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移动端
创头条企服版APP

“双碳”与眼下的世界性能源短缺危机

5163
钛媒体 App 2021-10-12 14:30 抢发第一评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首席商业评论

01 能源短缺猛于“疫”

国庆节前后天然气、煤炭、石油等价格持续飙升,一场能源危机正席卷全球。包括欧盟27国、英国、巴西和印度等国在内,目前全球已有超30国受到能源危机影响。

天然气行情数据显示,11月份欧洲天然气供应合同跃升23%,达到了创纪录水平,至每兆瓦时117.50欧元。而6个月前仅为18欧元,较2020年5月创纪录低点更是上涨了超1000%。

煤炭方面,本周欧洲ARA三港动力煤价格一路大幅上行,超过180美元/吨,再次突破之前高位。印尼煤方面,截止9月24日,动力煤到岸价再创历史新高。

近日国际油价涨幅仍在持续扩大。10月6日0时布伦特原油期货涨幅一度达2%,报82.90美元/桶,WTI原油期货一度涨1.92%,报79.11美元/桶,双双创出新高数据。

此次能源短缺危机在多国已经酿成“生存危机”。

目前,印度超过一半的电厂都处于停电警戒状态。截至9月底,燃煤电厂平均只剩下4天的煤炭存量,为多年来的最低水平。

能源贫困研究机构Engager主席斯特凡·布扎罗夫斯基的研报指出,在疫情前,整个欧洲就有约8000万家庭在这方面存在困难,而现在情况又进一步恶化。总体上看,保加利亚和立陶宛的情况最糟糕,总人口中有近30%的家庭存在“能源贫困”(能源贫困是指无力负担供应室内舒适温度,比如冬天缺少供暖)。

荷兰所有权转让中心(TTF)批发电价为每兆瓦时74.15欧元,比3月份高出4倍;英国电价已经创下历史新高183.84欧元,比年初增长约7倍。

疫情问题还是可以通过打疫苗戴口罩安全距离生产等方式,快速恢复正常生活。但能源短缺导致的“限电限产”就没有太大调整空间,在未来花钱买不到煤买不到气绝不是危言耸听。

目前多国政府都在考虑给予贫困人口能源补贴,保障民生用电。不过这只是终端的调节手段,能源短缺的结构性问题远没有这么容易解决。

02 为什么会有能源短缺危机

用一句话简单解释就是,紧张的全球天然气市场供应,引发了欧洲电价的创纪录飙升,而向清洁能源转型又放大了它。

眼下的“能源短缺危机”与疫情关系不大,疫情的主要影响是在货运端和消费端,比如油价暴涨的英国并不是缺油,其实目前码头上停了很多原油只是运不出去罢了。英国油价暴涨的深层次原因,其实是清洁能源需求大增,对化石能源投资不足导致市场预期长期看涨。

彭博预测,随着世界逐步淘汰化石燃料,转向以电力为动力的汽车、炉灶和供暖系统,到2050年,电力消耗预计将增加60%。淘汰化石燃料就势必要增加天然气和光伏水电供应,但天然气和光伏水电天然存在稳定性不足的问题。

天然气目前供应紧张的问题,多位欧洲政客指责俄罗斯限制供给,是价格上涨的幕后推手。问题是欧洲在天然供应上严重依赖俄罗斯,在如今复杂的国际政治局面下,欧洲还有没有能力确保天然气稳定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事实上,认为“俄罗斯在下大棋”,把锅甩给俄罗斯限供也是不靠谱的认知。有数据表明,欧洲当前的天然气库存水平已经达到10年来的最低点,比过去5年平均水平低25%。

亚洲天然气价格过去一年暴涨6倍,欧洲在14个月内涨10倍,美国价格也达到10年来的最高点。

低库存是可见的事实,在全球多国转向清洁能源这个大背景下,对天然气依赖增长是可以确定的。需求确定供应紧张,也就势必会引发市场哄抢价格飙升。

在全球化高度联动的今天,能源行业的危机也在向其他行业散发。在欧洲由于能源供应不足和电价飙升问题,已经有不少欧洲工厂被迫采取减产或停产。

美国氮肥制造商CF Industries Holdings发布公告称,由于天然气价格居高不下,公司将关闭位于英国比灵汉姆(Billingham)和因斯( Ince)的两家工厂,何时恢复生产暂时无法估计。挪威化工集团雅苒Yara表示,由于天然气价格高企,将削减40%的氨产量。

如今的能源危机已经延伸到化肥行业,减产停产已经出现,对于身为全球主要小麦主产区的欧洲,化肥紧缺会可能拖累冬小麦的种植,从而导致粮食减产。今年以来国际小麦价格也是一路上行,最新8月报价为275美元/公吨,较年初上涨27%。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留给欧洲的调整空间实在不多,而日用消费品的价格上涨,尤其会加剧民生艰难激化社会矛盾。

03 “双碳”导致能源危机?

