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召开的成都市生活性服务业大会在各界引起强烈反响,特别是相关企业纷纷列出一项项惠及民生的创新供给清单。
看病不用再排长队
“互联网+医疗”诊疗全覆盖
日前发布的《关于创新发展生活性服务业 建设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城市的意见(征求意见稿)》中提出,未来我市将深化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改革,推进纵向型、紧凑型医联体建设,以基层能力提升、家庭医生培养和签约服务为重点,建立具有成都特色的分级诊疗制度。
如今,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越来越多的患者已经习惯了通过微信公众号完成远程挂号、缴费、检查预约。义幻医疗总经理陈厚俊告诉记者,“互联网医疗不会只是网上挂号、支付,而是一个从准备就诊到诊后跟踪全覆盖的‘互联网+’场景。作为互联网企业,我们希望可以推进数字化医疗,让群众看病少跑路。”上周三,四川省电子健康卡正式上线。患者通过“华西第二医院”微信公众号绑定电子健康卡后,即可完成健康卡与医院就诊卡、患者医保卡绑定,实现跨医院、跨地域享受医疗服务、结算费用,最终使健康卡成为记录一个人从生到死所有医疗信息的“生命之卡”。
据了解,华西第二医院有90%的就医流程已实现在线完成。“这是我们正在研发调试的医疗自助宝,预约挂号、加号取号、门诊缴费、住院缴费、补打小票等功能都可在这个不到半米高的仪器上实现。”陈厚俊向记者介绍道,义幻医疗目前已初步形成“互联网+”为纽带的大健康产业创新协同项目群,正在努力成为领先全国的本土高新技术独角兽企业。“未来我们将研发整合更多的‘互联网+医疗’解决方案。”
建立更多服务站点
将医养结合向基层社区延伸
“作为一个老年慢性病医院的从业人员,我感受到此次大会对于民生的关注愈加深刻,并且国际化发展也是蹄疾步稳。”市慢性病医院院长陈芍告诉记者,“可以预见的是,医养结合未来将会有更深度的实质性发展。”
在陈芍看来,此次大会提到以基层能力提升、家庭医生培养和签约服务为重点,建立具有成都特色的分级诊疗制度,“去年全国医养结合现场会在成都召开,作为现场点位,我们受到来自行业内各方的肯定,未来我们要在医养结合平台基础之上深入基层社区布点、延伸。”
谈及未来,陈芍进一步表示,从医的专业性而言,不论是体制内还是体制外,懂医也要懂得医护康养,希望以后可以整合更多人力资源投入到基层社区的医疗康养工作中,在基层布局并建立更多服务站点,把卫生民政的政策进行融合。
引领传统经济开展全域流量管理
打造全国示范性的成都“口碑街”
“新经济时代,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将成为成都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的重要途径。”阿里巴巴—口碑集团副总裁兼首席法务官蒋金平坚定地表示,“生活性服务业需要打破线上线下的划分,引领整个商业走向一体化的新商业模式。”
蒋金平介绍说,作为由阿里集团和蚂蚁集团共同打造的本地生活服务平台,口碑未来如何参与成都生活性服务业发展?蒋金平还进一步强调运用大数据对于未来发展的重要性,未来整个线下和线上商业功能会被再次解构和重新定义,两者之间的流量也会互动非常频繁,而这样的互动流量也会使得传统服务业市场得到拓展和释放,“网上订制、网上餐厅……生活性服务业在新经济时代,要引领传统经济运用技术手段开展全域流量的管理。”以成都为例,通过消费大数据体现,大家就可以轻松得到结论:成都很“安逸”,蒋金平透露,“未来我们要和成都合力打造口碑街,将其做成全国性示范商圈模型。”
着力成都体育展会发展
打造城市新名片
“此次大会,在天府绿道建设中提到,植入体育文化、体育赛事、场馆管理和交流,我觉得成都在这方面的基础和条件非常好也很有优势,希望可以通过沟通,发挥我们自己的长处。”四川劲浪体育董事长、成都体育产业商会会长赵瑜告诉记者,从2018年开始,希望通过已经设立的体育产业基金会项目,在体育文化、体育赛事方面作出更大贡献,力争推动成都体育展会打造城市名片。
如何将体育植入城市发展的历程中?赵瑜告诉记者,去年成都已经专门设立有体育产业基金会这个项目,未来将会有更大的作为,“我们做零售30年,就体育领域而言,在成都乃至西南,甚至是全国都已有作为,我们做体育零售的同时,体育文化、体育赛事等方面也是我们尤其关注的。”赵瑜表示,希望所有企业家有时间关心、参与运动。“此次会上更是再一次强调成都打造体育赛事名城,我也想让更多人了解成都体育产业商会,了解我们做体育的人,吸纳更多的人投入到成都体育事业中。” (记者 程怡欣 孟浩)
相关新闻
11项重点工程一看
1月13日召开的成都市生活性服务业发展大会,公布了《关于创新发展生活性服务业 建设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城市的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成都将实施11项重点工程,围绕彰显天府文化特质、融合国际时尚潮流、打造生活服务重要载体,创造消费新模式、生活新场景,增强成都消费的引领性和辐射力。
1
天府锦城
