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移动端
创头条企服版APP

每人130万!这7位青岛人才入选国家优青!

3052
青岛创客 2018-08-20 00:00 抢发第一评

杰青和优青已经成为

中国人才梯队最重要的两个台阶,

几乎是每一个中青年学者的奋斗目标,

也是每一个科研单位所必争的人才。

不久前,小创给大家梳理了

入选国家杰青的青岛名单:

深耕海洋观测数据领域,这位海大教授成功当选“国家杰青”!

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又发布通告,

400项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资助立项。

其中,青岛有7名来自高校院所的

优秀青年科学家的项目入选,

每个项目将获得130万元资助。

华丽丽的名单

今年我市入选“优青”的7名人才

全部来自驻青高校及科研院所,

分别是: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

张鑫(深海环境下的光谱原位探测与定量分析)

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逄淑平(半导体材料与光伏器件)

黄长水(二维碳材料石墨炔)

中国海洋大学

赵建(污染物的环境地球化学过程)

荆钊(海洋能量串级机理与混合参数化)

陈旭光(深部岩土体流固耦合机理与工程灾害控制)

山东科技大学

王友清(人体血糖动态过程的安全控制)

入选国家优青有多难?

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被称作是“小杰青”,是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的铺垫性科技支撑基金,自2012年起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设立,旨在促进创新型青年科技人才迅速成长,主要支持具备5-10年科研经历并取得一定成就的青年科技人员,每年的竞争都非常激烈。

和一年200个名额的杰青比,国家优青一年的名额是400个,评审通过的难度看似要低一倍,但是其实优青的竞争也同样非常激烈。

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官网统计数据,2012年首批国家优青的受理申请项数就高达3587项,平均资助率仅为11.15%,这还不包括很多申请后并未受理的项目数,可见入选难度有多大。

由于竞争越来越激烈,还会存在很多牛人有着申请杰青的条件,却由于各种原因转而申请优青,而且优青的平均年龄相比杰青要年轻好几岁,很多优青还远远未到职业生涯的巅峰时期,还有非常大的潜力在未来更进一步。

与去年相比,

今年我市获评“优青”人数较去年略有减少,

去年为9人。

获选“优青”所属的高校院所数量明显减少,

从去年的9家减少到今年的4家。

但单个高校院所的入选

人数较去年有所突破,

中国海洋大学今年有3名“优青”入选,

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则有2名,

而去年这个数字均为1。

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您阅读这篇文章花了0
转发这篇文章只需要1秒钟
喜欢这篇 0
评论一下 0
凯派尔知识产权全新业务全面上线
相关文章
评论
试试以这些内容开始评论吧
登录后发表评论
凯派尔知识产权全新业务全面上线
宁波城市站
金华城市站
×
#热门搜索#
精选双创服务
历史搜索 清空

Tel:18514777506

关注微信公众号

创头条企服版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