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缺乏信息的共享和沟通,传统供应链信息流从最终客户端向最终供应端传递时,库存信息上下游传递难免存在信息扭曲、时间点滞后等问题,进而导致并加剧“牛鞭效应”,直接导致库存增加。
如何通过供应链管理协调企业内外部资源,整合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以最优的方式提高客户的满意度?供应商管理库存(VMI)、客户管理库存(CMI)、联合管理库存(JMI)、协同式管理库存(CPFR)、第三方物流供应商管理库存 等五种库存管理模式,为供应链各节点把握需求和库存以实现“降本增效”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以下主要以制造商为核心,客户为分销商或零售商为节点浅析这五种库存管理模式:
供应商管理库存(VMI)
主要由供应商管理库存,供应商通过与制造商共享库存,供应商根据制造商的实际耗用数据,按照实际的消耗模型、消耗趋势和补货策略进行有实际根据的补货的库存管理方式。制造商加强了对供应商准确交货信息的把控,供应商也可快速掌握制造商的需求变化,增强供应商对制造商需求预测的准确性。
但同时由于库存管理从制造商转移至供应商,建立在双方高度信任基础上,供应商为快速响应制造商需求,对供应商的经济实力、仓储管理设施、配送能力等有较高要求。
客户管理库存(CMI)
主要由客户 (零售商) 管理库存,与VMI相对的库存管理模式。零售商作为最接近最终消费者的节点,销售预测最能反映最终消费者的需求,而通过客户库存的共享,从最终客户端需求的把控,可提高需求预测的准确性,更加灵敏地掌握消费者市场信息以应对市场趋势。
第三方物流供应商管理库存
主要引入第三方物流供应商 管理库存,对供应商和制造商、客户而言,通过第三方物流提供的专业服务,可降低供应链上的物流及仓储设施成本,增强服务的满意度, 同时避免在仓储管理上花费过多的精力,从而可更加集中精力于核心业务,但由于制造商降低了对物流的控制,对供货的准确性和及时性难以保证,且第三方物流服务于多家企业,容易有信息泄露的风险。
联合管理库存(JMI)
主要由供需双方共同管理、共同制定库存管理计划、共享需求信息,保证了相邻节点需求的一致性,通过加强信息交互、相互协调,消除由于不确定性和需求信息扭曲导致的库存波动,提高供应链的稳定性。 作为供需连接的纽带和协调中心,此模式要求供需双方战略目标一致,高效的共享信息化建设、健全的协调机制、有效地沟通方式。
协同式管理库存(CPFR)
主要由供应链各节点协同式管理,企业共同参与制定计划、实行共同预测和补货,强调协同的重要性,因此这种战略的实施必须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整合运用数据资源,应用精确、快速响应的强大信息系统,通过信息共享将内部的生产计划、 库存计划、配送计划、销售规划等转化为供应链内外部协同的合作方式,有利于提高预测的精确度,降低库存成本,提升供应链的运作效率。
应用场景
企业可通过在各供应商下设置仓库或以供应商寄售库存的方式,运用信息系统与供应商对接采购订单信息与产能信息,供应商根据企业订单量产出后入库至仓库,实现供应商与企业共享库存(VMI),企业可根据供应商库存与客户的订货计划,资源平衡供需方资源及时补货(JMI)。
当企业有生产需求或客户直送提货需求时,通过与第三方物流供应商合作,集中根据派车需求制定派车计划,优化路线送货,减少运输资源的浪费(第三方物流)。货物送至企业入库后,物权从供应商转移至企业,企业再以实际入库量开具采购发票与供应商结算,提高资金流利用率。
零售商是最接近消费者的节点,企业通过与零售商共享库存,提前调整预测,避免资源浪费,以提高预测的准确性(CMI)。同时在给客户送货时,可以通过与第三方物流供应商合作,但由于第三方物流介入集中调配的路线优化调整,可能导致供货不及时的情况,同时供方送货和需方送货由同一家物流公司集中配送的情况下,公司的战略信息有外泄风险,因而往往会与第三方物流签订保密协议。
随着数字化和供应链管理的发展,CPFR这种面向供应链的协同预测、计划、补给的策略越来越受青睐,供应链节点促使企业提升SRM、CRM、APS、SCP、ERP、云平台等信息化程度,以期达成企业供应链双赢的合作机制。
2023-11-14 京客网发布了 《京客网:企业为何要打好新闻推广和软文营销的“持久战”?》的文章
2023-11-14 京客网发布了 《京客网:新闻软文营销推广的直接作用是什么?》的文章
2023-11-14 京客网发布了 《京客网:绿春生态云茶.网址中文域名助绿春双财茶业互联网+数字化》的文章
2023-11-14 京客网发布了 《雅居乐集团上半年预售金额达人民币282.3亿元,多元业务占比提升》的文章
2023-11-14 京客网发布了 《2023 Z世代双十一消费行为报告:近6成年轻人选择购买国货品牌》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