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移动端
创头条企服版APP

毕业十年内年入百万,我是怎么做到的?

6391
钛媒体 App 2021-09-19 10:26 抢发第一评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深燃(shenrancaijing),作者 | 周继凤、唐亚华、王敏、宛其、邹帅、李秋涵、黎明,编辑 | 王敏

这届00后有点狠,不仅表面躺平背后努力,而且还要毕业十年内年入百万。

在秋招开启、第一届00后即将进入职场之际,中国青年报的一份大学生求职调查报告显示,67.65%的受访者认为自己毕业十年内会年入百万,70.34%的受访者表示,说“躺平”只是过一下“嘴瘾”,其实工作中会很努力。

看到这份调查报告后,很多人对00后“偷偷努力”着实佩服的同时,又觉得00后们应该认清现实,年入百万并不是一个容易达成的目标。“六成大学生认为毕业十年内会年入百万”的微博话题下,有网友表示,“这六成大学生,显然没有经过社会的毒打”、“预期过分乐观了”、“是梁静茹给的勇气吗?”

图源 / 微博

毕业十年内年入百万究竟有多难?深燃和几位已经实现了这一目标的人聊了聊。他们当中,有人把工作当兴趣,在工作中任劳任怨,实现了收入的节节攀升;有人看到机会能果断抓住,主动出击,自主创业,一举实现收入的指数级增长;有人一毕业就定下了年薪百万的目标,为了抓住客户,不仅提供专业建议,更是在细节上无微不至地服务;也有人在生活的重压下不得不倒逼自己向前奔跑。

从他们的经历可以看出,要快速实现年入百万,需要选对方向,需要运气和机遇,但更需要脚踏实地做好当下的事情,既努力又有实力才能把握住机会。

以下是他们的故事。

日常工作任劳任怨,总监创业时最先想到了我

SKY | 35岁 某会展公司联合创始人

我毕业不到十年就赚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个100万,有时候我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一开始认为自己能买辆福克斯就是人间美好,没想到最后买了奔驰SUV,还买了自己喜欢的海景房。

我是2008年毕业的,毕业那年做了几个月的会展。后来回老家郑州辗转了多个行业,都没好的结果,兜兜转转又再次回到了会展行业。正是这一次回归,反而让我赶上了好时机。

当时,我在海南最大的一家会展公司待了几个月。公司总监出来创业,急需靠谱的合作伙伴,因为我之前做事认真,于是找了我加入。

为什么挑中我一个新人呢?因为会展行业长期缺设计师,而且,会展项目有大有小,大的项目提成多,小的项目提成少,设计师们肯定挑肥拣瘦更愿意接大的项目。

很多项目时间紧任务重,甚至需要设计师凌晨三点起来改方案,不少设计师觉得钱少事儿多就会闹情绪甚至撂挑子。但工作总得有人做,部门总监很多时候不得不求着设计师干活。一点也没夸张,我经常能看到总监们买烟买水好言哄着设计师,甚至塞红包给设计师。但是,我从来不计较这些,在其位谋其职,基本24小时待命,也没什么怨言。

大家也都不傻,知道和谁一起工作更高效省心。所以,总监在创业的时候,第一时间就想到了我,我一咬牙一狠心,刷了信用卡跟着投资去创业了。创业初期非常忙,我前三年全年无休,一年365天基本有200天加班到凌晨两三点,有50天是通宵加班。

不过,会展行业是一个低成本高回报的行业,再加上我们的核心客户那两年蓬勃发展,我们也因此获得了相当不错的收益。那几年,我每年光分红就能拿到150多万。

回顾过去,我总结的经验就是做事不要计较,公司安排的任务一定要做好,并且不要吝啬帮助他人,因为只有帮助他人,才能获得机会。比如,我在海南的那家会展公司只打工了不到十个月,就能有机会和总监一起出来创业。而其他设计师,在那家公司呆了三五年甚至更久,也没有得到这样的创业机会。创业成功后,我一年的收入甚至比那些老资历的设计师十年的收入还要多。

如果想要赚钱,其实最应该考虑的是怎么把事情做好。当你一门心思想赚钱的时候,你可能会投机、会使用手段,但当你想着怎么把事情做好时,你会磨练自己的技能,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增加相应的知识储备。

