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移动端
创头条企服版APP

《若你安好》被迫自建app“最贵”点播,版权剧的出路在哪?

6518
牛角尖 2021-03-22 13:19 抢发第一评

“因为没有所谓的本领,不受爱优腾的待见,被逼无奈,团队成员背水一战,建了个只播一部剧的晴朗剧场APP。”

3月18日,电视剧《若你安便是晴天》(简称《若你安好》)制片人杨利,微博发表长文“我喜欢这个世界公平的样子”,文章中,杨利称爱优腾三家视频网站联合压价自己的版权剧,将其制作成本上亿的作品压制单集20万(在接受媒体采访中表示)。

出于无奈,杨利及其他出品方商量,以自制app“晴朗剧场”上线《若你安好》网络播出权,并以从第二集开始以单集3元、3集6元的方式,供大众收看。目前,该剧在“晴朗剧场”已更至第8集,按照全剧45集的播出体量计算,全部看完需要花费90元。这意味着,这会是电视剧自诞生以来,收费最贵的作品,没有之一。

01.jpg

《若你安好》是由张瀚、徐璐领衔主演的都市爱情剧。“霸道总裁+灰姑娘”的老套设定,令该剧在市场中的口碑并不算明朗。加之,张瀚和徐璐也并非是电视剧市场认可的“扛收视”演员,剧集市场前景可谓一目了然。

目前,该剧在东方卫视的收视率仅徘徊在0.34%左右(酷云);网络热度层面,因未能与三家视频平台谈拢,整体剧集热度偏冷,仅有的“看点”,也只停留在杨利的那篇长文中。

不过,就杨利口中提到的三家平台“搞垄断”、“版权剧沦为末端剧”,以及自制app的“自杀式”求救方式,颇耐人寻味。台网关系颠倒这几年,版权剧的处境已经到了这种“刻不容缓”的地步了吗?娱乐独角兽走访了几位有着多年制作和发行经验的业内人士,从他们的视角为读者答疑解惑。

杨利事件始末:

台网关系对倒下的“版权剧”弱势处境?

“一个行业的崩塌,是从向寡头下跪开始的。”制片人杨利,在长文中,如是写道。

“情感上,我可以理解;但理智上,我并不认同这位制片人的做法。”有着四年发行经验的制片人小孙表示,这本就是一场商业合作。“平台凭什么要以制片方觉得合适的价格来买?是作品里集合了世界名导,还是剧里演员最小也是贾玲这类高流量?很多时候,项目方太理想主义了,可能付出的太多了,总觉得自己作品就是大众所认可的。”

在娱乐独角兽走访的多位业内人士中,与小孙有着相似看法的同行们占据多数。但与此同时,他们也肯定了“版权剧相对处于弱势”的看法。事实上,从2016年伊始,随着台网话语权“对倒”,版权剧在市场中的生产数量已逐步锐减:相关媒体报道,2020年上半年平台发布的项目中,仅30%为版权剧,其他作品全部以自制剧和定制剧的模式上线。

这里需要简单科普一下版权剧、自制剧和定制剧。版权剧,顾名思义是指制作方生产完之后,将版权卖给电视台或视频网站,它对应的播出机制是制播分离,这曾经被认为是电视剧市场化后的最大成果之一,有利于好剧滋生。

与版权剧相对应的就是自制剧,是平台或电视台“自产自销”的一种制作、发行模式。目前市场中,也有一些有条件的电视台在通过旗下公司做自制剧,比如湖南卫视之于芒果影视等;介于两者之间的便是定制剧,市场中当前出现的定制剧,多以平台与影视公司合力完成,也就是大众口中提到的“平台方出资、影视公司出力”的合作模式。

三种不同的创作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剧集之后的发行命运,“版权剧肯定是相对风险最大的,等于其他两种模式创作出来的作品都有平台担保了,但版权剧还在裸奔”,有着多部主旋律题材创作经验、2018年打造出市场中某部爆款剧的制片人老李说道。

事实上,版权剧不仅仅是处于发行末端,在创作前沿,就已走在劣势边缘。一位出品过某部爆款网剧,擅长打造甜宠剧的制片人表示,与视频网站合作定制剧,或者一开始就谈成平台自制模式,在演员选择层面中,平台愿意帮忙敲定平时自家公司难以接触到的“顶级流量”,这是与平台合作开发的一大优势。

而另一大优势则是在于,作为有着广泛基础用户的平台方,爱优腾可以从“用户”视角给到项目意见,比如某种类型剧的用户受众、观众喜爱看的“名场面”等。

但这样的说法,也遭到了有着上市公司背景、前段时间刚刚与平台合作过某部古装剧的制片人老田的否认,“我们与他们合作,主要是基于双方的共同开发理念;从投资角度来看,也是为了平摊风险。演员、用户画像这些,我们自己就可以敲定。”

行业风气浮躁之际,也曾催生过诸多天价版权剧项目。老田表示,放置在五年前的剧集市场,类似《若你安好》“发行难”的问题,不会出现。“那会即便是庸剧、烂剧,也有互联网做接盘侠,而有卖相的剧,就直接被顶成天价。”

02.png(过往几年电视剧版权价格类比)也是在这个时候,视频网站开始大力发展自制、定制剧,一方面是以此来反击过去的天价片酬局面;另一方面也是为长期处于亏损的视频网站,谋求新出路。

两相对垒之际,版权剧也就成了“遭殃”的那方。而这也是《若你安好》,除去内容层面因素外,发行网络平台失利的主观因素。

视频网站有在刻意“压价”吗?

