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上海市政府正式发布《关于本市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实施意见》。《意见》提出,上海将加快形成以人工智能芯片及传感器、机器人及智能硬件、智能无人系统及软件等为重点的世界级新兴产业集群,到2020年实现人工智能重点产业规模超过1000亿,成为新增长点。
而徐汇区也抢占先机,制定人工智能产业规划,形成“一核一极一带”的空间格局。
“一核”是徐家汇—枫林创新核,依托复旦、交大、中科院等院校研发优势,打造人工智能源头创新策源地。
“一极”是徐汇滨江创新极,围绕建设全球城市卓越水岸的愿景目标,从“文化先导”到“科创主导”,100多万平方米的西岸智慧谷(AISpace)。其中已经建成高200米的上海西岸国际人工智能中心(AITower),将成为未来上海人工智能国际总部基地,与浦东张江科学城和国家科学中心东西呼应。
“一带”是漕河泾到紫竹的国家级科技创新带,启动建设徐汇北杨人工智能特色小镇(AITown)。
2017全球(上海)人工智能创新峰会在西岸召开
在“一核一极一带”的空间格局之下,上海西岸形成自己的人工智能三大发展梯度空间:
西岸智慧谷横跨云锦路、龙耀路、丰谷路、云谣路,占地面积63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120,000平方米,以人工智能大厦为核心,辐射西岸智慧谷其他载体,打造“总部企业集聚区”,为上海西岸注入科技能量。
在占据有利地势和资源的基础上,上海西岸探索C单元西片区等园区规划,打造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园区”,实现资源集约利用,为人工智能提供新兴土壤。
整合滨江收储完成地块的可供利用载体进行规划改造,形成“初创孵化类企业集聚空间”。
消息来源:上海西岸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