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Meta创始人兼CEO马克·扎克伯格正式宣布成立“Meta超级智能实验室”(MSL)。
新成立的超级智能实验室整合了Meta旗下FAIR基础研究团队、Llama模型开发组和AI产品部门,形成统一作战单元。
扎克伯格为这支新军团配备了充足的“弹药库”。
据悉,Meta计划在未来几年投入数千亿美元推进AGI(通用人工智能)研发,其战略目标直指 “为每个人打造专属超级智能”。
扎克伯格制定的技术路线是,短期聚焦Llama 4.1和4.2模型迭代,支撑Meta旗下应用超过10亿月活用户的AI需求;中长期目标是在2026年前推出 “达到行业前沿水平”的下一代模型。
消息公布当日,Meta股价飙升至747.9美元历史新高,市值突破1.86万亿美元。
备忘录中,扎克伯格宣布,实验室由28岁的华裔天才Alexandr Wang领衔。
他称 Alexandr Wang为“这一代最令人敬佩的创业者”。
与GitHub前CEO Nat Friedman 一起,二者共同执掌实验室,Alexandr Wang 也是Meta史上最年轻的C级高管。
真正的王牌是随后公布的11人创始团队名单。
其中, 7位为华人科学家,他们中有 6人直接从OpenAI“转会”而来:
毕树超(Shuchao Bi):前OpenAI多模态训练负责人,GPT-4o语音模式缔造者,浙江大学本科
余家辉(Jiahui Yu):OpenAI感知技术负责人,GPT-4o核心开发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本科
任泓宇(Hongyu Ren):GPT-4o及多个mini模型创造者,北京大学本科、斯坦福博士
赵晟佳(Shengjia Zhao):ChatGPT与GPT-4合成数据团队主管,清华大学本科
Huiwen Chang:GPT-4o图像生成系统创建者,清华大学毕业
Ji Lin:o4-mini、GPT-4o架构师
Pei Sun:前谷歌Gemini架构师,Waymo感知模型开发者
这些平均年龄不到35岁的科学家有一个共同点:全部在中国顶尖高校完成本科教育,随后在斯坦福、伯克利等名校深造。他们带着GPT-4o、Gemini等顶级项目的开发经验空降Meta,成为扎克伯格技术突围的核心力量。
为此,扎克伯格在硅谷陷入挖人的舆论漩涡。
Meta技术负责人安德鲁·博斯沃思(Andrew Bosworth)表示:“这是我20年技术职业生涯中见证的最激烈的人才争夺战。”
据媒体报道,扎克伯格耗时数月整理出一份 “顶尖人才名单” ,通过WhatsApp群聊组织 “招聘派对” ,亲自向200余名目标人才发出邀约,1亿美元签约奖金成为标配。
OpenAI CEO奥特曼公开证实这一“疯狂报价”,并批评Meta扰乱行业秩序。
为拿下Scale AI创始人Alexandr Wang,Meta不惜斥资143亿美元收购Scale AI 49%股权,创下硅谷史上最高“挖角成本”。
扎克伯格还曾试图收购OpenAI前首席科学家伊利亚·苏茨克维(Ilya Sutskever)创办的AI初创公司安全超级智能(SSI),但遭到拒绝。
Meta还与Perplexity和Runway进行了收购洽谈。
另有消息称,为推进人工智能个人助手领域的布局,Meta预计将收购语音复制初创公司PlayAI。
旋风所至, OpenAI因8名核心研究员被挖,宣布全员放假一周。
初创公司被迫在雇佣合同中加入 “2000万美元解约金”条款,以抵御巨头的挖角。
顶尖AI研究员年薪中位数已突破800万美元,较2023年暴涨400%。
以下是扎克伯格发布的内部备忘录全文: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步伐不断加快,超级智能的出现已指日可待。我相信,这将是人类迈入新时代的起点。我将全力以赴,确保Meta引领这一进程。今天,我想与大家分享我们如何重新组织AI工作,实现我们的愿景:为每个人打造“个人超级智能”。
我们将这个整体组织命名为Meta超级智能实验室。它将整合我们在基础模型、AI产品以及FAIR(Fundamental AI Research,基础AI研究)团队的工作,并新设一个实验室,专注于下一代模型的研发。
