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移动端
创头条企服版APP

中国医药市场2021年宏观走势分析

6766
医创社 2021-01-26 09:07 抢发第一评

2020年,各行业各业的发展,用‘人心惶惶’这个词来形容最恰当不过了,对于医药市场、医药营销人员来说,行业的现状更是举步维艰。

近年来,随着国家带量采购的推进,医药行业税务核查的开展,以及在两票制、医保控费的政策大环节下,加上严查药品回扣、严打医疗腐败,对于许多医药代表们来讲,无异于洗牌。在行业不断改革、整顿的过程中,医药市场的从业者们该何去何从?

伴随着带量采购、价格谈判等采购政策力度不断加大,各大药企也在进行大幅度的人员调整,“哪家又裁掉了销售团队,哪家公司最近要和员工谈离职赔偿,哪家企业近期产品部门要合并,今年听到了太多这样的事情。至2019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治理高值医用耗材改革方案》,文件提出“对于临床用量较大、采购金额较高、临床使用较成熟、多家企业生产的高值医用耗材,按类别探索集中采购,鼓励医疗机构联合开展带量谈判采购,积极探索跨省联盟采购”,同时相关部门要求综合试点省份要在2020年探索高值耗材带量采购。目前已有17个省(市、自治区)响应,相继出台针对本省的《治理高值医用耗材改革方案》。紧接着2020年10月16日,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办公室发布《国家组织冠脉支架集中带量采购文件》。过去医疗器械“销售垄断”导致的高定价,随着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常态化、“两票制”变成“一票制”、DRG付费推行,耗材虚高水分不断被挤压,经销商加价空间逐渐消失。

当下市场环境,除去带量采购等政策因素,因受到行业本身发展的影响,以及既往的角色定位和观感,使得留下来的医药代表们也举步维艰。“同行被抓、去医院被保安检查搜身”“每次到医院小心翼翼,感觉自己像做什么不光彩的事情”“技术含量较低,可替代性强。”多名医药代表感叹,多年来,医药代表留给公众的印象,已经成为行业一个不光彩的代名词。国家政策近年来逐渐加大对医药代表的规范和约束,明确要求不得承担药品销售任务。

医药营销人员,未来会更专业

医药代表的职能不该是卖药,这是国家政策明确的要求。2020年9月30日,国家药监局发布《医药代表备案管理办法》中对医药代表主要工作任务进行了明确,主要包括四方面:拟定医药产品推广计划和方案;向医务人员传递医药产品相关信息;协助义务人员合理使用本企业医药产品;收集、反馈药品临床使用情况及医院需求信息。此外,医药代表可通过在医疗机构当面与医务人员和药事人员沟通,举办学术会议、讲座,提供学术资料,通过互联网或者电话会议沟通等形式开展学术推广等活动。

“医药代表不会消失的,未来会发展的更加专业化,分工会逐渐分化,越来越细化。”现在行业中的医药代表未来主要会分成两部分,学历高、专业能力强的药代会往医学学术、药品交流等方向发展,而销售能力强的药代会向公立医院之外,药店、民营医院、诊所方向发展;除此之外,医药公司还有商务层面的工作,例如渠道对接、发货回款等方面也需要药代们承担。

 “医药代表职能问题,未来一定会发展的更有序、更高端、更专业,现在会比较痛,但这些变革会引发良性的发展。当下这两年,应该是机遇和挑战并进,对于医药代表,这个职业不会消失,优秀的代表一定会迎来更好的发展前景。

在国内,医药代表一定会长期存在,这个职业不会消失。而且随着中国对于创新药的重视,以及创新药上市的速度和幅度的加速,医药代表的作用和价值会变得越来越大。为了配合创新药的上市,一定是需要具有高附加价值的代表,来给医生分享专业疾病知识、药品使用信息,以及患者管理的知识,这个是其他工具和平台都无法替代的”。

在美国,3亿人口,在册医药代表是8.8万人,全是创新药的医药代表。中国现在有300万医药代表,大多是仿制药的。预测,最后总数会剩到100万左右,但剩下来的这些人收入一定会提高。

医药销售人员面临工作方式的改变

 “医药代表想在行业中发展的好,需要客观评定自身优势,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向。有深厚的医学专业背景的医药代表可以做学术推广,偏向与医院、科研机构的交流;对于专家偏弱,但销售能力强的医药代表可以往商务层面、线上市场方向发展。随着中国新药研发、审批速度加快,将来会有许多新药存在做学术交流和市场推广方面的需求。

