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移动端
创头条企服版APP

我是创始人王鹤鸣,看我如何用互联网思维颠覆编剧市场?

3385
麻辣娱投 2018-04-14 23:03 抢发第一评

文/小Q


在新版《红楼梦》饰演薛蟠,在新版《三国演义》饰演刘禅,在新版《还珠格格》饰演庄师傅,在《少林寺藏经阁》饰演吴心同,在《十个连长一个班》饰演牛长水,在赖声川导演的《如梦之梦》、《海鸥》,林兆华导演的《哈姆雷特》等话剧中饰演主要角色……


创业之前,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北京电影学院mfa艺术硕士的王鹤鸣做了10多年演员。


他说,创业于他而言,是万万没想到的事。演员时期的他,自由散漫惯了,喜欢那种沉浸在艺术中的感觉,讨厌做生意,讨厌朝九晚五。


但后来,他为什么进入了剧本行业,创立了剧本超市?这是一个怎样的市场?麻辣娱投专访了王鹤鸣,以下为专访全文。





“中国有400亿以上影视项目闲置资产”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编剧行业都充满了苦情色彩。整个编剧行业发展至今,抄袭、侵权、不受尊重等事件屡次发生。


前几年,宋丹丹与宋方金掀起口水大战,无非是因为演员乱改剧本,导致台词漏洞百出,宋方金成了背锅侠。而早之前,汪海林也曾放过狠话:“从今天起,网友骂哪段,我就贴哪段原剧本。”


编剧大概成了产业链条中地位最低、最没有话语权的了。以前,编剧听资本的,现在资本受制于平台、平台听命于粉丝,影视制作完全成了流量导向,编剧的地位自然站在了食物链的最底端。


不仅如此,编剧作为一个艺术性工种,被逼到兼顾商业运作、资本操作。究其原因,是因为行业体系不完整,缺乏细分领域的服务,比如没有编剧经纪人的存在,没有交易平台的出现,以至于编剧不得不强迫自己变成别的身份,导致编剧人才流失。


一些编剧为了掌握话语权,转型出品人、制片人、导演,有的成立了自己的公司。事实上,无论是画家、音乐家、演员都有经纪人,在好莱坞,编剧经纪人和剧本经纪人也是一个独立工种。



此外,影视行业产业结构是靠资源活着的。编剧,作为一名独立个体,对于其他链条的依赖性比较严重,如果因为中间任何一个链条环节出现了问题,剧本都不能够成为影视作品。


王鹤鸣告诉麻辣娱投:“影视行业是所有行业里链条断链最严重的,有导演的没编剧,有编剧的没演员,有演员的没投资,有投资的没播出平台,有平台的没广告植入。”


总之,很多剧本最终的结果是被搁浅、闲置,无法成为影视作品。“由于影视资源断链导致信息不对称,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闲置资产巨大,怎样撬动闲置的影视内容资产成为了我创业的课题。”


王鹤鸣预计,中国有400亿以上影视项目闲置资产。


关于这个数据的由来,他算了一笔账:每年播出14000集电视剧,700部电影,6000集网剧、5000~600部网大,还有一些央六题材电影、动画片等。“如果按照剧集单集剧本投入平均5万元计算,电影单部平均20万~30万元计算,这些所有项目总计大概20亿的剧本投入。”


根据二八定律,播出的占20%,未播出的占80%,闲置资产为80亿元。再根据二八定律,写了未拍的占80%,保守估计,中国影视项目的闲置资产至少为400亿元。


而这还是剧本投入往低里计算的结果。



切入剧本交易,创立剧本超市


两年多前,王鹤鸣正是看到了影视编剧和剧本行业的诸多痛点,创立了剧本超市。剧本超市定位为影视项目交易平台,充当影视公司剧本项目开发的“供货商”和“运营商”。


一方面为制作方寻找优质项目、节省项目成本、降低项目风险,另一方面为剧作方提供包装推广,让剧作者安心创作。平台利用自身优势把剧本直接包装成影视产品,嫁接资源后送到制作公司手中去,“去渠道化”,减少剧本的“沉默时间”。


此外,剧本超市还开发了编剧经纪人、编剧管家、剧本经纪人、剧本统筹、剧本分析师、剧本医生等工种。


比如编剧经纪人主要负责打理编剧除写作之外,几乎一切经纪事务,比如卖剧本、谈入股、谈合作等;剧本分析师,主要负责对剧本进行卖点分析、评估市场价值,进而给剧本定价;剧本医生则主要负责给剧本初稿或有问题的剧本“看病”……



