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15日,西藏农牧学院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揭牌运行,首批35个大学生创业项目入驻孵化基地。西藏农牧学院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是由自治区人社厅、财政厅、西藏农牧学院合作共建,继西藏民族大学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之后建设的我区第二家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
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李富忠和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党委副书记刘文彬共同为孵化基地揭牌。在揭牌仪式上,创业学生代表向睿作了发言,他说:很早就有创业的想法了,但是缺少资金、缺少场地、缺少创业资源,不能把想法付诸实践,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的建成,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场地、设备、创业指导、创业资源对接等一系列的帮助,还为我们这帮有志于创业的学生提供了一个交流、互动的平台,这就是我们的家,是我们梦想起航的港湾。
揭牌仪式上,入驻项目负责人与创业孵化基地签订了入驻协议,农牧学院与上海杨浦科技创业服务中心有限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将来,西藏农牧学院孵化基地还将引进更多社会创业资源,共同帮助学生把项目做大做强。
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李富忠在揭牌仪式上作了重要讲话。强调指出:要建立健全高校创新创业指导服务体系,加强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通过专业化、精细化、信息化的职业发展教育为学生提供认识职业,了解社会的资源,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让学生看到多元选择与人生发展的无限可能。要用好用足用活自治区党委、政府优惠政策,为积极创业的大学生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加快信息交流平台建设,实现就业岗位对接,为大学生和企业搭建创业就业信息化服务“金桥”。通过资源优势与优惠政策的有效结合,使创业孵化基地成为大学生成长的摇篮,成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品牌和特色。
李富忠厅长勉励大学生敢于创新、勇于创业,将创业孵化基地作为放飞梦想、人生启航的重要平台,让智慧的种子萌发、成长,早日收获丰硕果实。
西藏农牧学院是一所集农、工、理、管等学科于一体的普通高校,学生的创业项目大都与他们的专业有关,这也是他们创业的优势所在。
西藏农牧学院食品科学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2013级本科班学生杨赟毓,因在大二期间在实验室学习进行菌种分离、食用菌种植,对其生产流程以及加工要点有很深的把握,正逢学校举办创业大赛,就以自己的专业特长“黑木耳无公害集约化栽培”项目申报大赛并获得了资助。他的创业项目“西藏黑木耳无公害集约化栽培有限公司”位于西藏林芝市米林县,建立了15m×8m×2.4m的拱棚,共计栽培了1000余袋黑木耳,每袋均产1两干制黑木耳,现已盈利5000余元。
西藏农牧学院电气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2013级本科生郭威麟参加过大学生创新实验室和SYB创业培训后,萌生了创业的念头,利用专业特长创办了西藏晓麟科技有限公司,公司主要经营普通电子设备及元件的开发、生产、销售等业务,同时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创业期间遇到很多困难,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当时因为学业与项目的冲突,一部分成员想要退出,这时他也有不想搞下去的念头,是指导老师的积极引导,使这个团队重新走上了正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