除此之外,医药销售工作,我们一定要坚持走专业化推广的学术路线,要加强自身的专业和学术能力,依然有生存发展的空间;在医改强化基层医疗、实施分级诊疗的背景下,具备医药教育背景的医药代表还可以通过学习的努力,转型做社区医疗机构的家庭药师,在未来管理慢病患者用药中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职业发展空间。“医药代表要想走专业化,需要要改变单纯的客情模式,客情模式是如今摧毁医药代表职业形象的根源所在。”

“对自身规划不明确的人和企业势必会在此次行业大改革中被淘汰掉。”药企也应该根据药代自身能力、学历、特长、资源的不同,进行合理的调配与调整,使其可以发挥最大的作用。

关于国内医药代表遇到的生存困境问题,“人们经常把医药代表污名化,这是不对的。企业要给医生塞回扣和医药代表没有关系。没有医药代表就不能给吗?什么钱是非要手递手地给的。”

2020年,受疫情刺激,很多医药企业股票都在上涨,从宏观层面分析:医药是关于人类同疾病作斗争和增进健康的科学。它的对象是社会上的所有人群人。因此,医学与社会科学、医学伦理学具有密切关系。本世纪著名医史学家西格斯特指出:"医学是一门社会科学。""医学的每一个行动始终涉及两类当事人--医生与病人,或更广泛地说,是医学团体和社会,医学无非是这两群人之间的多方面的关系。"由于医学科学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已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在世界各地,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将现代西医看作是正统的医学,也称作常规医学、普通医学、现行医学,或主流医学。西医之外的医学则被称为非主流医学、替代医学、补充医学、另类医学、非常规医学等。

2021年医药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医疗保健需求的不断增长,医药工业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发展速度,1978年至2000年,医药工业产值年均递增16.6%,成为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我国现有医药工业企业3700多家,可以生产化学原料药近1500种,总产量43万吨,位居世界第二。医药行业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是为人民防病治病、康复保健、提高民族素质的特殊产业。

我国现已成为全球化学原料药的生产和出口大国,也是全球最大的化学药制剂生产国。但是,医药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我国医药产业起步晚、基础差,整体技术水平与国际成熟市场有较大差距。

中国是全球第二大医药市场,中国已有的药品批准文号总数中95%以上为仿制药,仿制药仍是国内医药消费市场的主体,但主体仿制药行业竞争力不高。

自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发生以来,不少企业开始跨界转产口罩,广汽集团、上汽通用五菱、工业富联、三枪内衣、比亚迪子公司、富士康等,都发出转产口罩的消息。医药生物行业也是疫情短期受益主题之一。2020年春节疫情的爆发促进了我国互联网医疗短期需求,加速推进了行业的发展,而医药行业也随之井喷。

新冠肺炎的全球传播引发了各界对医药行业的关注。在中国市场,最初是口罩、消毒剂等防护概念受到爆炒。随着各界对疫情了解的深入,市场开始出现分化,目前各界更加关注医疗行业的基本面和中长期趋势。

医药行业的发展似乎正契合了中国经济新常态的特征:增长进入换挡期,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而行业发展要依靠改革、调整和创新驱动发展。

从2013年下半年起,我国医药工业总产值增速持续放缓。2014年,受医保控费、招标延缓、新版GMP改造检查等影响,行业增速较往年明显下滑。业界认为,这一增长趋势仍将继续。

2016年重点城市公立医院用药总金额为1298亿元,同比上一年增长率为8.76%,相比2015年提高了2.44个百分点。在新《国家医保目录》出台、药品谈判机制推进、医保严格控费、等级医院向社区医院分流和"两票制"营销模式等新政影响下,2017年国内重点城市公立医院用药市场增长率将不超过7.6%,精准测算重点城市公立医院用药总金额约在1400亿元左右,中国化药总体市场已向1万亿元迈进。

伴随着医药工业的不断发展逐步成长壮大。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能够生产的医药包装产品在品种和质量方面基本满足制药工业的要求,很多产品已销往国外。今年医药检测行业将面临严峻形势,产业急需提升。

中国已全面运行在与世界医药市场轨迹中。随着国家对医药行业的管理创新和政策新趋势,生物医药、创新药物进入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期。我国作为全球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医药市场,无疑具有强劲的市场潜力,创新药物的研发和专利到期药物的抢仿备受瞩目。


来源:药闻康策

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您阅读这篇文章花了0
转发这篇文章只需要1秒钟
喜欢这篇 1
评论一下 0
相关文章
评论
试试以这些内容开始评论吧
登录后发表评论
阿里云创新中心
×
#热门搜索#
精选双创服务
历史搜索 清空

Tel:18514777506

关注微信公众号

创头条企服版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