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创安康•安康市年度优秀青年企业家
宁陕县滨海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总经理
安康市青年创业协会常务理事、宁陕工作站筹备组组长
企业地址:宁陕县城关镇朱家嘴村
企业主营:现代农业生态旅游观光、绿色农产品生产、购销及陕南饮食文化
李长滨,1982年2月出生于宁陕县太山庙镇太山村的农民家庭,高级职业农民。现任安康市第四届政协委员、宁陕县第十八届人大代表,滨海科技实业有限公司创始人、总经理。2015年4月荣获陕西省“五、一”劳动奖章。他作为一名从大山深处土生土长走出来的热血青年,曾经走过一条艰辛的创业之路,始终不忘初心,以带领乡村群众脱贫致富为己任,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青年高级职业农民、劳模的大爰情怀。
一、选准目标,探索创业路经
李长滨于2000年高中毕业后,为了减轻父母的的经济负担,放弃了继续学习的机会,摆过地摊,背井离乡,去南方打过工。2005年回到家乡创业,于2010年挂牌成立了“宁陕县滨海科技实业有限公司”。经过七年的发展,已初步建成为集现代农业生态旅游观光、绿色农产品生产、购销及陕南饮食文化“一体化”的综合性民营企业,农产品加工、储藏、保鲜有机农产品1000吨,生态休闲观光示范园区服务中心、农产品展示区及农耕体验区2万余平方米,可年接待游客10万余人次,直接或间接带动或就业创业200余人。
二、实践历练,打造企业品牌
创业实践使他深刻感悟到,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创业平台有了。如何使生产的农产品在市场上有一席之地,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增强核心竞争力,打造产品质量品牌就成了关键一环。2013年注册了带有宁陕鲜明标志的“五郎关”牌产品商标,2016年获“陕西省著名商标”,提升了产品的知名度和对外影响力。
三、精准施策,投身产业扶贫
脱贫攻坚战打响,李长滨积极行动,发挥公司技术、生产、市场、管理等优势,找准企业生产经营与扶贫开发的结合点,紧跟农村“三变”改革步伐,主动参与农村“三变”改革机制创新,激活贫困户土地、山林、劳动力,生态种植、养殖等资产资源,建立农企合作共赢的命运体,助力脱贫攻坚,打通农副产品种植、加工、流通、消费全链条,助推现代农业发展,增强乡村经济活力。一是抓实载体,帮扶带动。制订规划,建档立卡,细化帮扶责任与任务,探索“企业+合作社+产业+农户”的精准扶贫,模式,加快构建新型经营主体,创建了市级创业孵化基地,引进入驻现代农业专业合作社20家,建成了全国科普示范基地。截止目前,已在8个镇23个行政村帮扶带动500户贫困户发展中蜂、生态蛋鸡养殖、林果、杂粮蔬菜种植等特色产业,人均增收2000余元,使穷人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龙头走;二是合作经营,形成了产供销链条。根据精准扶贫需求,精选与本地资源相配套,具有市场前景和开发潜力的主导产业,引导农户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适销对路的中蜂养殖、林果、杂粮蔬菜、蛋鸡等特色产业,提升产品附加值。夯实帮扶措施,在资金扶持、技术指导、农产品购销等方面及时提供支持和全程跟踪服务,免费为帮扶贫困户发放青年蛋鸡、籽种、肥料,定期开展走访慰问活动,为400余户贫困户送去了食用油、水果、慰问金,勉励他们坚定发展特色产业的信心,依靠自己的双手,勤劳苦干,脱贫增收。公司与贫困户签订农产品保价回收协议,实现贫困户发展产业零风险,调动了贫困户自主脱贫的积极性;三是整合项目资金,让贫困户得实惠。积极实施贫困户产业脱贫资金引导计划及金融脱贫贷计划,入股到企业,按标准折股量化和年收益的比率为重点贫帮扶的60户贫困户进行分红,每年兑现一次,分别持续3年或5年,增加贫困户的实际收入。
四、志存高远,爱心奉献社会
李长滨在10余年风雨兼程的创业生涯中,白手起家、打拼,有苦有乐,一心扑在创业路上,埋头苦干,铭记“来源于社会,回报于社会”的庄严承诺,热心公益事业,坚持为弱势群体办好事、办实事,用实际行动关心帮助那些需要关心帮助的人,主动开展扶贫、敬老、助学、救灾等社会公益活动,争做社会道德的实践者,良知与责任的承担者,先后累计捐款捐物达253万余元。扶贫济困的爱心之举,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2016年3月,滨海科技被评为“爰心帮扶单位”,受到县委、县政府表彰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