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移动端
创头条企服版APP

《科技日报》: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人才量质提升

19808
科技日报 2023-04-23 12:59 抢发第一评

最近,关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人才培养的好消息不断:年底前,河北省将启动首次技术经纪专业职称评审工作;科技部火炬中心印发《高质量培养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人才行动方案》,提出到2025年培养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人才超过10万人……

“发布行动方案,就是要面向技术转移机构、高校院所、科技型企业、科技园区、政府科技管理部门、投资机构、科技创业者等,着力挖掘和培养一大批‘知政策、精技术、会管理、懂金融、明法律、通市场、擅转化’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有效配置到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各个关键环节。”4月20日,科技部火炬中心副主任李有平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国家层面亦早有部署,2017年,国务院印发《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方案》,鼓励有条件的高校设立技术转移相关学科或专业。

“开展技术转移转化人才培养,是适应我国科技发展形势和成果转移转化趋势的必然选择,将为有效推进技术要素市场化、加速各类创新要素流通融合与开发利用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丁明磊说。

在国家技术转移体系逐渐完善的过程中,自2019年起,我国部分高校开始探索技术转移人才培养。2021年,上海交通大学以“工商管理(技术转移方向)”招收首批61名非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2022年7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发文,授权上海交通大学增列全国首个技术转移专业硕士学位点,标志着全国首个技术转移硕士项目启动。

“与技术转移非学历教育的人才培养方式不同,高校技术转移人才培养更注重稳定、长期的方式。”上海交通大学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中心主任刘群彦告诉科技日报记者,技术转移人才培养要更关注实证能力。

成果转移转化呼唤专业人才

“一方面,产业、企业迫切需要与高校、科研院所等建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联系。另一方面,市场化的技术转移机构尚未形成稳定的盈利能力。”刘群彦剖析,这导致懂市场、懂技术、懂投资、懂法律、懂管理等综合性的技术转移人才极为缺乏,无法满足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现实需求。

尽管部分高校先行探索技术转移人才培养,但由于技术转移未列在高等教育学科体系之中,大多高校采用“挂靠”方式开展学历教育,如北京理工大学在工商管理专业下开设技术转移方向,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同济大学等均是如此。这种“借船出海”的培养模式,有可能导致学员学习方向不明确,弱化技术转移的培养目标。

“上海交通大学通过强化校企合作,引入专业化技术转移服务机构,与风险投资等充分结合,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值得肯定。”在丁明磊看来,采用“多元化师资+定制化课程+模块化场景”模式,利用校外引入金融界高管、企业创始人、律所高级合伙人等专家资源,对技术转移转化人才进行培训和指导,有利于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深度融合,加速培养更多领军型、复合型、创新型科技人才。

这或许解释了工作十年后,他们为何依然选择“回炉”去读技术转移专业硕士。

据悉,两年内,上海交通大学共招收171名技术转移专业硕士研究生。学生平均年龄33岁、平均工作时间10年,18%具有硕士以上学历、72%拥有理工生农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背景,得到社会广泛认同。

“上海交通大学技术转移专业硕士学位项目,除了部分理论课程之外,还特设‘技术转移流程管理’课程,师资力量上采用‘三导师制’,将技术、管理等紧密结合,同时引入具备市场化运作能力的人员参与到授课师资之中。”刘群彦介绍。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该专业还专设学分权重较高的实践课程,学生通过实践案例撰写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等。同时,以大赛方式开展技术融资活动,融资成功的案例将获得一定奖励。

打开更广阔的人才培养空间

“无论是学历教育还是非学历教育,技术转移人才培养都必须与学生实证化操作能力紧密结合,才能实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的目的。”采访中,刘群彦一再强调“实证”的重要性。

丁明磊认为,要实现我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人才的量质提升,需充分发挥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基础性作用,突出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在人才培养中的关键作用,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构建和健全完备、终身、全链条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人才培养体系。

这与刘群彦的观点不谋而合。“高校开展技术转移人才培养活动,有利于为科技成果转化活动的长期发展储备人才。”他表示,在全国高校、科研院所、企业技术转移人才紧缺的环境下,高校专业化的学历教育人才培养活动,必然会产生行业人才集中的效应,对技术转移行业的长远发展意义重大。

聚焦新形势下技术转移转化人才培养,丁明磊建议,以技术转移转化人才培养为切入点,对立足科技自立自强和先发引领的成果转移转化机制和模式加强探索;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加大对各类创新人才包括技术转移人才的孵化和培育。

“尤为重要的是,在技术转移转化人才使用上,畅通人才社会性流动渠道,打破人才、身份、单位、部门和所有制限制,营造开放的用人环境。”丁明磊强调,发挥用人主体在技术转移转化人才培养、引进、使用中的积极作用,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

“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权上海交通大学增列技术转移专业硕士学位点之后,建议国家层面专设技术转移学科类别,打开全国高校成果转移转化学历教育人才培养的大门,为技术转移提供更加广阔的人才培养空间。”刘群彦说。

李有平表示,“十四五”期间,科技部火炬中心将以优化人才供给结构、强化技术经理人市场化配置、搭建完成人才培养支撑体系为目标,围绕畅通技术经理人职业发展路径,提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人才培养社会关注度如加强学历教育培养、开展人才评价工作等重点任务,推动我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人才队伍建设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

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您阅读这篇文章花了0
转发这篇文章只需要1秒钟
喜欢这篇 28
评论一下 0
凯派尔知识产权全新业务全面上线
评论
试试以这些内容开始评论吧
登录后发表评论
凯派尔知识产权全新业务全面上线
阿里云创新中心
×
#热门搜索#
精选双创服务
历史搜索 清空

Tel:18514777506

关注微信公众号

创头条企服版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