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移动端
创头条企服版APP

创业板迎来了国产CPU龙头

2929

作者:橘颂

来源:GPLP犀牛财经(ID:gplpcn)

被称作国产CPU龙头的龙芯中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龙芯中科”)龙芯中科冲击终于要上市了。

2021年6月28日,上交所官网显示,龙芯中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龙芯中科”)龙芯中科提交了招股书,拟在创业板上市,保荐机构为中信证券。

国产CUP龙头能否成功上市?

汉芯旧事能否重演

招股书显示,龙芯中科成立于2008年,主营业务为处理器及配套芯片的研制、销售及服务,注册资本为3.6亿元,实控人为胡伟武、晋红,拥有33.61%的表决权。

据悉,龙芯中科本次拟发行股票不超过4100万股,募集资金约35.12亿元,将用于先进制程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高性能通用图形处理器芯片及系统研发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2018年至2020年,龙芯中科营业收入分别为1.93亿元、4.86亿元、10.82亿元,净利润分别为0.08亿元、1.92亿元、0.72亿元;2019年至2020年,其营收增速分别为151.30%和122.87%,净利润增速分别为2380.15%和-62.43%。

不过,登陆创业板之前,龙芯中科却需要避免汉芯旧事的重演。

原来,早在2001年,中科院拨出100万元经费,启动了CPU研发项目,这个任务被交给了年仅32岁的胡伟武。胡伟武团队选择让其研发的芯片兼容MIPS架构,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一系列龙芯芯片。

也就是说,龙芯中科的芯片专利存在纠纷,到底是中科院的还是龙芯中科的?

此外,龙芯中科还与芯联芯存在纠纷。

据悉,双方的纠纷始于MIPS架构,但这已经不是其第一次因MIPS架构引发纠纷了。

早在龙芯研发成功之初,MIPS公司认为该芯片侵犯了该公司的部分专利。不过经过数年的磋商,MIPS宣布将部分专利授权给了龙芯中科,这场纠纷才最终尘埃落定。

那么,为什么龙芯中科与芯联芯会就MIPS架构再度产生纠纷呢?这要从芯联芯的业务谈起。

2018年,芯联芯于上海成立。到了2019年,芯联芯取得了MIPS公司在中国地区的永久、独立经营权,承接其在中国的所有授权合约及其全部技术与可衍生的研究开发权。

也就是说,目前,芯联芯成为了MIPS技术在中国的唯一权利方。

有消息称,自2019年始,芯联芯便开始与龙芯中科接洽,商讨侵权相关问题。也许是洽谈未产生实质性成果,2020年,芯联芯就同龙芯中科的纠纷,在香港国际仲裁中心提起了对其的仲裁。

双方进一步的交锋发生在2021年。

2021年,龙芯中科发布全新指令集loongARCH,表示今后将不再使用MIPS架构,将全部使用自研指令集。

2021年6月2日,芯联芯又在官网上发文称,自其取得MIPS技术在中国独家经营权后,发现多年来龙芯中科并未依约履行,包括未依约按时足额向我司支付技术授权的权利金。芯联芯于2020年开始要求龙芯中科进行审查,但龙芯中科未能配合解决争议。

但龙芯中科也没有“被动挨打”。2021年6月2日,龙芯中科在其公众号上发表声明,表示芯联芯的中伤严重侵犯了其权益,其将采取法律行动,追究芯联芯及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来源:龙芯中科公众号)

双方的纠纷在网络上引发了轩然大波,支持和反对龙芯中科的言论也此起彼伏,。

据凤凰网财经报道,芯联芯认为,龙芯中科主要在三个方面违规:一是其违规二次开发MIPS指令集;二是其违规对MIPS的IP进行分授权;三是其未依约缴纳权利金。

但有部分评论认为,芯联芯明显隐瞒了部分事实,其对这几点的“侵权”原因的说明都存在硬伤。

但也有人对龙芯中科表示了怀疑。其中,部分怀疑者认为龙芯中科未及时发布“LoongISA”和“LoongArch”手册的完整内容,代表其宣称的“全新指令集”存有猫腻;而还有一部分怀疑者则是因“汉芯”造假事件,对中国的CPU厂商产生了强烈的不信任感。

十五年前被揭露的汉芯造假事件曾对中国的芯片产业造成了沉重的打击。

2001年,光环加身的计算机博士、芯片工程师陈进回到中国,任教于上海交大,并承担了上海“汉芯一号”芯片的研发工作。2002年,“汉芯一号”研发完成,陈进也借此成就成为了上海交大微电子学院院长、博导。2004年,他还被聘为长江学者。

但纸终究包不住火,2006年,有人在清华BBS上爆料,陈进主导的“汉芯”实际上就是一场骗局。

经调查,原来,陈进从美国购买了一批摩托罗拉dsp56800芯片,他用砂纸打磨掉芯片上的标识并喷涂上汉芯的标志,然后把这批芯片当做自己的成果。

汉芯事件后,中国芯片行业经历了漫长的“至暗时刻”。如今龙芯中科在IPO前被芯联芯指责侵权,这让部分经历过“汉芯”时代的人不由得心头一颤。

目前,芯联芯与龙芯中科的纠纷尚未产生结果。但龙芯中科在招股书中表示,目前未发现足以实质性支持芯联芯指控的事实或证据。该仲裁不构成对龙芯中科持续经营有重大不利影响的事项。同时,龙芯中科已向法院提起针对芯联芯的诉讼,目前相关案件正在进行中。

龙芯芯片产品性能落后主流芯片?

