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改革让国家更强大,让人民生活更美好,让税收工作更年轻!”孟克其劳,一位内蒙古鄂尔多斯蒙古族退休税务干部,自1982年进入税务系统工作以来,深爱税收,奉献税收、从税生涯35年,也是见证税收改革的35年。
机构在合二为一中“蝶变”
1994年,分税制的实施开启了国税、地税机构分设的历史。2018年,经过24年机构分设后,国税、地税再次合为一体、融为一家。在国家税务总局鄂尔多斯市税务局举办的首期新机构党性道德讲堂上,孟克其劳作为道德模范和先进典型受邀出席,他说:“24年前亲身经历了税务机构分设,24年后又亲眼见证了税务机构的合并,这是我们老税干的幸运,更是一种荣光。”谈起24年前的往事,他笑说仿佛就在昨天:“我知道1994年国税、地税分设时的艰辛和不易。24年后的今天,两家单位要做到事合人合力合心合,改革难度比当年分家时要大得多。鄂托克前旗税务局党委常常给我们通报、介绍改革情况,还主动征求我们的意见建议。现在看到大家在一起合合美美,各项工作平稳顺利,许多问题迎刃而解,我由衷地点赞。”
税制在破立并举中“蝶变”
2016年5月1日起,实施66年的营业税告别税收舞台,全面改征增值税。零点开票那天,即将退休的孟克其劳也一夜未眠。他高兴地说,进入新时代,以“营改增”为代表的新一轮税制改革,迈出了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跨越。说起税制的变迁,他的眼神仿佛又回到了那难忘的悠悠“税月”,掰着手指头,给我们一一道来:1980年实施了个人所得税法;1983年、1984年先后进行了两步“利改税”改革;1994年,进行了流转税、所得税和其他税种改革;进入21世纪后,开征了车辆购置税,废除了农业税,统一了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增值税由生产型改为消费型,消费税扩围。说着说着,他开怀地笑了,“看,我的手指头已经数不过来了。”说到环境保护税的开征和水资源费改税,他深情地说,蒙古族对绿色有特殊的感情。过去我们收税,经常看到的是“大漠孤烟直”,现在是“沙漠变绿洲”,我们一定不能忘记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教诲。
服务在持续优化中“蝶变”
“我听说,在世界银行公布的《2019年营商环境报告》中,我国纳税指标排名比去年提升了16位,真不容易呀!”孟克其劳感慨地说,以前,在方圆100公里的芒哈图乡收税时有三件宝:一匹马、一个公文包、一本税票。每天上下马十几次,税收政策反反复复介绍几十回。为了收几块钱的税款,得拿出极大的耐心解释、劝导。单位刚建立办税服务厅时,税务干部和纳税人之间还隔着防盗网、玻璃之类的“栅栏”,更像是一种封闭式的服务模式。现在好了,内蒙古电子税务局开启了“智能办税厅”时代,鄂尔多斯税务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的出现让纳税人足不出户就能获得最新税收政策,打开手机扫一扫二维码就能掌握第一手的税务资讯。办税 “最多跑一次”或者“一次都不跑”,“全区通办”“全程网上办”成为了草原纳税新选择。办税通道由“马路”变成了“网路”,无论对税务人还是对纳税人,省时省力更省心,征纳关系也更加和谐了。
征管在数据积聚中“蝶变”
2015年1月8日,金税三期工程(优化版)在内蒙古正式上线,彻底改变了原来粗放型的税收征管模式。经历过金税一期、二期、三期工程的孟克其劳回想过去感慨万千:“以前,每月一到征期,我们就得提前把税票盖好戳,裁好复写纸,挨家挨户征收税款。再回去手工汇总完税证和缴款书,手工统计会统报表。日常征管全靠多年的经验感觉,费时费力不说,质效还不高。”看着曾经的同事熟练地运用金税三期工程应用系统迅速办理完成业务时,孟克其劳赞叹地说,“金税工程就像金色翅膀,开启了税收征管现代化之路。我们以前一个月、要跑好几十公里才能完成的工作,现在坐在电脑前点点鼠标就完成了。特别是借助税收大数据,实施纳税人分类分级管理、税收风险管理,信息管税与信用管税相结合使税收工作变单打独斗为协同共治。纳税人缴税到底有没有疑点,数据说了算,税源管理更加精准、税收执法更加规范,真是翻天覆地的变化呀!”
在内蒙古草原上,像孟克其劳这样的税干还有许许多多。他们像蒙古马一样,选择默默奉献和无怨无悔,坚定地把中国税务精神深深扎根在心上,不忘“为国聚财、为民收税”的初心使命,高举改革伟大旗帜,在新税务新机构的改革征途中展现着新作为新风貌,谱写着高质量推进新时代税收现代化的华美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