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我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9.1%
6125
2017年,我市农业增加值达到519亿元,同比增长3.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298元,同比增长9.1%。据悉,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成都都市现代农业转型升级进一步加快,脱贫攻坚年度任务全面完成,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启动实施,农业农村和统筹城乡改革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农业基础条件持续完善
现代农业,离不开现代的基础和要素。2017年,我市全面完成332万亩国家级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工作,加快建设100万亩菜粮基地高标准农田,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累计达到579.5万亩。着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发展,获批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启动建设国家成都农业科技中心项目,加快推动创建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国农科院都市现代农业研究所正式挂牌。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着力推进农业大数据中心、物联网云平台、“互联网+”都市现代农业示范等重点工程建设,初步完成成都智慧动监系统建设,建设完成智慧农业示范区项目12个。强化农机装备建设,全市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1%。
农业供给质量显著提升
2017年,我市牵头编制了《成都市“西控”五年行动计划》、“西控”“北改”区域都市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大力发展绿色种养、农产品深加工、都市休闲农业、农村电商等重点产业,启动建设崇州优质粮油产业园、天府农业博览园等市级重点产业园,蒲江特色水果产业园获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强化农业绿色生产,农药、化肥使用量分别同比减少0.6%、0.3%,建成IPM绿色防控示范区17.26万亩,完成稻田综合种养5万亩。稳步推进规模养殖企业产业转移,完成禁养区内养殖场(户)关闭搬迁工作,实施完成种养结合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工程21个、畜禽粪污异地综合利用试点项目2个。
消除绝对贫困任务全面完成
2017年,我市进一步明确了全市脱贫攻坚的“五大攻坚”重点和“三步走”工作方向。完善市级定点帮扶和区(市)县对口帮扶双机制,持续加大政策资金保障,推动每个有贫困村的乡镇规划建设5000亩规模的农业产业基地,已建成农业产业基地5万亩。85个省定贫困村达到“一低五有”、29878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达到“一超六有”,全面完成消除绝对贫困的年度任务。高标准完成“百村万户”帮扶任务,第三轮第二批100 个相对贫困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全市平均水平70%以上,8512户相对贫困户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本区(市)县平均水平70%以上。认真做好移民安置及后期扶持工作,李家岩水库等重大项目移民搬迁安置工作顺利进行。(记者 陈泳 李萌)
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