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移动端
创头条企服版APP

2020年度长宁区人工智能创新项目 申报工作的通知

4732

各有关单位:     

为积极推进长宁区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贯彻落实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国发〔2017〕35号)和上海市《关于本市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实施意见》(沪府办发[2017]66号),充分发挥专项资金对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引导和推进作用,根据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政府关于转批区科委制定的《长宁区关于加快推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的通知(长府规〔2018〕1号)要求,现就开展2020年度长宁区人工智能创新项目申报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支持范围和扶持金额         

(一)支持范围:本批次支持的具体范围参见《2020年度长宁区人工智能创新项目申报指南》(参见“附件1”)。

(二)扶持金额:项目通过验收后,根据《长宁区关于加快推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给予项目总投入30%、最高150万元的后补贴扶持。     

二、申报条件         

(一)项目申报单位必须是在本区依法设立并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能力的单位,信用良好,能够按期完成项目建设。申报单位的核心技术、产品及主营业务应属人工智能领域。        

(二)项目申报单位须为项目的建设者及产权拥有者。应用类项目申报单位须掌握核心技术或与核心技术提供方深度合作(须附合作协议)。产业类项目应有明确的产业化指标。

(三)重点支持前景好、创新性强、具备带动示范效应的在建或待建项目,项目执行期一般在两年内(最迟不超过2021年12月31日),项目预算总投入不低于500万元。

(四)同一项目已通过其他渠道获取各级财政性资金支持的,不再予以支持。

(五)同一企业原则上只能申报一个项目;同一企业当年已获得国家、市级人工智能专项立项并有区级匹配资金扶持的,不再重复支持;同一企业已获得过2018年、2019年长宁区人工智能创新项目立项的,不再受理申报。

三、申报材料及要求     

(一)申报材料        

1、申报书(网上填写,审核通过后打印盖章);         

2、项目建设方案(编制大纲参见“附件2”);        

3、企业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书(营业执照)(复印件加盖单位公章);         

4、项目申报材料及其附属文件真实性承诺书(网上填写,审核通过后打印盖章);

5、法人代表和项目负责人关于查询上海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的委托授权书(网上填写,审核通过后打印盖章);        

6、申报单位2019年度财务表报和审计报告(含附注及经审计的会计报表)和最近一期财务报表;        

7、应用类项目需提交相应的项目合作协议或证明材料;

8、项目投入资金来源相关证明材料;

9、项目知识产权情况相关证明材料;

9、其他可以说明项目情况的相关材料。     

(二)申报材料要求        

1、纸质申报材料一份,采用A4纸双面打印,以普通纸质材料作为封面,并于左侧装订成册(采用普通胶粘装订方式)加盖骑缝章。

2、申报书、真实性承诺书需加盖申报单位公章,申报书、真实性承诺书还需由法人代表或其授权代表签名(授权代表签名需提供法人代表授权书)。(申报材料不退还)     

四、申报受理

1、申报企业登陆申报系统进行申报,网站地址为:(http:// 220.248.7.210:8081/zxzj/page/index.html),初审通过后下载申报书并签字盖章后,连同其他相关纸质材料于初审通过后一周内寄送至区科委。不接受当面材料提交或第三方代理机构报送。

2、项目申报时间:2020年7月23日——8月23日。

五、其他事项     

(一)我委从未委托任何机构或个人代理长宁区人工智能创新项目申报事宜,请项目单位自主申报项目。我委将严格按照有关标准和程序受理申请,不收取任何费用。如有任何机构或个人假借我委或我委工作人员名义向企业收取费用的,请知情者向我委举报。     

(二)已申报其他各级财政专项资金项目者应主动予以申明,未申明者按照重复申报不予受理。

(三)项目经费应独立核算,相关费用列支应符合国家、市项目经费管理使用的相关要求,并符合本项目《各经费支出项目验收审计认定要求》(附件3)。

 

2020年度长宁区人工智能创新项目申报指南

聚焦长宁新一轮产业发展,加快推进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和企业创新, 深化人工智能核心技术与产业化融合,推动打造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场景,鼓励人工智能产业与我区重点产业协同创新和融合发展。本次项目申报,重点支持如下领域的项目建设:

1、发展人工智能芯片。支持云端服务和终端应用人工智能芯片的研发;支持开发与人工智能芯片配套的编译器、驱动软件、开发环境等产业化支撑工具等。

2、发展智能传感器。支持研发智能工业传感器、新型边缘智能传感器和面向新应用场景的智能传感器;支持研发生物信号处理及加工工艺的新型感知器件;支持开发生物感知及验证系统;支持开发信号采集及智能分析的片上系统;支持智能传感相应产品的研发和应用等。

3、发展智能软件系统。重点支持金融风控大数据分析系统、身份识别与密集人群分析系统、医疗影像辅助诊断系统、复杂文本及自然语言理解系统、智能语音交互系统、智能翻译系统等智能软件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支持融合语音识别、虚拟助手、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的机器人流程自动化平台研发;支持面向云端服务和终端应用的开发框架、算法库、工具集及开源开发平台。

4、发展智能机器人。重点支持智能交互、智能操作、环境感知等智能机器人的技术创新和应用;支持家庭服务、公共服务、消防救援、医疗手术等智能服务机器人的推广应用。

5、支持人工智能技术深度应用。重点支持人工智能技术在学校、医院、社区、园区、家庭等社会民生领域的集成应用,支持人工智能在城市管理、政务、交通、金融、安防、商业、旅游、新农业等行业领域的创新应用,促进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支持企业依托5G技术,深化人工智能相关行业应用。

6、支持数据平台建设。支持人工智能产品研发和行业应用的高质量训练资源数据平台、标准测试服务平台,以及人工智能创新平台。支持基础共性、安全隐私、行业应用等技术标准在内的人工智能产业标准规范体系和产品评估测试体系建设;支持人工智能重点产品或行业应用安全需要的数据测试保障平台。

7、发展各类无人系统。重点支持智能网联汽车、智能驾驶系统、车载通信系统等驾驶技术创新和智能化平台;重点支持智能避障、自动巡航、自主飞行、群体作业等智能无人机的技术创新与应用;支持新一代通信和导航技术在无人系统的应用。

8、发展智能硬件。重点支持具有感知和交互功能的智能安防、智能安检、智能康养、智能家居、智能穿戴、智能照明、智能洁具等产品的研发和应用,显著提升交通枢纽、社区、楼宇、商家等城市组成单元的智能化水平,加强产品示范应用。

9、支持5G、区块链与人工智能技术融合创新。重点支持创新技术在实体经济、政府治理、民生服务等领域的深度融合与应用,支持该领域的典型应用和示范性项目建设,促进区域数字经济创新发展。


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您阅读这篇文章花了0
转发这篇文章只需要1秒钟
喜欢这篇 2
评论一下 0
相关文章
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开幕纪要

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开幕纪要

2023-07-07 12:09 1人在评论
评论
试试以这些内容开始评论吧
登录后发表评论
阿里云创新中心
×
#热门搜索#
精选双创服务
历史搜索 清空

Tel:18514777506

关注微信公众号

创头条企服版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