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设面向国际的财富管理中心,
青岛又有大动作。
近日,青岛出台加快金融业对外开放实施方案,
进一步扩大跨境业务、拓展海外上市发债、
加大国际化金融人才培养、
吸引海外金融机构落户等成为方案核心内容。
据小创了解,青岛是今年全国第三个
发布金融业开放扶持政策的城市,
紧跟此前发布政策的上海和广州,
可谓金融业开放发展的引领者。
在国家不断加快金融业开放的大背景下,
方案明确了青岛金融业开放的“路径”:
围绕建设面向国际的财富管理中心城市,大力吸引和聚集国际优质金融及财富管理资源,拓宽运用国际金融市场开展投融资的渠道,以国际化视野构筑我市金融业对外开放新格局。
方案提出了五年之内青岛金融业开放的“小目标”,争取到2022年在外资全牌照证券公司、外资基金公司、外资保险公司等外资金融机构领域上有所突破,引进10家(个)左右的海外金融机构(项目),新增10家左右的海外上市公司,形成国际优质金融资源聚集发展态势。
围绕“小目标”,
方案制定了四项重点任务、
方案提出七项保障措施,
这其中,有不少具体的措施很“亮眼”:
引进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金融机构,对接国际知名资产管理机构在青设立资产管理、财富管理子公司等措施有利于青岛金融机构增加数量、提升质量,为金融业发展提供更多保障。
推动企业赴境外实现多渠道、多形式上市融资,扩大青岛企业向境外金融机构贷款等跨境融资、跨国公司资金集中管理等试点业务,鼓励驻青金融机构与国外金融机构开展互相授信业务等措施,有利于推动青岛企业扩大融资方式,提高融资效率,推动企业发展。
此外,探索开展符合条件的外国金融机构参与投资设立股权投资企业等业务,推进与英国剑桥大学合作创建剑桥大学青岛联办财富管理中心,打造一支专业素养过硬的国际化招商队伍等措施都将有效推动青岛金融业提速发展。
下面跟小创一起去看看,
方案制定的重大任务和保障措施!
● 推动金融业全面融入 “一带一路”建设
发挥青岛作为“一带一路”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主要节点城市和海上合作战略支点的区位优势,提升金融服务外经贸水平,引导金融机构创新贸易金融服务方式,为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合作提供融资支持。
利用好我国金融业扩大对外开放的战略机遇,大力引进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金融机构。
发挥我市外资金融机构较多的优势,鼓励驻青金融机构着力拓展与 “一带一路”沿线及相关区域的金融及财富管理合作,鼓励多种方式扩大人民币境外使用业务。
● 打造中日韩金融交流合作的桥头堡
充分发挥青岛毗邻韩国、日本的区位优势,密切跟进中日韩区域经济合作进程,依托青岛与韩国、日本已有的开放合作基础,持续聚集韩国、日本优质金融资源,推动金融及财富管理领域的交流合作,推进人民币跨境融资、资本市场互通、机构互设等金融合作创新。
● 完善与已建联系国家和地区的长效合作机制
深化与新加坡、中国香港、英国、瑞士、卢森堡、意大利、美国等金融及财富管理先进地区的金融交流合作。
巩固已有合作成果,深化合作途径和合作内容,在财富管理等金融领域开展创新务实合作,推动上述地区优质金融及财富管理资源向青岛聚集。
建立官方和民间金融研究交流机制,通过举办高层论坛、国际研讨会、学术会议、共同开展金融课题研究等形式,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提升青岛金融国际化水平。
● 开拓新的海外金融合作伙伴关系
开拓与加拿大、法国、荷兰、俄罗斯等国和西亚、中亚、中东欧等地区的互动往来,促进政府间、机构间的信息和经验互通。
不断提高和扩大“财富青岛”在国际金融交流合作中的地位和影响力,牢固确立青岛面向海外承接资源的金融开放优势地位,持续提升金融业对外开放水平,实现在国家金融开放中走在前列。
● 实现国际优质金融资源聚集发展
加大与国际重要金融机构的联系对接,利用好放宽外资金融机构准入政策,积极引进银行、证券、基金、保险、财富管理等国际优质金融资源。
争取外国银行在青设立分支机构,推动CEPA、ECFA框架下全牌照合资证券公司、合资证券投资咨询公司和合资基金公司落地,推进外资保险公司获批筹建,对接国际知名资产管理机构在青设立资产管理、财富管理子公司等,争取在机构引进、资源聚集等方面不断实现突破。
● 畅通企业境外上市发债渠道路径
