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
继央视《新闻联播》报道之后
《经济日报》头版头条聚焦
合肥创新发展
其中高新区的“京沪干线”
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
以及中国声谷等
被点名表扬
来看看具体报道吧~
2月6日《经济日报》头版头条:
合肥大踏步进军高端制造
高质量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是创新合肥开出的美丽花朵。
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宋国权
“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之都,要把握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阶段性变化,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不断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2017年1月10日
国家发改委和科技部正式批复
建设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高新区是其核心区
这是国家
第二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世界首条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正式贯通,量子通信研究在国际上全面领先。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成功落户,科大讯飞智能语音入列国家人工智能四大平台,离子医学中心、分布式智慧能源、大基因中心等加快建设……一项项令人瞩目的创新亮点印证合肥在科技创新路上的坚实足迹,而合肥还在不断寻找创新源,深化与高校院所战略合作——清华启迪科学城、合肥北航科学城、哈工大机器人研究院等合作项目加快推进;加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等协同创新平台建设,累计孵化科技型企业300多家。
同时,面向全球集聚创新要素,建设了中德智能制造国际创新园、中德智慧产业园等一批重大新型协同创新平台。这一系列的创新平台建设使得合肥市产学研用合作创新体系日益完善。
合肥不仅要有集聚创新要素的“磁力”,还要有影响一个时代的产品创新,要把创新优势变成产品优势,把产品优势变成市场优势。用市长凌云的话就是:创新驱动是战略支撑,下好“先手棋”,抢占制高点,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的引领性发展。
聚焦发展“声音产业”,探索用声音唤启万物互联——“中国声谷”2017年基地年产值已达510亿元,汇聚了科大讯飞、科大国创、华米科技、国盾量子等200余家核心企业,占据了全国70%以上的语音市场份额。根据规划,到2025年,语音及人工智能互联网产品用户达到15亿户,“中国声谷”企业营业收入超过2000亿元。
除此之外
悟空探秘,墨子传言,“小太阳”强磁场……无不展示今日合肥的创新气象。而这背后的支撑是: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3.1%,一年新建各类研发机构250户,技术合同交易额突破140亿元,平均每天授权发明专利13件……
更令合肥引以为豪的是,一批重大新兴产业工程、专项实现了技术、产业化方面的突破。
在精准医疗重大新兴产业工程方面,中科普瑞昇首创国内HDGS肿瘤精准用药技术体系,自主构建了世界规模最大的癌症细胞库,处于世界前沿水平;智能汽车重大新兴产业专项,目前已完成年产10万台新能源汽车项目主体厂房建设,完成首台电动自动驾驶样车研发并成功首秀;量子通信重大新兴产业专项,已研制开发了2款新产品、3款核心器件,4款软件,获授权发明专利13项、PCT日本发明专利3项、PCT美国发明3项;更有生物酶、石墨烯、全国首家智慧医院及首个人工智能辅助诊疗中心挂牌运行在合肥亮相……
创新之花,姹紫嫣红。合肥,创新路上绽放青春!
来源:合肥高新发布
重磅!合肥高新区元素登上央视《新闻联播》头条!四分钟里都说了些什么??【和谐高新】点赞!高新消防智勇施救,生死一线免悲剧!【美丽高新】高新区迎来全市观摩!这两个项目被点名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