不可复制的美好记忆
载体:两江环抱区域
规划:建设“十景四园一带”,重点发展文商旅融合的国际化时尚生活服务。保护传承里坊古巷、三国遗迹、名人故居等历史文化元素,将天府文化与时代风尚显象活化于休闲娱乐、美食品鉴、体验购物。
功能:实现商品、服务和文化情景交互,个性消费与精神活动融为一体,使每一个消费行为成为唯一的、不可复制的愉悦体验和美好记忆。
2
天府中心
满足新兴消费需求
载体:成都科学城以北、天府大道以东的城市区域
规划:推进国际会议中心、国际级私立美术馆、艺术品拍卖中心、国际酒店、国际医院、跨境零售体验店等建设,重点发展国际会展、智慧服务、私人定制、跨境服务等新兴业态。
功能:打造集商务社交、艺术鉴赏、时尚购物、美食品鉴于一体的消费场所,满足新兴消费需求。
3
天府奥体城
增强独特现场体验
载体:空港新城
规划:按照“山水城共融理念”,规划形成“核心区、水上运动区、山地运动区”三大奥体功能板块。推进奥体公园绿心、赛事场馆、水上运动中心和山地自行车赛道等建设。
功能:推动以观赛、健身为主的大众体育消费,促进体育主题深度游、体育专业服务等定制化体育消费,增强消费者的视听感受和独特现场体验。
4
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
自然与身心体验互动
载体:龙泉山生态资源
规划:建设三岔湖湿地公园、天府植物园、国际房车营地、国家登山健身步道,构建特色鲜明、品牌丰富的“国际旅游—城郊游憩—乡村旅游”休闲度假体系,打造“城市绿心”和“城市会客厅”。
功能:实现自然资源与身心体验互动参与,满足游客生态游憩、运动休闲、户外体验等消费需求。
5
天府锦城生态公园
回归自然的生态消费
载体:500公里天府绿道网络
规划:建设开放式、多功能的环状生态公园,在充分尊重和保护生态本底的基础上,重点发展生态体验、旅游休闲、户外娱乐等绿色服务。
功能:增强欣赏大自然、体验闲适快乐、增进社会交流、感悟生命意义等美好感受,满足有益身心、简朴健康、回归自然的生态消费需求。
6
天府绿道
田园牧歌生活节奏
载体:“一轴两山三环七带”的绿道区域
规划:构建区域、城区、社区三级慢行系统。依托各类体育设施、旅游配套设施、特色小镇、林盘院落等,有机植入旅游、文化、休闲、康养等项目。
功能:感受在绿道张扬个性、释放自我的田园牧歌生活节奏,实现在慢行中强身健体、在运动中陶冶情操。
7
都江堰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
水城休闲户外健身
载体:青城山—都江堰景区和都江堰精华灌区
规划:挖掘都江堰独特的自然、人文资源特别是都江堰水文化、青城山道教文化,重点发展休闲度假、康体养生、山地运动、古蜀探秘等旅游服务。
功能:满足“千年古城、玉垒天府”的水城休闲、青城山健康养生度假和龙池·虹口山地户外健身旅游等体验需求,打造辐射九寨沟—黄龙旅游环线的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
8
成都音乐坊
世界级艺术熏陶体验
载体:“一心二轴三街多核”
规划:建设城市音乐厅、爱琴音乐街、音乐培训教育街、工匠大师街,重点发展原创音乐孵化、乐器产销综合、音乐培养教育、演艺演出经济、音乐文化传播及加强原创音乐作品版权保护。
功能:推动世界多元文化艺术与天府特色文化融合,形成世界级艺术作品的展示平台、国际性艺术活动的交流平台和天府文化的推广平台,让消费者获得一流的艺术体验和熏陶。
9
熊猫星球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载体: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东部区域
规划:建设以诺亚方舟自然科学与现代博物馆为核心的8个可持续发展生态中心,重点发展以熊猫文化为主题的影视传媒、科研繁育、教育培训和文化旅游产业。创新发展成都大熊猫IP资源,提供熊猫主题文化、科研、旅游、娱乐等服务。
功能:展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系统和全新自然观,增进消费者对生命进化、自然冥思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知识获得与内心体验。
10
成都健康城
全生命周期健康消费
载体:成都医学城B区
规划:引进世界知名医疗机构和国内康养龙头企业,促进医学、医疗、医药融合,重点发展世界一流、全国领先的第三方检验检测、医疗保健、研发培训、康复疗养等健康服务。构建“预防—诊疗—治疗—康养”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消费生态圈。
功能:满足健康体检、健康促进、健康管理、高端康养等多元化医疗消费需求,高标准建设西部医养度假区。
11
欧洲产业城
在成都逛欧洲
载体:国际铁路物流枢纽
规划:建设区域性国际商贸中心、亚欧文化交流中心、临港贸易综合基地、跨境电商总部基地、汽车商贸服务基地,重点发展跨境商品集散、进口商品折扣、平行汽车进口、欧洲文化生活体验、全球美食品鉴等,展示欧洲特色风貌。
功能:满足“在成都、逛欧洲”的跨境消费需求,打造欧洲主题跨境消费标志区。(记者 刘金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