除此之外,如果你能选对风口,有一定责任心,能吃苦耐劳,财富也许在这个时候就开始追赶你了。

卖房5年后年入百万,但大多数中介达不到这个水平

孙策 | 32岁 房产中介

年薪百万,是我毕业后就定下的目标。

我出生在河南农村,2013年从郑州大学毕业后,选择去卖房来锻炼自己。我不算聪明,刚上岗时,一个简单的销售讲义考核,我用了几个月时间、前后十几次考核才通过。

我从来不觉得我作为211高校毕业的大学生有什么优势,反而因为我不善表达,在入行早的中介面前是弱势的,我只能用更加努力来补上。刚入行时新房售楼处有前台接待,冬天特别冷,大家都不愿意去,我就去,没想到顺利开出了我的第一单。

工作走上正轨后,我能拿到约20万的年薪。为了实现自己年薪百万的目标,我来到了一线城市。刚开始开单很难,只能每天打电话,或是去地铁口、小区门口发传单,挨骂、受冷眼是常事。

要想赢得客户,靠的就是业务能力和服务意识。天气热,我给客户准备水、伞和防晒霜;看房的人手机没电了,我包里带着充电宝;客户想抽烟了,不抽烟的我随身带着烟和打火机;客户问到房子多宽多高,我手里就有测距仪;我给客户递过去的鞋套一定是撑开的,穿完之后我会把自己的鞋套撑开变成一个垃圾袋帮他们收着脏鞋套;客户要停车,我会指定地点并告诉他,如果被贴条扣分我们报销。

这些小事都会影响客户的心情。在服务过程中,要在每一个细节上用心,做到1点的时候,客户会惊讶,做到N个点的时候,客户就只认准你了。

客户对我的评价是:“人狠话不多,平时不会轻易推荐房子打扰人,但推荐的房子一定是值得看的”。做中介要把客户需求搞清楚再去找符合对方的房子,随便推荐,最后客户都不会看你的微信消息。

就这样,到了2016年,我的年收入达到了75万,2017年接近百万,2018年,也就是毕业的第五年,我年收入达到了100万,实现了我年薪百万的目标。2018年之后,我的收入都保持在百万以上。

当然,不是大多数经纪人都能达到这个水平,据我了解,去年我们大区只有两个人年薪百万。我选择销售行业,就是因为收入掌握在自己手里,没有天花板。现在老家的人对我就一句评价:“挺能挣钱的”。

很多毕业生认为自己十年内能年入百万,我觉得有这个想法挺好,起码敢想。但能力配不上野心的时候,就得一步步做起。得先让自己的价值超过百万,才有可能收入超过百万。

曾连续工作70多小时,一直保持危机感

高健 | 33岁 某教育咨询公司创始人

我2010年大学毕业做了一名教育行业咨询顾问,在毕业五年时实现了年入百万。我个人感觉达成这一目标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一方面有运气因素,所在公司赶上了行业快速发展的阶段,吃到了时代红利;另一方面,咨询顾问这一职业是处于一个相对公平的体系,只要业绩好就能收入高,而我工作中又非常拼命卖力。这几种因素综合在一起,才实现了年入百万。

现在很多人都用996来形容加班多,我当时连996的概念也没有,每天早上9点上班,经常会忙到后半夜,几乎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工作上。每年10-12月是行业工作高峰期,有一次我不间断工作了70多个小时,相当于整整3天没睡觉。赶完deadline,我回家连着睡了2天。

时间的投入只是基础,大学毕业后,我一直都在挤时间向内输入学习新知识。因为我要打交道的客户群体来自不同行业,只有对各行各业都有大致了解,才能站在客户的角度思考问题,获得客户信任。每次跟客户通话10分钟,我可能需要准备100分钟甚至更久的时间。

刚毕业时,我的年收入才10万左右,但接下来每年都能翻番甚至更多,而有些同事的收入连续几年都没有变化。

2015年底实现年入百万后,我出来创业,办了家教育咨询公司,现在收入构成有工资收入、股权收入还有些投资收入,更加多元化,也肯定会比在企业工作时更高。

一些创业者谈起创业后的得失,往往会是三七分或者七三分,但于我而言,几乎可以说全部都是收获。我在生活中是一个有些无趣的人,平时最大的兴趣就是工作,即使日常看书、看电影也会想怎样跟公司产品融合,一直保持着危机感。

看到“六成大学生认为自己十年内能够实现年入百万”,我觉得年轻人有想法有冲劲挺好的,毕竟“求上得中求中得下“,即使受到社会毒打后没有成功可能会有些失望,但这也可以看作是走向成熟的过程。不过年轻人也不能把赚钱当作唯一目标,只要把每件事都做好,一定会“量变形成质变”,到最后赚钱就是理所应当的了。

