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项目年”安排部署,坚持树立项目化思维,强化项目化管理,大力推动“项目年”工作,全面实现投资项目“开门红”目标。1—3月,成都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852.8亿元,超计划进度4.8个百分点,其中:227个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76.2亿元,超计划进度3个百分点。
分解细化目标任务 加强督导督查传压力 制定《2017年成都市贯彻落实四川省“项目年”工作方案》,细化工业、服务业、交通等10大重点领域的投资和项目,明确分管市领导、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将省、市重点项目工作任务逐一分解到区(市)县和市级部门(单位),将省重点项目和省市领导高度关注的356个重大项目单列为“重中之重”,并把“项目年”工作纳入市政府目标考核,加强工作督促。同时,完善市领导联系指导重点项目工作机制,截至3月底,市领导共带队开展督导22次。
定期开展问题调研 建立问题台账推项目 坚持每2个月一个周期,会同市级相关部门开展项目问题调研,对调研中了解到的问题建立问题台账并动态更新,采用“分级分类、逐一协调、挂账销号”方式进行管理。对需上级单位帮助协调推动的事项,及时提请国家有关部委和省级相关部门,已提请省级相关部门帮助推动紫光IC国际城、格罗方德成都制造基地、珠海银隆乘用车二期等14个重大项目(事项);对需市级层面协调解决的事项,及时召开部门联席会议予以协调调度;对县级层面能够解决的问题,及时转交相关区(市)县,并限时办结。
建立前期工作台账 倒排时间进度抓开工 建立前期工作台账制度,针对计划新开工省、市重点项目,建立前期工作台账,会同市级相关部门、项目所在地发展改革局、项目业主单位,找准项目前期工作推进中的真正“症结”,对计划新开工项目的前期审批立项、规划选址、用地预审、方案稳定、施工报建等环节,明确时间表、路线图抓紧推进,对超期环节及时进行跟踪协调。截至3月底,协调项目前期工作事项29件,推动全市重大项目集中开工457个,计划总投资2292亿元。
做优做好绿色通道 推行全程代办提速度 继续为省、市重点项目提供VIP绿色通道服务,由成都市重点项目服务室统一受理重点项目业主提交的行政审批手续代办申请,并指定主办员提供全程服务,实现快速受理、高效办结。1—3月,市重点项目服务室提供免费代办、协调服务事项51件,接受咨询、引导服务272人次;协调解决各类项目问题39件,最大限度加快了项目落地和推进速度。
创新思路综合施策 盯紧关键要素强保障 融资保障方面,打造全流程融资对接服务平台,加强金融机构和项目业主单位对接。目前,成都市累计挂牌企业已达216家(占全省72%),城市停车场专项债103亿元获批,已组建“青铜汇”“长江源通贰号”2只总规模12.1亿元的股权投资基金,正抓紧组建13只总规模249亿元的后续基金。
用地保障方面,加强重点项目新增建设用地管理,将成都轨道交通、天府国际机场高速、李家岩水库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用地指标单列,将成都高新区、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等重点发展领域用地指标单独切块,正在对32个重大项目用地需求开展核查,全力保障重大项目建设用地。
能源保障方面,对重点项目用能实行“一事一议”,1—3月,全市电力新增容量37.8万千伏安,投产110千伏变电站3座,已有257家企业纳入直购电试点,全市能源保障能力持续稳步提升。
该文件的解读机构为市发改委办公室,解读人为吴乐天,联系电话为028-61887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