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移动端
创头条企服版APP

君联资本邵振兴:基于内容和社交的创意消费

5103
以太创服 2016-04-27 14:58 抢发第一评

学妹说4月6日,以太在国家会议中心举办了消费升级行业论坛。在本次论坛中,君联资本执行董事邵振兴“基于内容社交的创业消费”这一主题进行了演讲。现阶段,内容创业者越来越多,而社交又一向是投资界的宠儿,那么究竟内容和社交这两者又存在着哪些机会呢?

 390731491771856785.jpg(图:君联资本邵振兴在以太消费升级行业论坛上进行演讲)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主题是基于内容社交的创意消费,这是我们自己总结的一个算是新的细分或投资主题。在讲之前先铺垫一下,我现在负责整个君联资本文化体育团队的投资。我们研究了STEP驱动模型,大致从四个方面去寻找未来能够推动行业升级或变革的因素。四个维度,也是按照优先顺序进行排列的。



一、STEP模型探寻影响消费升级因素

 

S—社会—新人群成为消费主力,人口红利消失

90、00后成为消费主力、人均GDP达到一个关口,这两个驱动叠加之后就是精神层面满足相关需求的全面爆发,也是未来我们消费升级关注的主要方向。此外,人口结构的变化主要体现为人口红利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制造业现在面临转型,转型的重要结果就是产业工人要向服务业、互联网相关的、需要更高技能的行业去转移


T—技术—技术对行业持续改造

互联网新的数据相关、计算相关的一些技术对行业的持续渗透和改造包括当下非常时髦的VR、AR有可能成为下一个计算平台,慢慢渗透到各个行业。过去几年大家已经感觉到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对各个行业的渗透,出现了无数的互联网+新的业态。


E—经济—消费成为经济新驱动因素

过去我们GDP结构是投资驱动,固定资产、房地产这样的投资在拉动。出口从08年经济危机之后开始一直往下走,现在已经从长期的顺差变成了逆差。这个背景下传统的制造业、工业需要升级,也是当下存在很多投资机会的部分,智能制造、智能机器人、工业4.0都是这个方向的。同时消费必须要成为未来GDP最重要的一驾马车,过去三驾马车消费者比较弱。

 

P—政策—双创大背景下知识产权和深化改革

首先,大的背景就是双创,全国各地都在如火如荼做双创第二就是知识产权,过去产权保护严重不足,抑制了原创。随着产权环境变好,有越来越多的人投入精力和时间去做原创东西,这是满足精神层面需求最源头的东西深化改革和国企改革也是政策的重要驱动,不可否认央企、国企在相关的领域里还是主力军,尤其是对做2B生意的创业者未来需要去关注。

 


二、社交网络的内容变现

 

1. 社交网络的进化

 

因为是基于内容和社交的新型消费,首先讲一下社交的演化。


从PC到移动:往垂直方向演化、从图文转向视频

社交最早是PC时代出现,PC端有1.0、2.0这些形态,慢慢演化到兴趣、垂直这样一些方向。移动互联网出现就开始了移动端的社区,最早还是比较大比较泛,微博、微信、贴吧、QQ都属于这种,是针对不同的用户,不同的年龄段,活跃度非常高,国外有Facebook、推特。现在从使用角度分析来看,这些平台并不能满足我们所有的需求。


所以会有后面两类,第一类还跟PC时代类似往垂直方向演化,出现了一些兴趣的社交另外一种是随着带宽,主要是技术的提升,逐渐从图文社交转化到了视频社交。映客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快速起来的,我自己感觉直播包括在线视频可能是移动互联网最后一波机会。这波过后,移动互联网相关的早期系统性投资机会就没有了。

 

KOL出现:依托社交网络具有强影响力

 社交网络随着时间推移和内容的积累,慢慢催生一个群体,我们把它定义为KOL,现在更多人愿意把它叫做网红。他们都通过或借助、依托社交网络具有了极强的公众影响力,除了个人的原因之外,这些网红多数背后都有团队帮他运营。每个网红都有定位,按照自己的定位,慢慢塑造自己在公众面前的形象。