做微商品牌受到过嘲讽,但年收入最高时达千万

露露 | 31岁 电商创业者

2010年大学毕业后,我在奇虎360上班,每月工资三千五,到年入百万大概用了三年多。

刚大学毕业时,我对金钱的渴望非常强烈,就连去餐厅吃饭,都会计算店铺的客流量,会根据菜单上的价格,算店铺的日盈利、年盈利等等。

事业的转变是在2013年,在互联网公司上班的我开始意识到,用户习惯会从PC端转移到手机端。这时,我决定要做点什么。

我把目标瞄准电商,但不是单独去卖产品,而是做了一个微商品牌。现在来看,我应该是在微信上做微商的第一批人,手上代理最多时有上千个,年收入最高时达到千万。

当然,一种新兴模式出来,最开始肯定会受到质疑,很多人会说,在微信上做微商是不务正业,是骗子。我那时的确遭到了一些误解,甚至嘲讽。但那又怎样呢?我所处的圈子,毕业十年内年入百万的人并不在少数,甚至我手下的代理也可以达到这个收入水平。

经济独立之后,我的生活质量提高了,还买了一套两千万的房子。弊端也有,个人时间的确会减少,过度工作和劳累也对我的身体多多少少造成了伤害,抵抗力在下降。由于压力太大,工作太累,我中途还休息过三年。

我认为,创造财富首先要建立在健康的基础上,有时候像陀螺一样不停地旋转,思维反而限制在一个圈里出不去,不如停下来放空、思考,遇到下一个机会精准把握会更适合我。现在,我正在创立一个服装品牌,目的是解决很多人不会搭配的问题。

我虽然一直在创业,但不建议大学生一毕业就去创业。大多数人缺乏经验,不能客观分析趋势和现状,也没有足够的经验和知识应对创业面对的困境,综合下来,创业失败的几率很大。

我建议他们选择自己真正感兴趣或者自认为更有发展机会的行业,可以先去大公司磨砺,工作环境可以塑造一个人,也可以让人积累人脉。

压力逼着我创业,第二个项目终于成功了

Adam | 33岁 传媒行业

一些收入非常可观的行业也许一开始公司就会带着员工喊:“年入百万不是梦!”但我所在的传媒行业,收入天花板明显,靠打工实现年入百万很难。

刚毕业的时候我也很理想主义,觉得能有个地方锻炼和学习就可以,挣多少钱是次要的。后来组建了家庭,很多现实的问题都与收入挂钩,让我不得不重新思考。

买房、让孩子上学,这是推着我创业的主要原因。以前我在大公司的内容部门工作,发现那些四五十岁的CEO、VP可能都挣不到百万年薪,头发花白,熬了半辈子,看不到头。别无他法,我只能承认,要想收入有个质的飞跃,只能创业。

我创业做的第一个新媒体项目就失败了,一群人做了大半年没做出什么成绩。这个过程很熬人,失眠焦虑都是常态,有时候为了排解这种压力,我晚上就熬夜打游戏,导致白天也精神萎靡,整个人非常消沉。

休整了一段时间,我又重新开启第二个项目,所幸这个项目选对了方向,顺利很多。业务很快有了起色,但又要面临更多新的难题,比如怎么招人、挖人,怎么对外宣传我们这个全新的团队。四处碰壁的时候,我也会自我怀疑:我说的这些话,我自己信吗?

创业一年后,我的年收入就达到百万了,但这期间的牺牲也是巨大的。打工的时候,下了班回家还可以打打游戏看看电视,周末也有大块的时间带家人出去玩。但有了自己的团队之后,我的时间明显不够用了,休息日也是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处理工作。吃饭、睡觉、工作,几乎就是全部了。

现在的年轻人刚毕业就叫嚣着十年内年薪百万,我觉得很正常,我刚毕业的时候也觉得自己无所不能,将来一定能成大事,十年怎么也能年薪百万了。

有的年轻人可能很迷信成功学,那些商界大佬们说得神乎其神,但运气成分、个人性格、家庭背景等因素都是我们没办法复制的。我的创业经历也有运气加成,遇对了人踩对了时间,才能顺理成章。

帮朋友亲戚做了购物网站后,我获得了年薪百万的工作机会

王睿 | 32岁 硅谷工程师

我现在的年收入,包括薪水、奖金、股票分红加在一起,有30万-40万美金,换算为人民币是200多万元。我是在硅谷工作的工程师,也是一家创业公司的核心成员,因为疫情可以远程办公,于是我回到了国内生活。

我从小就喜欢数学和逻辑推理,2006年国内互联网行业还没有发展,我想都没想就报考了软件工程专业,本科毕业后,考研不顺利,我就选择了出国留学,2016年毕业。这时互联网在我们生活中已经占据很重要的位置了。