性能和价格是芯片避不过的痛点。

龙芯中科作为国产芯片的龙头企业,其产品主要包括嵌入式专门应用的龙芯1号处理器、面向工控和终端类应用的龙芯2号处理器以及面向桌面与服务器类应用的龙芯3号处理器。

而在上述产品中,普通消费者最为关心的还是能直接应用于PC的龙芯3号系列处理器。2019年前,龙芯中科所产的3A1000/3A2000/3A3000等系列的处理器的性能并不能很好地的满足消费者的日常使用需求。

2019年,龙芯中科推出了处理器龙芯3A4000/3B4000,龙芯中科宣称,其单核通用处理性能是上代产品龙芯3A3000/3B3000的2倍左右。

但有网友在对3A4000进行了实际测评后,对其性能提出了质疑。其在文章中表示,测试结果表明,龙芯3A4000在计算性能上差不多是另一款国产芯片FT-2000/4的一半,在浏览器、多媒体、用户文件打开速度等用户体验指标上差异也比较大。同时,在功耗方面龙芯3A4000是FT-2000/4的3倍。

其在文章中表示,测试结果表明,龙芯3A4000在计算性能上差不多是另一款国产芯片FT-2000/4的一半,在浏览器、多媒体、用户文件打开速度等用户体验指标上差异也比较大。同时,在功耗方面龙芯3A4000是FT-2000/4的3倍。

此后,龙芯中科官方发表文章,认为其数据与实际不符,并给出了更为详细的数据。但仍有人认为,龙芯中科披露的数据是基于优化下得出的数据,并不能代表用户实际应用情况。

(来源:龙芯中科)

2020年,龙芯中科宣布,其新一代处理器3A5000/3B4000研发成功。其招股书中表示,3A5000/3B4000系列产品的单核通用处理性能是龙芯3A4000/3B4000芯片的 1.5 倍左右,逼近开放市场主流产品水平。

据偷跑测评显示数据,3A5000的性能约与AMD旗下的R3 1200 2.5GHZ处理器相似。虽然其性能已经是国产处理器中的佼佼者了,但较英特尔、AMD等厂商的主流产品仍存在数年的代差。

除性能上的差距外,处理器对应的指令系统对应的软件与生态更是影响消费者的选择。虽然目前龙芯在工控等领域的操作系统LoongOS已经有了一定的用户基础,但这是建立在工控领域对操作系统及应用的多样性要求不高的基础上的。

目前看来,面向个人消费市场主流的指令系统包括因特尔的X86指令系统和ARM指令系统。而X86架构、ARM架构的生态分别是是由Windows系统、Android系统,以及依赖这两个系统的无数软件和应用构建起来的。

但龙芯中科显然还不具备自主构建生态的能力。在招股书中,龙芯中科也表示,相较Intel、AMD、ARM公司等国际CPU龙头企业,其在产品的研发销售规模、客户对产品的认知程度、市场知名度和商用领域的应用软件生态等方面均有较大的差距。

此外,一款芯片若想搭建良好的生态,首先要做的就是提升用户数量,并以此吸引更多软件开发商针对其架构开发软件。

但目前龙芯中科的芯片销量还不足以支撑起其生态的良性发展。招股书显示,2018年至2020年,龙芯中科的信息化类芯片销售量分别为8.22万颗、48.19万颗、158.71万颗,以面向桌面、服务器应用的龙芯3号系列芯片以及相应桥片产品为主。

与之相比,全球每年的手机CPU芯片产量就有上亿颗。

同时,价格也是制约龙芯中科产品销量和生态建设的一个枷锁。

虽然龙芯中科的3A5000系列芯片尚未公开发售,但据有关人士披露,其价格可能会超过500元/颗。而淘宝价格显示,性能与生态均优于其的AMD R3 1200系列的芯片,售价仅不到400元/颗。这也就意味着许多用户可能会因价格问题弃用龙芯。

龙芯中科也意识到了这一问题,随着芯片产能的扩大,其龙芯中科也在逐步降低芯片的售价。

招股书显示,2018年至2020年,龙芯中科的信息化类芯片平均销售均价分别为608.61元/颗、526.90元/颗、498.20元/颗。

(来源:龙芯中科招股书)

但与芯片销售均价下降同时到来的是毛利率的不断走低。2018年至2020年,龙芯中科主营业务综合毛利率分别为62.55%、57.16%和48.68%。同期,信息化类芯片的毛利较整体更低,分别为45.04%、50.11%和44.18%。

对此,龙芯中科表示,随着信息化类市场的开拓,其龙芯3号系列芯片销售占比大幅提高,由于该领域产品毛利率相对较低,使得公司整体毛利率下降。

在到达国产CPU“自由王国”的征程上,龙芯中科无疑已经走在了前列。但不可否认的是,与Intel、AMD等国际巨头相比,龙芯中科还是太过弱小。未来龙芯中科是否能在被国际大厂盘踞的CPU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能否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生态,GPLP犀牛财经将持续关注。

(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您阅读这篇文章花了0
转发这篇文章只需要1秒钟
喜欢这篇 3
评论一下 0
相关文章
评论
试试以这些内容开始评论吧
登录后发表评论
阿里云创新中心
×
#热门搜索#
精选双创服务
历史搜索 清空

Tel:18514777506

关注微信公众号

创头条企服版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