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移动端
创头条企服版APP

2020年第三期科技传播跨界沙龙关注“科技传播与融媒体发展”

6047

  10月30日上午,第三期科技传播跨界沙龙在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举行。围绕“科技传播与融媒体发展”议题,邀请五位来自科技传播与融媒体交叉领域的业界嘉宾进行主题分享。中国科协科技传播中心副主任陈锐,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胡钰等出席,多名清华师生参加。

  陈锐在致辞中表示,科技传播跨界沙龙旨在推动科技界、产经界、创投界的跨界合作,推动“4I”与“4C”的实现,即信息(information)的互动(interaction),整合(integration)与智能化(intelligent)应用,内容(content)的联结(connection)、传播(communication)、与融合(convergence)。他希望在中国科协科技传播中心的倡导下,科技传播跨界沙龙能够打造全球创新思想的引力场、科学发展的梦工场、科技交流的主道场。

  中国社科院新媒体研究中心秘书长黄楚新分享了对于融媒体和科技紧密结合的现象的三点看法,即融媒体发展要与技术进步融合,传播手段要与科技手段结合,融媒体和科技的发展要渗透入人才培养和研究过程当中。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金兼斌长期从事科技传播研究,他重点分享了融媒体发展与代际数字鸿沟的关系,在老龄化现象加剧的中国,由于在技术工具使用能力上的缺失,老年群体中相当一部分人被排除在数字化常态世界之外,让数字鸿沟表现为代际鸿沟。他认为,我们应当通过加强数字反哺、强化老年智能技术工具设计研发能力、发展老年智能应用教育和提升社会关怀与补充措施等方式,应对融媒体发展带来的代际数字鸿沟。

  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毛湛文反思了融媒体发展中的“科技神话”。他认为,大数据转化为集体信仰,成为被追捧的社会神话,是多方利益主体共同参与、各类文本相互借用和渗透的结果。他认为,算法新闻的分发存在诸多问题,如算法透明被制约,算法黑箱呈现出“人-技混合体”的特点,编辑易被算法数据引导,缺少新闻透明意识,渐渐被“数据化”等。

  科技日报新闻部副主任、高级记者刘莉长期从事新闻实践,她认为媒体融合需要通过“伤筋动骨”的改革来换取“脱胎换骨”的发展,在融合中媒体要坚持“两个不变”,即正确导向不变,内容为王不变;同时要适应“两个变化”,即互联网思维的变化和融合发展的变化。

  学堂在线产品应用支持中心总监吕秋亮亲身经历融媒体时代的在线教育改革,他认为融媒体时代的学校数字化转型需要经历三大阶段:内容数字化、教学数字化和管理数字化。在线教育正在不断演进,教育的地域边界更模糊,教育的端对端交互更实时,人工智能将成为智慧教学的重要变量。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胡钰总结指出,当前融媒体发展存在“把科技当作宗教,把宗教当作文化,把文化当作商业”的观念错位,科技传播跨界沙龙具有反思性、启发性和跨界性,要通过不同领域的专家视角进行深刻反思,对未来的融媒体传播积极引领,推动科技传播更多使用前沿技术,更准确表达科学理念,更充分展示人文精神,更创新进行产品开发。

  “科技传播跨界沙龙”是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主办的系列活动,每期围绕一个科技传播相关主题,邀请来自政府、媒体、高校、企业等机构从事科技传播实践和理论研究的专家和行业领军人员,针对科普和科学文化传播、科技传播服务与科技经济融合、科技传播前沿理论与创新业务等进行跨界研讨。

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您阅读这篇文章花了0
转发这篇文章只需要1秒钟
喜欢这篇 2
评论一下 0
凯派尔知识产权全新业务全面上线
相关文章
评论
试试以这些内容开始评论吧
登录后发表评论
凯派尔知识产权全新业务全面上线
宁波城市站
金华城市站
×
#热门搜索#
精选双创服务
历史搜索 清空

Tel:18514777506

关注微信公众号

创头条企服版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