相对于版权剧处于弱势地位外,以BAT为首的爱优腾有没有刻意“压低”版权剧价格,则成为杨利事件始末的另一个关注点。

“版权剧目前在市场中的发行模式,和以往一样并没有变,都是走网台发行渠道。只是,电视台在逐渐丧失一定的话语权地位后,与平台的合作也就变得密切起来。”小孙表示,当下的版权剧售卖,一般是先拿给某家视频网站“审片”,如果该平台觉得你这部剧具有一定的爆款品相,会给出自己的价格,买下网络独播发行权;如果觉得卖相一般,则会要求其他几家进来,平摊风险。

从这个角度来看,平台的确存在“压价”行为。但换个角度思考,这或许也就是小孙口中的“商业合作”。

“三家平台其实是最理智、最清醒,也是最知道省钱的”,相比起胡乱猜测平台是否存在“压价”行为,老李表示,目前视频网站中愿意单独购买某部先上卫视、再走平台的头部项目,情况不多见,更多的还是走“双台、或三台”网络发行模式。

譬如之前市场中播出的《亲爱的,热爱的》《小欢喜》《猎狐》等,都是走双平台、或三平台播出模式。一来,可以分摊自家采购剧的风险;二来,也可以为该剧播出后聚集一定的聚合效应。当然,在一些特别看好的项目上,视频网站也会孤注一掷,比如去年腾讯视频“单押”的《安家》《三十而已》,皆成为爆款。

好的内容,总是会有人前来买单。但就项目开机之前,谁也不知道平台的真正喜好究竟为何?小孙表示,除了过往的看IP、卡司、制作班底外,题材也是目前平台方和卫视检测的重要标准。“现实主义题材是目前市场中的大势所趋,平台和卫视端,都会优先选择。”

除此之外,从前期开发过程中,就引来一定“官方”背景的作品,也容易卖出。比如这两年市场中逐渐多起来的“最高检影视中心、金盾影视中心、四川广电、海南广电”等出品公司,在版权剧售卖层面,也占据一定优势。

不过,在多位业内从业人士看来,与其琢磨市场导向问题,不如多在意自己的作品质量。毕竟,好内容到哪里都是硬通货。

   “点播”可以为版权剧谋出路吗?

版权剧地位下降、视频网站合力控制成本,所带来的另一个问题是,如何抬高剧集的其他收益。平台率先给出了答案。自2019年“现象级”作品《陈情令》,一炮而红之后,越来越多效仿该剧“售卖”模式的作品诞生。相比起去年,仅个别开启超前点播的影视剧,如今在播出中期、或尾端,开启“超点”的作品,多如牛毛。

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是,如今的版权剧也加入到这场“超点”之战中。制片人老田表示,“剧集版权一旦卖给平台后,开不开‘超前点播’模式,也就不归片方所管”,换言之,无论这种模式挣钱与否,已经不再和片方有任何关系。

但影响却是巨大的。去年版权剧《三十而已》提前开启超前点播之际,其在东方卫视的收视率一直稳定在1.7-1.9%,开启“超点”之后,平均1.4%左右的收视率,也暗示着超前点播所带来的影响。这让本就处于劣势的电视台,进一步削弱了话语权。

此番,《若你安好》在穷途末路的处境下,选择了自制app、开启“点播”模式,虽相当于是片方选择的“自杀式”营救措施,却也激发了网友们的不满,“行业风气就是这样被带坏的,90元看全集,也太贵了吧”、“这是在和院线电影竞争售卖价格吗?90元看一部电视剧,还得自己下个app,我是得多闲”……网络上,类似这样的负面评价,比比皆是。

而就版权剧除了基于拥有的版权费用之外,是否可以开启“超前点播”模式,从业者们也给出了不同答案:“为好内容付费,是大势所趋。平台也需要有自己的谋生之道。”制片人老田表示。但与此同时,他也提出了合理、适度收费的介意。

小孙则认为,开启“点播”这种模式,更适合于平台的自制或定制项目,在以版权分销的网台剧层面,这样的举动的确会影响卫视收益。但若平台与卫视达成了一定协议,合理、适度的收费模式,或许也可以存在。

从版权剧话语权“移位”、平台有意降低成本,到开启点播弥补内容亏损,电视剧市场实则是在往“利好”的一面发展。行业回归冷静期之后,大众需要思考的问题应该是,如何打造出更多的优质内容。

(注:以上文中所提制片人皆为化名,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

附:制片人杨利原文

67.jpg

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您阅读这篇文章花了0
转发这篇文章只需要1秒钟
喜欢这篇 7
评论一下 0
相关文章
评论
试试以这些内容开始评论吧
登录后发表评论
阿里云创新中心
×
#热门搜索#
精选双创服务
历史搜索 清空

Tel:18514777506

关注微信公众号

创头条企服版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