开拓境外资本市场,特别是加强与中国香港、韩国、日本、新加坡、美国等地证券交易市场和中介机构的交流合作,举办境外上市、发债、并购推介会,分国别和地区专题推介运用资本市场的政策、渠道等。
组织券商机构为拟赴境外上市发债企业进行一对一咨询辅导,为企业搭建全球性投融资平台,推动企业赴境外实现多渠道、多形式上市融资,不断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助推企业国际化发展。
● 拓展金融市场业务范围及通道
积极争取国家扩大金融对外开放先行先试政策,支持符合条件的机构探索开展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 (QDLP)、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 (QFLP)等跨境基金业务;
有序扩大青岛企业向境外金融机构贷款等跨境融资、跨国公司资金集中管理等试点业务;
鼓励驻青金融机构与国外金融机构开展互相授信等业务;
探索开展符合条件的外国金融机构参与投资设立股权投资企业等业务。
在风险可控的范围内,探索和创新资本项下国际合作业务。
● 建立国际金融人才培养交流机制
推动与伦敦、纽约、香港和新加坡等国际知名金融及财富管理中心建立常态化、机制化的人才培养与交流机制。
大力引进国际高端金融及财富管理人才培养培训项目以及合资研究机构,实现财富管理人才、资质及监管标准的国际互认。
重点推进与英国剑桥大学合作创建剑桥大学青岛联办财富管理中心,与英国特许证券与投资协会 (CISI) 合作培养特许财富管理师 (CWM)。
加强国际高端金融人才培养及金融课题研究,常态化推进与卢森堡金融技术转让署合作开展的财富管理专题培训。
● 积极争取金融监管部门大力支持
密切关注国家金融开放动向,借助青岛市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争取更多创新优惠政策,特别是在股东比例和经营牌照方面的创新政策,为外资金融机构设立创造条件。争取外资金融机构尽快获得落户审批,实现外资金融机构的聚集发展。
● 依托已布局青岛的外资金融机构聚集资源
加强与已布局青岛的外资金融机构的沟通联系,支持其创新业务及拓展业务范围,及时了解其总部对外合作和新设机构意向,深入挖掘优质资源,积极争取引入更多增量机构、创新业务以及科研人才项目等优质资源。
● 积极为驻青金融机构拓展跨境业务创造条件
通过出访推介、国际会议、研讨会等形式,积极为驻青金融机构特别是法人金融机构搭建开展跨境业务合作的对接平台,鼓励驻青金融机构积极探索开展国际业务的新途径和新模式,通过金融机构间的合作扩大对外开放。
● 有效依托国内外各方力量推介招商
强化我市境外工商中心的金融招商合作职能,通过工商中心加强与当地金融机构的交流合作。
加强与各国驻华使馆、各驻青总领事馆的联系,通过其与各国金融机构取得联系,协助引进境外金融资源。
● 打造专业化的招商机制及招商队伍
深入分析国际重要金融中心及金融机构的发展脉络,结合青岛发展优势和特色,形成专业化的招商机制,并在市、区 (市)层面推动执行。
同时,强化对招商队伍的培训和历练,打造一支专业素养过硬的国际化招商队伍。
● 深入推进和大力开拓国际宣传推介
在前期对外交流推介取得积极成果的基础上,坚持 “走出去”和 “引进来”相结合的推介方式。
积极赴日本、韩国、英国等国深入开展交流推介,精准开展定向招商,探索建立长效合作机制。
借助青岛·中国财富论坛、金家岭财富管理论坛、金融家俱乐部等品牌活动,邀请国外知名专家学者、金融机构高管来青交流,利用在青举办的各类国际性会议提高 “财富青岛”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 优化金融业发展及招商环境
坚持风险防范和促进发展并重,严格评估培育和引进外资金融机构的合规性和风险性,加强金融监管,有效防范风险隐患,切实维护金融安全。
积极培育健康理性的金融及财富管理发展理念,营造良好的金融业生态发展环境。
完善金融招商政策,鼓励支持外资金融机构落户,优化政务服务,打造审批事项少、办事效率高、服务质量优、支持政策实的一流招商环境。
目前,青岛市外资金融机构数量达34家,
其中外资银行机构17家,
在全国城市中位居第六,占全省71%。
青岛连续五次入选“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榜单,
“财富青岛”的影响力不断提升。
小创期待,新政能推动青岛进一步
加快财富管理试验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