汪滔已加入Meta,担任我们的首席AI官(Chief AI Officer),并领导Meta超级智能实验室。过去几年里我和汪滔一直有合作,我认为他是他这一代最令人敬佩的创业者。他非常清楚超级智能在历史上的重要意义,作为ScaleAI的联合创始人、首席执行官,他打造了一个高速增长的公司,参与了业内几乎所有领先AI模型的开发。
纳特·弗里德曼也加入了Meta,将与汪滔共同领导Meta超级智能实验室,主管我们的AI产品和应用研究工作。弗里德曼将与Meta AI产品负责人康纳·海耶斯(Connor Hayes)合作,共同明确他的未来职责。弗里德曼曾在微软领导GitHub,最近又掌管了一家领先的AI投资公司。过去一年,他一直是Meta顾问小组成员,已经对我们的战略有了深入了解。
我们还迎来了多位新团队成员,他们在过去几周内陆续加入,让我们非常兴奋:
Trapit Bansal(特拉皮特·班萨尔)——开创了“思维链上的强化学习”(RL on chain of thought),是OpenAI的o系列模型联合开发者;
Shuchao Bi(音译,毕书超)——GPT-4o语音模式与o4-mini的联合开发者,曾领导OpenAI的多模态后训练团队;
Huiwen Chang(音译,常慧雯)——GPT-4o图像生成模块联合开发者,曾在Google Research开发了MaskGIT和Muse文本生成图像架构;
Ji Lin(音译,林纪)——参与构建o3/o4-mini、GPT-4o、GPT-4.1、GPT-4.5、4o-imagegen与Operator推理系统;
Joel Pobar(乔尔·波巴尔)——来自Anthropic的推理系统负责人,曾在Meta工作11年,专注HHVM、Hack、Flow、Redex、性能工具和机器学习;
Jack Rae(杰克·雷伊)——Gemini和Gemini 2.5的预训练技术负责人,曾主导DeepMind早期的Gopher和Chinchilla LLM项目;
Hongyu Ren(音译,任弘宇)——GPT-4o、4o-mini、o1-mini、o3-mini、o4-mini等多个模型联合开发者,曾领导OpenAI后训练团队;
Johan Schalkwyk(约翰·沙尔克维克)——前谷歌资深工程师,Sesame早期贡献者,Maya技术负责人;
Pei Sun(音译,孙沛)——谷歌DeepMind Gemini项目的后训练、编码和推理负责人,曾开发Waymo前两代感知模型;
Jiahui Yu(音译,余佳辉)——o3、o4-mini、GPT-4.1与GPT-4o联合开发者,曾领导OpenAI感知团队,并共同领导Gemini多模态方向;
Shengjia Zhao(音译,赵胜嘉)——ChatGPT、GPT-4及所有mini模型、4.1、o3联合开发者,曾领导OpenAI的合成数据团队。
我对Llama 4.1和4.2的进展感到非常兴奋。上述模型目前为Meta AI提供支持,服务于我们各大应用中每月超过10亿活跃用户,并在Meta内部日益增多的AI智能体中发挥关键作用。我们承诺将持续推进这些模型的发展。
与此同时,我们将启动下一代模型的研究工作,争取在未来一年左右走在行业前沿。过去几个月,我与Meta内部、其他AI实验室以及一批极具潜力的初创公司顶尖人才密切接触,筹组一个精干的研发团队。该团队仍在组建中,我们还将从AI组织中选调一些成员加入。
Meta在推动超级智能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我们拥有强大的业务支撑,可以投入比小型实验室多得多的算力资源;我们在打造并扩展服务数十亿用户的产品方面有深厚经验;我们是AI眼镜与可穿戴设备领域的先行者和领导者,该市场正迅速发展。同时,我们的公司架构使我们能够更有魄力地迅速推进关键计划。我对这股人才涌入和并行模型研发策略充满信心,相信它将助我们兑现“为每个人打造个人超级智能”的承诺。
未来几周还有更多优秀人才将加入,请持续关注。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投入工作了。
-END-
您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ID:ctoutiao),给您更多好看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