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日报》整版关注
“中国声谷,在历史的机遇中起跳”
1月25日《合肥日报》A05版
中国声谷大事记
中国声谷是由国家工信部与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建的部省重点合作项目,是中国唯一定位于人工智能领域的国家级产业基地。2015年“中国声谷”入围首批“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2016年工信部正式发文,认定“中国声谷”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2017年省政府印发《支持中国声谷建设若干政策》,集聚产业优质资源建设“中国声谷”一号工程。
项目筹备年
8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安徽省人民政府签署了《关于共同推进安徽语音产业发展合作备忘录》;
12月,工信部与安徽省人民政府召开部省项目联席会议,探讨项目发展工作计划。
项目落地年
8月,工信部正式发文成立部省项目领导小组,建立产业发展推进机制,在安徽省经信委设立领导小组办公室,统筹推进项目发展;
12月,遵照部省联席会议精神,安徽省信息产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全面负责“中国声谷”项目实施运营。
列入省政府年度工作报告
11月,省委、省政府明确产业发展方向,将“中国声谷”项目列入省政府年度工作报告。
上升至国家层面
5月,国务院参事赴园区调研,编制“将中国声谷项目上升至国家层面”的专项报告,获国务院领导批示,并获得国家工信、财政、发改等部门支持。
产值327亿元
3月,“中国声谷”被工信部纳入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2016年基地实现产值327亿元。
向未来迈进
7月,中国声谷创业园获批成为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
9月,安徽省政府正式印发《支持中国声谷建设若干政策》;
12月,安徽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中国(合肥)智能语音及人工智能产业基地(中国声谷)发展规划(2018~2025年)》,“中国声谷”发展规划出台。
五年前,中国声谷还只是一个设想,如今已经跻身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第一方阵。
时间是伟大的创造者。
人工智能,这个曾经陌生的词汇,如今已风靡全球,登上全球产业创新的制高点。
这一历史机遇下,合肥必须有所作为,也必当有所作为。中国声谷正在抓住这一历史机遇,高位起跳。
作为我国首家定位于语音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国家级产业基地,“中国声谷”抢抓人工智能技术和应用爆发式增长的重大机遇,以“大创客”带动“小创客”的集聚发展模式,在顶层设计的鼎力支持下,集聚创新人才创新势力,布局新一代人工智能生态体系,在新时代奏响人工智能的“合肥乐章”,书写中国人工智能的宏伟篇章。
人工智能产业生态
中国声谷的发展
离不开一颗聪明的“大脑”
也就是核心技术
科大讯飞是龙头引领
在中国声谷有一个巨人,它的名字是科大讯飞。
它不仅是亚太地区最大的智能语音上市企业,更是在多项国际语音比赛中频频摘得桂冠,将智能语音的话语权牢牢掌握在国人的手中。从智能语音到人工智能,科大讯飞在近年来实现大跨越,一跃成为人工智能产业的领军者。2017年7月,国家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人工智能上升为国家战略,11月中国正式发布了人工智能四大开放创新平台,其中以科大讯飞为基础建设智能语音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
企业的大不仅体现在实力的强,更表现在带动和引领上。据了解,为构建全新移动互联网语音及交互生态,科大讯飞开放平台全面向业界开放十多项核心能力,构建“大创客”带动“小创客”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更重要的是夯实基础产业
形成“百花齐放”之格局
以成熟的智能语音技术为先发力量,中国声谷自2013年便已开始布局人工智能,目前,中国声谷已集聚了包括科大讯飞、科大国创、新华三、科大国盾、赛为智能等200余家人工智能细分领域的核心企业,同时依托中科大、中科院等国内领先科研院所,以及中国类脑智能领域唯一的国家级工程实验室——类脑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形成了从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平台支撑到产业发展与应用的人工智能产业链。
创新+政策扶持
助力中国声谷迈向全球人工智能产业高地
2017年9月,安徽省政府正式印发《支持中国声谷建设若干政策》。新出台的《支持中国声谷建设若干政策》从原始技术创新、产业集聚发展、产品应用推广、资金支持、人才培养等10个方面系统支持中国声谷做大做强。
2017年12月14日上午,安徽省政府第122次常务会议通过《中国声谷发展规划》,明确要抢抓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重大战略机遇,创新发展模式,厚植先发优势,打好“中国声谷”战略品牌,坚持研发攻关、产品应用和产业培育一体推进,积极建设全国重要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先行区和智慧产业新高地。
创新不仅是这个城市的鲜明底色,也是中国声谷的发展密钥。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中国声谷”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在独创独有上下硬功夫,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源头支撑,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
“2016年实现产值327亿元,增长44.1%,目前已入驻企业包括科大讯飞、华米科技、科大国盾、赛为智能等200家。”负责声谷运营的安徽省信息产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总裁祁东风介绍说。
“中国声谷部省项目从一开始便有工信部一所为基地做规划,产业方向和战略路径非常清晰,即要打造全球人工智能产业高地。”省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加强原始技术创新和产业模式创新,充分释放产业基地创新活力是下一步参与全球竞争中的重点工作。未来,中国声谷将聚力创新,集聚全球人工智能核心技术,抢占产业高度;推进技术在重点领域的应用,发展智慧经济;塑造全球最优秀的产业环境和产业链条,积极打造全球人工智能产业高地。
信息安全和保障
促进中国声谷更持续发展
国家安全产业示范园区创建单位
2015年,在国家安监总局、工信部、省市安监、经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合肥高新区成功获批国家安全产业示范园区创建单位。
两年奋进,合肥高新区已经成为我省最大的安全产业集聚基地,公共安全产业获批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
两年奋进,筑牢根基。在信息安全领域,园区培育引进了新华三、科大国盾、中新网安、四创电子、高维数据等信息安全行业龙头企业。
在新IT解决方案、量子通信、网络安全、数据安全领域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其中,科大国盾量子是中国第一家从事量子信息技术产业化的创新型企业,目前已成长为中国最大的量子通信设备制造商和量子信息系统服务提供商,是全球广域量子通信网络化技术和商用服务的开拓者、实践者和引领者;安徽四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第一家以雷达为主业的上市公司,被誉为“中国雷达第一股”;合肥高维数据技术有限公司是国内首家聚焦信息隐藏相关技术产业化的新型信安企业。
两年奋进,成绩耀眼。2016年,园区安全产业营业收入达到428亿元,占全省的65%,全市90%以上。目前,园区安全产业共有重点项目163个,总投资约880亿元。
两年奋进,硕果累累。园区目前已完成的各类公共安全成果转化超过200项,其中重大技术成果8项。新获国家及省级科学奖励3项,其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量子信息实验室获得2015年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新主持、参与修制定国家/行业标准累计达27项(国家标准18项,行业标准9项),涉及航天航空、安全云平台、交通安全、城市消防、智慧城市、军工等各业务方向。
来源:合肥高新发布
全高新“最美”雪景在这里~【和谐高新】校园安全不容忽视,高新区在行动~【媒体聚焦】争当创新排头兵,《江淮时报》报道中国声谷创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