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先的金融业务,让我们有了足够的基础做其他的产业,因为有了产业需求,才有了金融,有了金融,反过来又可以促进产业的发展。这几个板块实际上是相互促进的。但不管怎样,京东金融一定是京东数科最重要的最核心的一个板块。”
11月8日,京东金融CEO陈生强在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接受了数家媒体专访,就此前“京东金融”更名“京东数字科技”的背后内涵进行了深入阐释。
今年10月份,有网友发现,京东金融的官方微博悄悄更了名,京东金融变成京东数科。消息传出后,业界议论纷纷,一时产生了对京东金融业务发展方向的种种猜想。
这次是京东数字科技首次正式出现在媒体视野中,陈生强介绍,京东金融现在不仅在做金融科技,还在助力实体产业的数字化。例如智能城市、智能养殖、机器人、IoT(物联网)等业务,已经超出金融服务范畴,名字有点“hold不住”业务,但金融业务仍是根本。
对此陈生强进一步解释称,金融是一个对数据和数据技术要求最高的产业,是核心基础。可能其他产业都可以错,但金融产业不能错,否则钱就收不回来。要让数字科技成为连接金融和实体产业的桥梁,一手去助力金融数字化,一手助力产业数字化。
金融业务与其他业务的关系
陈生强:
为什么金融是根本?第一,可以理解的是,金融是一个对数据和数据技术要求最高的产业。可能其他产业都可以错,但金融产业不能错,错了的话钱就收不回来了。因此从金融领域的深度积累出发,再衍生到其他领域去,反而更容易一些。所以在京东数科底下,京东金融一定是最重要、最核心的板块。
第二,不管金融行业发展到哪个阶段,都需要去深度服务产业。我们的金融和其他几个业务板块是相辅相成的—有了产业的需求,才有了金融;而金融的力量,又可以反哺产业的发展。如此一个正循环,就形成了京东金融内部的“网络效应”。我们需要让数字科技成为连接金融和实体产业的桥梁,一手去助力金融数字化,一手助力产业数字化。
金融科技升为数字科技是顺其自然
陈生强:
其实从金融科技到数字科技的转变是自然而然的,我觉得这不是一个转型,而是顺其自然的一个过程。
金融一直都是跟实体企业紧密结合的。金融的产生实际上最早是基于贸易的需要,因此电商本身是一个数字化程度很高的行业。
但金融只是其中一个小场景。未来,我希望能够用数字化金融的能力去服务更多产业,参与更多其他的行业场景,让金融科技升级为数字科技。将数字化产业能力与数字化金融能力结合起来,真正让产业获得科技的赋能。
如何产业数字化?
陈生强:
拿智能城市服务来说,我们基于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在打造一个“城市操作系统”,可以高效支撑多个领域的垂直应用,涵盖城市交通、规划、环境、能耗、政务和商业等,为城市打造从合理规划到高效运维、再到精准预测的闭环和可持续发展生态。这个操作系统目标是将整个城市运营和公共服务进行数字化,并实现智能化。
而城市中的主体仍然有金融的需求,于是我们基于这个系统打造了一个智能城市信用平台。这个平台可以把城市管理部门、企业和个人的数据汇聚在一起,给多方提供信用服务。而这种信用服务本身就是一种数字化,大量的中小微企业,甚至街边小店,通过将自身的经营行为数字化,使得自己的信用成为“可评价的资产”。如此一来,便可以更容易地获得各类金融机构的支持。
数据是科技发展最大公约数
陈生强:
一方面,我们会一直做储备,第一是技术上的储备,第二是应用场景的储备。数据是科技发展的最大公约数。另一方面,在数字世界里,共生大于竞争。中国还有很多的行业和产业有待数字化,这需要所有产业从事者共同去探索,共同去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