但剧本交易终究与IP交易不同。比如IP有粉丝基础,但剧本则不同,剧本面向的是业内人士,而非普通用户。简单来说,剧本是to B的,不是to C的。


此外,剧本需要嫁接各方资源。事实上,创业之初,王鹤鸣也遇到了相关难题。一开始,平台签约了很多编剧,代理了很多剧本,但就是无人问津。


后来,他才明白症结所在——没有渠道。于是,团队将100位编剧资料做成月刊,送到影视公司手上。而现在,据王鹤鸣介绍,剧本超市共有四万家影视投资公司、十七万家影视公司资源。


与此同时,在编剧资源上,剧本超市也遇了难:合作的编剧皆为小编剧。王鹤鸣一度想不到解决办法。



后来,考虑到编剧也需要包装和宣传,愿意把自己的创作经验和感受分享给年轻的编剧和喜欢文学的朋友,剧本超市与CIBN合作打造了打造的中国第一档以金牌编剧为核心的纪实访谈栏目——《剧本堂》,也由此拉拢结识了不少著名编剧资源。


《剧本堂》第一季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网络电视台播出,第二季也即将制作,预计是与一家一线卫视合作,汪海林、宋方金、史航作为常驻嘉宾。不仅如此,王鹤鸣还将国内一线的几位导演、制片人、编剧等吸纳成为公司股东合伙人。


2017年,剧本超市共完成51个项目,2016年完成四五十个项目,这其中包括出品制作、剧本交易以及委托制作。



剧本超市之外,布局行业生态


而为了更进一步解决编剧行业的问题,王鹤鸣还布局了几款带有情怀的产品:编剧直聘、影视项目线上路演平台、剧本众筹。


以编剧直聘为例,由于编剧圈门槛高,很多人想成为编剧,但却接触不到导演及影视公司,王鹤鸣团队开发了编剧直聘APP。


编剧直聘类似于boss直聘,为希望从事编剧的人提供入口,助其进入编剧行业,也从某种程度上扩充行业资源。另一方面,对于影视公司导演而言,编剧直聘能够助其找到好编剧、好剧本。


“目前编剧行业的从业人员还是比较缺乏,原因是行业门槛较高,行业人员流失严重,行业需求数量有天花板,这个圈子预计总共有5万多个编剧,如果让更多的人加入编剧行业,扩充编剧队伍,让更多的编剧能够接触到优质的影视资源,对行业而言,是一件有价值的事情。”


再以影视项目线上路演平台为例,在平台上,项目方可以上传项目计划书,投资方相中了好项目后,可以下载BP,直接约谈,由此解决了资方缺好项目、项目方缺钱缺资源的问题。剧本超市担当资金方与项目方的FA,抽取提成佣金,也可为项目方提供融资方案、商业计划书包装、影视资源嫁接等服务。




事实上,在剧本交易以及编剧经纪领域,剧本超市并非没有竞争对手。编剧帮、云莱坞、派乐、如戏、歪马等也是瞄准行业细分领域深耕的新型影视经纪公司,还有很多做的非常不错的老牌公司例如喜多瑞。


但王鹤鸣对剧本超市极为自信,他甚至期待更多机构涌入该行业,如此资本定会闻风而至,拉动细分领域公司增长。“只有更多细分行业弥补大的行业痛点时,才能健康发展,就像一群人去探宝,你发现原来周边有很多人也在用各种方式前行,那你就会笃定前方一定有宝藏。希望同行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互帮互助,大家成为合作伙伴而不要一开始就当成对手,因为这是一个蓝海市场。”


而回顾创立剧本超市的两年多以来,王鹤鸣称,创业像着了魔一样,他非常痴迷地把创业当作科研课题,一题一题地解。他和团队很享受这份解题的快乐,“只有这个行业、这个领域才能把商业像创作一样去发挥”。


他告诉麻辣娱投,创业两年来遇到的坎儿太多了。有时候,凌晨两三点钟突然从睡梦中醒来,他突然悟出来应该怎么做。他甚至连蹲厕所时都在想如何解决问题:“我经常把一些遇到的问题和突然的想法记到手机里。”


王鹤鸣表示,他对任何金融、互联网、影视等出现的玩法和信息充满着好奇,而这其中很多都可以借鉴到影视内容领域,“我经常和同事们一起琢磨流程、规则、标准,希望能够给这个行业留下一些有价值的东西”。




您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ID:ctoutiao),给您更多好看的内容。

声明:本文由麻辣娱投企业号发布,依据企业号用户协议,该企业号为文章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创头条作为品牌传播平台,只为传播效果负责,在文章不存在违反法律规定的情况下,不继续承担甄别文章内容和观点的义务。
您阅读这篇文章花了0
转发这篇文章只需要1秒钟
喜欢这篇 0
评论一下 0
凯派尔知识产权全新业务全面上线
相关文章
评论
试试以这些内容开始评论吧
登录后发表评论
凯派尔知识产权全新业务全面上线
宁波城市站
金华城市站
×
#热门搜索#
精选双创服务
历史搜索 清空

Tel:18514777506

关注微信公众号

创头条企服版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