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18年度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重大基础研究项目(第二批)拟推荐项目出炉,
全省18个项目在列,
其中青岛占了三分之一!
据了解,项目类型为重点项目,
资助强度一般为120万左右。
★
★
★
华丽丽的名单
★
★
★
序号 | 项目代码 | 项目名称 | 申报人/团队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1 | 海洋生物遗传学与育种—海洋贝类模式动物平台 (2018A07) | 海洋贝类模式动物平台创建 | 包振民/包振民 | 中国海洋大学 |
2 | 太赫兹、量子信息与器件(2018B07) | 基于大尺寸DAST晶体的高能量太赫兹波输出研究 | 滕冰/滕冰 | 青岛大学 |
3 | 人机交互技术(2018B08) | 水下机器人增强现实人机交互技术 | 董军宇/董军宇 | 中国海洋大学 |
4 | 新型靶向药物开发(2018C10) | 新型降尿酸靶向药物尿酸氧化酶的研发 | 崔凌凌/李长贵 | 青岛大学 |
5 | 先进储能材料与器件(不包括钙钛矿系材料)(2018C14) | 重质油构筑高性能锂离子电容器及电极电势原位调控 | 吴明铂/吴明铂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6 | 典型区域土壤污染治理(2018C23) | 沼渣协同硫酸亚铁协同处置含Cr(VI)土壤的机制研究 | 孙英杰/孙英杰 | 青岛理工大学 |
限资助方向范围内,
包括优势学科巩固提升、
战略跟踪以及基础研究成果深度消化
等三个方面:
优势学科提升。
为确保我省在国内居领先地位的领域或方向在“十三五”期间继续保持领先优势,为争取列入国家级科技计划开展前期预演,形成重大关键技术新的突破,选择与战略新兴产业培育关联度较大的领域或研究方向,支持开展基础研发工作。
战略跟踪。
为全省培育发展新的学科及研究方向、孕育战略新兴产业做好技术与人才团队储备,支持在生命、材料、信息、新能源等学科交叉领域,跟踪学科与技术发展前沿,组织开展目标明确的应用基础研究。
基础研究成果深度消化。
为增强源头技术供给能力,深度消化前期基础研究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瞄准产业化目标,努力弥补基础研究与应用开发之间的空白,加速成果向应用的转化,为后续产业承接奠定基础。
小创期待这些项目顺利通过公示,
更好地服务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
发挥基础研究源头创新供给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