮合作、税银合作等一系列合作项目相继落实,依托大数据积极实践“信用管税、信息管税、合作管税”新模式,有效防范了税收流失。
新疆税务人:
“税务蓝”的担当
2018年夏天,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在这场波澜壮阔的税务机构改革中,总有一些蓝色的身影让人触动,为不负身上的蓝色制服和肩上的徽章,新疆税务人用一腔热血、一份情怀和一身担当,在推动改革的征程中奋勇直前。在改革考验面前,他们以实际行动描绘着改革时代的精彩画卷。
家里家外他都是一把好手
陈新勇是原和田地区国税局纳税服务科科长,今年4月推行办税事项“一厅通办”和“一键咨询”以来,他亲力亲为摸底全地区办税服务厅和12366现状、制定工作实施方案,在他和同事们努力下,和田顺利实现“一厅通办”。
机构改革期间,和田地区纳税服务部门集中办公后,他作为临时责任人,率先垂范,积极推动人员迅速融合,和同事们一道加班加点,促进改革各项工作推进。尤其是在区县级办税服务厅整合工作中,为详细了解各县(市)局办税服务场地分布情况、窗口设置情况,陈新勇多次前往各县办税服务厅进行实地督导检查,征集纳税人意见建议,提出改进措施,常常忙到凌晨。
陈新勇的爱人2018年初起在和田县参加“访惠聚”活动,在承担起忙碌的科室工作、改革任务及驻村工作的同时,陈新勇还要独自照顾上初中的女儿,种种艰辛,不言而喻,但是陈新勇说:“改革是历史责任,无论在何位、处何境,都要坚守岗位、服从安排,在改革中践行入党誓言。”
行走的“业务字典”
7月5日和田地区新税务机构挂完牌的当晚,征收管理科科长袁茂盛匆忙吃了几筷子饭,就投入到业务流程校验确认工作,确保零时能以“国家税务总局和田地区税务局”的名称衔接各项税收业务。
袁茂盛,有着近20年的税务工龄,干过办税服务厅,也当过系统维护员,如今是和田地区税务局征收管理部门的临时负责人。他熟知税法规定,对业务了如指掌,对系统操作掌握熟练,周围的同事称他是“行走的业务字典”,但他始终保持着刚参加工作的“认真”与“仔细”。
“袁科长,我这里有个问题”……晚上的办税大厅呼喊声此起彼伏,袁茂盛汗流浃背地跑来跑去。他们需要在晚上完成“备忘录”上所有的事项:制作税务事项通知书和税务许可受理通知书,验证文书字轨是否为新字轨;国地税金三系统中能否连续取号;POS机名称是否修改完全等一串串验证事项。每一项验证基础工作做完后,袁茂盛都会画上一个红勾,每一个遇到的问题,也会记在“备忘录”上。数小时之后,纳税申报、代开发票、开具税票、车购代征各个流程事项完成,“备忘录”上红色字体密密麻麻,袁茂盛终于松了口气。
甘肃税务人:
改革之中显本真
在2018年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中,付强被平凉市税务局联合党委确定为市局稽查局第二负责人,在面对自己从“一把手”转任“二把手”时,他向局领导表态说:“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是好事、是大事,在这样重大的改革面前,个人进退的确是小事,不足挂怀,更何况总得有人留、有人退,不能总是站在自己个人利益的立场上看问题、计得失,不能因为个人的小事而影响改革的顺利进行。”
付强在检查稽查案卷资料
的确,付强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了一名共产党员在改革过程中的本真,为全局干部职工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在改革逐步推向县(区)一级时,为了确保全市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任务圆满完成,经平凉市税务局联合党委研究决定,成立7个联络(督导)组常驻县局开展工作,协助全市县(区)税务系统落实好机构改革工作。付强被抽调到督导组,参与距离市局最远的庄浪县局的联络督导工作。在前期工作中,他协助督导组组长积极与地方党委、政府汇报衔接,成立了该县税务局联合党委,配合县局筹划实施合并办公、机构挂牌等具体工作,参加县局干部职工座谈会,主动与部分班子成员、干部职工谈心交心,为大家传达讲解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精神和有关要求,尽心尽力为部分干部职工消除疑虑、化解心结。在工作期间,他及时关注改革推进中每一个细小环节,每天收集整理相关信息和情况,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做好与县局、市局的沟通衔接,尽可能多操一份心、多出一份力,最大限度避免出现工作贻误。
在参与联络督导工作的同时,他还积极配合稽查局第一负责人做好原国税、地税稽查局机构整合、业务融合工作,主动向第一负责人通报原国税稽查局工作和有关情况,协助第一负责人顺利完成了稽查局办公场所整合、人员分工调整、当前稽查重点工作安排等事项,真心实意支持配合第一负责人的工作。
付强语重心长地对原国税稽查局的同志讲,稽查局合并是好事,合并后一起干事的人多了,力量强了,面貌也新了,稽查工作更可以大有作为了。他还要求原国税局稽查局的同志服从大局,支持改革,增进团结,搞好工作。在他的影响带动下,稽查局很快兵合一处,将合一心,打开了心齐气顺的良好局面,推进了改革关键时期稽查工作的顺利开展。
上海税务人:
立标杆,勇当改革的先行者
姚引根是上海市金山区税务局品牌服务载体“阿根办税室”的“掌门人”,从税整整30年,大家平常都叫他“阿根老师”。7月5日,送走最后一批纳税人,阿根挽起裤腿,蹲着在成堆的申报材料中仔细寻找符合测试条件的各类企业,按照既定方案开始“金三”系统、电子申报系统、防伪税控系统等升级测试作业。
所里的小年轻心疼他:“阿根老师先回去吧,剩下的活就交给我们就行。”他反倒打趣说:“怎么,看不起咱老同志的战斗力?我们再一起多测几次,保险系数就更高一点,别明天上班了再给纳税人添麻烦。”他一边让大家把自己的身份证号写在纸上一边说:“个人完税证明打印我之前试过几次,有时候数据显示不出,字轨也不正确。我们再分头试试看解决了没有……”一直到凌晨,阿根和他的团队才离开办公室,几个小时之后,他们又早早来到了自己的工作岗位。
从1988年参加工作,到1994年分税制改革,再到今年国税地税合并,姚引根是两次税务机构改革的亲历者,面对此次改革任务,他说:“革命战士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不管是牌子变了还是岗位变了,咱们干税务的,责任、态度、专业哪个都不能变!现在机构改革是大事,大话我不多说,就撸起袖子加油干吧!”
来源:综合各地税务机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