视频的出现让KOL的影响力进一步放大,Papi酱开始上传视频到爆红的周期非常短。过去在微博上从零粉丝到几十万粉丝大V,需要一个比较长的过程。但是视频上的展现形式更立体、更完整,长度几秒钟或者几分钟都可以承载很多的内容视频是比图文更好的一种展现形式,也是为什么我们的社交形式慢慢从图文演进到了视频社交的原因之一


2. 去中心化:平台臃肿后必然的结果

同样社交网络还促进了网购的行为去中心化,让用户购买更加直接。什么是去中心化?过去我们买东西都去平台,去淘宝,去京东等等这些平台。购买的效率越来越低,选择成本越来越高不管怎么样去搜索,怎么样筛选,还是会有非常多的结果摆在面前让消费者去选择。虽然有很多比价工具,但价格不是唯一决策的因素,最后还是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做这个决策。去中心化不是偶然出现,是在平台庞大臃肿之后必然的结果。

 

3. 内容变现有社交化消费和IP衍生两条路

这里再说一下互联网的放大作用,包括刚才提到视频的互动,迅速让这些KOL的影响力飞速发展。特别要讲一下内容,我们把它总结为三要素,KOL、内容和平台。三个要素,缺一不可。



(图:君联资本邵振兴在以太消费升级行业论坛上进行演讲)



三、内容发展的四个阶段:品质化、模式化、媒体社交化、平台化

 

品质化——生产出内容的受欢迎程度

第一阶段是品质化,生产出来的内容得大家喜欢,有多少人去观看,有多少人点赞,有多少人转发,有一些指标体系去评判,微博上公众号有10万+,这个就叫品质。

 

模式化——好内容能持续生产

第二步需要解决的是怎么去持续生产好的内容,甚至生产跨界的内容,比如像星座还有其他的新闻时政等等,但这些品类的内容只能聚集流量,如果需要商业化,还有后面好几步。第二步的关键是怎么模式化,怎么把人群分出来。

 

媒体社交化——内容准确到到人群 互动黏性更高

第三就是媒体社交化,把人分出来之后才有媒体价值,我们现在看到短视频的公司生产的内容在各个平台上都有几亿的点击,要是广告主不知道谁在看,这样投放率是比较低的,转化效率也是比较低的,数据意义也就不大了。所以需要把人群,把用户通过某种方式或者是通过垂直内容分出来。通过内容把人群分出来之后就有了媒体的属性,可以精准地到达用户


之后就是社交化,基于KOL粉丝关系的社交,是黏性更高的一种交互。在这个基础上就可以影响用户的决策和选择,这是我刚才提到的,我们为什么要去平台化,去中心化,本质上我们需要有一个更快捷、更可能基于情感认同的决策方式。

 

平台化——流量分发 做流量平台 

最终内容也可以平台化,罗辑思维和Papi酱的合作就是做流量互换、流量分发的事情,内容最终可以成为流量平台。



最后把刚才讲的所有内容汇聚,就是我们称之为创意消费的东西,也就是基于内容和社交的新型消费形态。


创意消费有四个特征:第一需要有原创内容,第二是个性化,只有个性化和垂直才把人群分出来。第三是互动交互,通过交互和互动增强黏性,最关键是可以有感情。只有内容很难有感情,再加上KOL,就会让内容富含了感情色彩,最后是一个体验,谈消费必须要谈到体验。


产业发生有两个路径,内容粗略分为UGC和PGC两大类,UGC走社交强交互方向,最后依托粉丝经济,粉丝的关系去做流量变现,是社交化的消费。另外一条路径是基于IP的消费,内容先形成一个IP,虽然IP内容也可以直接进行变现,但更重要是衍生消费。还是举罗辑思维例子,罗振宇和罗辑思维内容成为IP之后,他们变现的方式更多是衍生的方式。


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您阅读这篇文章花了0
转发这篇文章只需要1秒钟
喜欢这篇 0
评论一下 0
评论
试试以这些内容开始评论吧
登录后发表评论
阿里云创新中心
×
#热门搜索#
精选双创服务
历史搜索 清空

Tel:18514777506

关注微信公众号

创头条企服版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