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房地产转型的概念从2009年就已经诞生,此后不断发酵。在克而瑞发布的《2019 房地产多元投资领域全景报告》中显示:2018年前30强企业中,70%的房企发布了多元化战略,百强中有97%布局了多元化业务。2018年,房企多元化投资已经近千亿,比2014年翻了7倍。
地产发展的趋势也正在发生变化:一是从产品竞争向服务竞争的转变,二是由地产开发向社区运营的转型,三是由单一的地产业务向整合创新型社区平台业务的延伸。而健康医疗等新产业能满足以上三点。目前,据不完全统计,包括泰禾、万达、恒大、绿城、富力等在内超30家房企以投资新设或收购的方式布局大健康领域,涉足医疗地产开发、医院投资运营、医药器械与服务、生物制药和其他非诊疗服务等领域。
财大气粗的恒大集团在“医疗+地产”的道路上频出大招。2018年底,恒大健康公布其战略。以医疗服务、健康保健、大健康产业方向,打造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体系,同时着力布局医学美容及抗衰老、高端医院和分级诊疗、社区医疗与养老三大核心服务,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2014年底收购香港上市公司“新传媒”,改名为恒大健康,推进在医疗健康产业的布局。
项目进度
❶在医美抗衰领域:积极推动恒大医美体系,以恒大原辰医学美容医院作为旗舰,以北京、广州等城市开设的医美微机构为基础,提供多层次医学美容服务。
2015年6月恒大首个医美项目“恒大原辰美容医院”在天津开业,2019年上半年,医美板块营收为912万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长179.74%。
❷诊疗网络领域:恒大集团与哈佛附属布莱根医院共建国际医院,一方面在肿瘤疾病诊断、治疗、康复服务开展医学研究,另一方面以国际医院为核心,打造以社区健康管理为基础的分级诊疗网络。
❸在社区养老和健康管理方面:恒大研究借鉴了全球大型养老社区经验,推出“恒大养生谷”整合了医疗、健康管理、养生、养老、保险、旅游等资源,在其搭建的会员服务平台中。
截止2019年8月,恒大健康已于三亚、西安等地布局15个恒大养生谷,未来计划布局50个以上。养生谷业务2019年上半年收入为23.5亿,比去年同期增幅高达106.9%,为恒大健康整体带来营收提升。

泰禾在医疗大健康领域的布局以投资并购为主要手段,在“泰禾+”的产业联动下,打造完善的医联体体系,旗下包含了五大类型机构,国际综合医院、特色专科医院、高端健管中心、医学影像诊断中心、社区医疗中心。目前布局在北京、上海、深圳、成都、福州、武汉、杭州七大城市。
❶供应链切入,生物制药+影像诊断。从收购生物制药企业“福建汇天药业”开始,2017年实现对该公司的100%控股,并把国外先进的医疗技术、医疗经验、医疗人才带到中国,在集团医疗板块的精确诊断治疗和患者护理服务上提供支持。❷进军三甲,打造妇科、肿瘤、康复专科。2017年,泰禾投资完成了对两家三甲医院的收购,四川成都蓝海医院、北京裕和中西医结合康复医院,规划将骨科、肿瘤、心血管等发展为支柱性重点专科。❸健康管理+基层诊所。2019年4月,泰禾在杭州布局健康管理中心,将健康管理、基因检测、妇科门诊、肿瘤筛查、女性抗衰等全程健康管理作为特色。泰禾健康管理作为一家连锁医疗机构,在福州已布局2家,青岛、北京、天津、泉州、济南各1家。预计2020年,泰禾将在全国22个城市布局约50余家健管中心,就医服务网络覆盖国内主要一二线城市。❹国内外医学院合作,人才培养+技术后台。泰禾医疗与康奈尔医学院、哈佛医学院等建立人才培养、专家问诊等合作,在国内与清华大学医管院,同济大学医学院合作,重视医疗人才培养。每年投入100亿,连续5年,加上运营成本,要投入800-1000亿到医疗领域,并有了十年、八年不盈利不赚钱的准备。
2019年1月,青岛万达年会上,未展歌喉的王健林首次提出全面进军大健康产业,明确了万达模式,以顶级医院为核心,综合医药、康养、商业、培训多种产业为一体,走创新健康产业新模式。
地产集团建国际综合医院似乎成了“标配”,王健林提出的万达具体发展方向,是在广州、成都等五个城市落地国际医院,至少开工建设3个;设计世界一流的花园式国际医院和智慧医院,国际医院的中方核心骨干人员赴美培训。
万达走的是高端路线,早在2016年初,与全球顶尖国际医疗集团IHG英慈合作,拟投资150亿在上海、成都、青岛三地建设三家综合性国际医院,三家医院床位预计1700张,且IHG(英慈)将确保三家医院的运营通过JCI等国际认证。2017年,对王健林和万达来说不是个友善年,但他仍放话:5年之内,医疗产业将成为万达新的产业支柱。当年4月,万达与成都市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备忘录,打造医疗产业中心,包含两家国际综合医院和8家专科医院,以及30家医疗相关企业入驻。同时,万达与四川大学华西口腔签约,计划投资90亿,准备在全国各地万达广场开设300家牙科诊所。
2018年9月,万达与全球顶尖医疗机构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UPMC)合作共建,并全面引进UPMC的医院品牌、管理团队、技术骨干、医护培训整个医疗体系。2019年6月,总建筑面积40万平米,投资60亿的成都万达UPMC国际医院正式启动建设。
10月27日, “融创中国”宣布进入医疗行业,孙宏斌以10亿“赠礼”携手清华大学校企共建,打造北方最好的医学中心。

这次45亿元青岛西海岸新区的“大单”,签署三方分别是,港股地产上市巨头融创中国、青岛市人民政府及西海岸新区管委会、清华大学,根据协议,融创中国将投入45亿元,与清华大学在青岛联合建设“清华大学附属融创医学中心”。这次协作项目包括2家医院:清华大学附属融创青岛医院、清华大学附属融创青岛国际医院;3个中心:一家医疗人才教育中心,一家精准医学研究中心,以及智慧医疗研究中心。融创标的选址已确定。今年7月,融创旗下子公司以8.43亿元竞得青岛黄岛区两宗建筑面积达42万平方米的商住地,该地块原为清华长庚医院青岛分院用地,将按照三甲综合性医院标准(拥有1800张床位的复合型三甲医疗体系)建造,同时还包括清华大学精准医疗产业园,预计总投资达100亿元。当医疗健康领域被资本“催熟”后,迎来的是新一轮的“地产+医疗”浪潮,现阶段各家地产都处于试水阶段,力图通过资本和资源的加持,来打造自身的模式与高地。然而医疗本身是长周期、多环节、高风险、高门槛的闭环,在初期投入巨大、见效慢,长期回报率不低且稳定的“诱惑”下,将会有更多产业资本以医疗康养、社区经营、校企共建等形式加入。
当风口过后、潮水退去,有准备的企业不怕洗牌,品质的医疗机构不惧沉淀,医疗+地产的模式,短期内必定是“医疗>(重于)地产”,才能在浪中激流勇进,跑出一片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