首先要搞清楚,“双碳”的目标是去年提出的,而早在2007年4月发布的《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就提出“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目标”和“万元GDP能耗下降目标”。

2017年发布的《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将能耗双控作为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约束性指标,建立指标分解落实机制,并且每季度发布能耗双控“晴雨表”。

“节能减排”的任务并不是突然而至,而是长期执行中的计划。

其次煤炭能源短缺的问题有特殊性。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1-8月全国原煤产量26亿吨,同比增长4.4%,增速却远低于用电量增速。1-8月,全国发电量5.39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3%。如此就产生了能源缺口供应不足的情况。

从国际来看,作为全球煤炭价格基准的澳洲纽卡斯尔港动力煤,交易价格现在报每吨202美元,是2019年底的三倍。全球煤炭产量目前仍较疫情前水平低5%左右。全球煤炭价格大涨的大背景下,过分依靠外部供应保证是不现实的。

另外从中国出发到美国西海岸的集装箱价格,去年6月初的时候才1000美元,现在是15000美元。发往中东的涨幅也差不了多少,从300美元干到了4500美元,涨幅都在15倍以上。货运端紧张“一箱难求”,也在客观上加剧煤炭短缺。

04 德国是能源转型优等生吗

德国早在2010年推出“能源转型”,给人的印象是气候和减排的模范生,但事实上早在约50年前就已碳达峰,德国今天能源消费仍然高度依赖传统的化石能源。

2016年,德国政府发布了《气候行动计划2050》,重申了“能源政策”中2050年的排放目标路径,提出了到2050年基本实现温室气体中性(减排80-95%)的长期愿景。

为了实现能源转型,德国政府计划,以2008年为基准,2020年德国一次能源消费要下降20%,2050年要下降50%。

德国的目标是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占总用电量的至少35%。过去十年中,核能减少了近一半,主要被生物能源、废弃物、风能和太阳能所取代。2018年,这一比例已经上升到约38%。

看上去“看上去形势一片大好”,但到了2020年这一比例掉到了18.25%。传统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炭合计,仍占2020年德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75.71%,去掉较为清洁的天然气比例,传统能源仍占到50%左右。

与几个邻国相比,德国的电价在过去十年中上涨幅度最大。尽管2015年电价下降,但德国工业和家庭用户的电价在过去10年里上涨了约10%。

尤其在进入2021年以来,德国的电价更是创出了历史新高。2021年7月,德国的批发电价跃升至83.67欧元/兆瓦时,8月初已经超过90欧元/兆瓦时,今年以来的涨幅已经超过了60%。

可再生能源并没有在这个时期发挥平抑电价的作用,德国的大部分风力发电能力位于北部,而大部分需求来自南部和西部的大都市和工业区,由于“电网限制”(主要原因是德国地方反对和多数居民不支持北电南送),阻止了从北方到南方的输电。

在煤炭和石油高涨的今天,不能发挥作用仍要每年投资数亿欧元维持“电网建设”,就是在给整个德国电网添堵。

根据德国上述计划,未来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还会持续走高,那么也就意味着德国能源供应的波动性还会加大。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解决办法要么是持续增加可再生能源供给,要么是增加蓄电站建设特高压全国调配。

后面这条路上面风电建设不畅的例子,充分说明了这条路有多难。增加可再生能源供给也就意味着电网波动性加大,居民端电价会继续飙升,不知道德国民众还会有多少耐心。

05 世界性能源短缺危机“怎么破”

世界性能源短缺问题,加剧了大宗能源商品波动性,加速了通货膨胀,在全世界随时不定点造成停电威胁和生产损失。能源短缺总归是短期供需逻辑,但全球可再生清洁能源大转向则是长达几十年的长逻辑也是确定性路径。

可再生清洁能源的确值得发展,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但是发展的现实路径是否合理,是否充分考虑了风险与挑战,在眼下来看多数是有问题的。

用一个可能形象但不十分准确的例子来解释就是,车子坏了拿去修但总要给部备用车,而不是劝别人步行。

世界著名能源分析师丹尼尔·耶金指出:“向清洁能源的过渡旨在使这些系统更具弹性,而不是更弱,但实际的转变将需要数十年的时间。在此期间,世界仍将依赖化石燃料,但主要产油国目前正在大幅度改变生产策略。这是一个警示信息,表明能源转型将会多么复杂”。

2020年世界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支出下降了27%,是35年来降幅第二大的年份,其结果就是进入2021年以来全球油气市场的供应紧张和价格的不断上涨。

所以就算是2050年左右“清零”,眼下的“断供”传统化石能源也实在不是什么明智选择。

向可再生清洁能源转型,要考虑的问题很多,能源的稳定性可持续性这是根本原则,经济与生态效益则是要兼顾,保障基本民生需求则是基本要求。

转型注定是复杂且漫长甚至反复的过程,应该有详细的措施和配套计划推进,评估应该是科学稳妥的。

参考资料:

  • 供应短缺推动煤价飙升,凸显全球「脱煤」之难 来源:华尔街日报
  • 能源危机会成为常态吗  来源:全说能源
  • 德国:能源转型和气候减排的模范生?来源:全说能源
  • 欧洲人快用不起电了!   来源:经济日报
  • 欧洲能源紧张影响“面包自由”?来源:华尔街见闻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您阅读这篇文章花了0
转发这篇文章只需要1秒钟
喜欢这篇 4
评论一下 0
相关文章
评论
试试以这些内容开始评论吧
登录后发表评论
阿里云创新中心
×
#热门搜索#
精选双创服务
历史搜索 清空

Tel:18514777506

关注微信公众号

创头条企服版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