刚毕业时,我找了好几个月工作都没找到,直接回国又不甘心。那时我一个在美国的朋友,有亲戚想做一个卖服装的网站。我俩都没什么事,就帮他做。其实我俩也不懂,这理论上也不是我们俩就能搞定的事,但我们就慢慢啃书,一边自学一边做,真正做出了一个小购物网站,这给我后面的工作做了很大铺垫。

做这个项目时,我认识了我第一份工作的公司领导。他认可我,就把我招进公司了。入职10个月,我就升职为部门负责人。收入、奖金、股票分红加在一起,我这时就已经年薪百万了。

之所以能这么快升职,我觉得是因为当时和朋友独立做购物网站时,有了一个全站工程师的基础。这一系列机遇让我觉得,把当下的事情做好,当你自己能力达到之后,周围的人就愿意和你合作,给你机会。

而我年薪过百万后最大的感慨,是时间成本超过了一切成本。这期间,有一家创业公司找到我,让我给他们做一些技术上的外包工作,当时的薪水是1小时70美金,换算下来是1小时500块。我从那一刻起认识到,相比于人力成本,对我来说,时间成本要高很多,一切每小时低于70美金的事,我都不想再做了。比如最直接的,我从此不再打扫卫生了,花钱找服务来解决。

有调查说“六成学生认为自己毕业十年能年入百万”,这让我挺吃惊的。不论国内还是国外,年薪过百万都是极少数人才能有机会。回看下来,我觉得自己的经历里有运气成分,当你做得足够好,踩准时代节点,一些机遇你抓住了,就能往前走很多,但这几点缺一不可。

年薪百万后,我不敢漏接一个电话

Audrey | 40岁 金融公司前高管

我大学本科毕业后,在北京工作了七年,然后又去英国读了一年半的硕士,回国后再就业,花了五年时间,实现了年薪百万。

我本科是学传媒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央视做记者,也出镜采访。后来也在地方电视台工作过。电视台记者的待遇跟工作量直接挂钩,因为能力比较突出,2000年左右,我一个月就能挣近两万,但那时跟年薪百万还相差很远。

真正开始赚钱,是从英国硕士毕业回国后,我先加入了一家互联网公司,然后又被猎头挖到国内一家全国性金融集团公司,进去就是部门副总,年薪60万。我由此获得了远高于一般人的起点。

那个时候工作非常拼,我的职位晋升也很快,没几年就升到了集团高管。2016年,我的年薪首次超过100万。

但那几年也没攒下什么钱。金融公司对员工的外在形象气质要求非常高,日常的着装开销也很大。我记得年薪过百万的那一年我买了第一个六位数的包奖励自己,同时还买了一块十多万的劳力士手表。后来基本每年都会买两三个名贵包,一块名表。这不是我喜欢炫耀,而是到了这个层次,这方面的消费已经成为职场标配。

拿着百万年薪,也要承担同等级别的压力。尤其是在金融公司,那几年工作强度非常大,开会到凌晨两三点是常态,有很长一段时间,我几乎每天都是凌晨两点多才能回家。

我还要保证24小时在线,随叫随到,根本没有自己的时间。领导随时可能会给你打电话,不分时间,不分场合,而且绝对不允许不接电话。

有一次晚上下班后我在洗澡,手机突然响了,我浑身湿淋淋冲出浴室接电话,领导说让我15分钟之内赶到公司参加会议。我当时还敷着面膜,挂了电话二话不说抄起浴巾,一把连面膜都擦掉,然后飞车直奔公司。到了公司脸色都是苍白的,但还好没迟到。

后来我形成了神经反射。凌晨3点多手机微信“叮”的一声,我都会从睡梦中惊醒,从床上弹起来看消息。神经崩得太紧了,完全无法放松。

那时我有个习惯,每次压力大到快崩溃的时候,我就下单买口红或者香水,以此来解压,经常买了也用不过来,全都扔到办公抽屉里,最多的时候一段时间买了五六十只,大部分都没拆封,很多成为了同事朋友们的小礼物。

年薪百万,肯定是有它的理由,市场会给每个人的能力和付出定价。那段时间,可能是我人生中工作强度、密度、压力最大的时间。现在回过头来看,觉得当时的自己还是挺了不起的。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SKY、孙策、高健、露露、Adam、王睿、Audrey为化名。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您阅读这篇文章花了0
转发这篇文章只需要1秒钟
喜欢这篇 1
评论一下 0
相关文章
评论
试试以这些内容开始评论吧
登录后发表评论
阿里云创新中心
×
#热门搜索#
精选双创服务
历史搜索 清空

Tel:18514777506

关注微信公众号

创头条企服版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