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移动端
创头条企服版APP

水果营行全面停业 CEO被刑拘

3562
亿邦动力网 2015-12-18 10:12 抢发第一评

自去年10月份在南宁开设门店以来,这家宣称要打造生鲜界“阿里巴巴”的O2O电商企业,以燎原之势席卷全国。其官网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水果营行已在深圳、广州、上海、杭州、厦门、成都等20余个一二线城市,开设了300余家线下实体店铺。而在未来的3年,水果营行还欲继续扩张为10000家连锁店,实现遍地开花。

暴力式的扩张,也留下可预见的风险。高额的生鲜成本以及积重难返的买赠会员模式,几乎蛀空水果营行初具雏形的商业帝国。最终资金链的断裂,压垮了这匹生鲜界“黑马”。在来自供应商到终端会员的一片讨伐声中,水果营行轰然倒下。

一个注册资本多达10亿的生鲜“巨无霸”,却在旦夕之间总部人去楼空,广州、东莞等多个城市门店也相继关闭。到16日,水果营行CEO易德被警方带走,水果营行完全停止运作。有媒体统计,截至2015年12月17日上午10点,该案涉及金额已达到3亿多,而且还在不断增加。

深圳市公安局龙华分局昨日通报,警方已对“水果营行”及其关联公司涉嫌犯罪问题进行立案侦查,该公司执行董事(CEO)伍某(此人对外公开用名为“易德”)已被刑事拘留。

“围攻”总部

昨日上午,龙华新区金龙华广场,水果营行公司总部,数千名维权者蜂拥而至。包括水果营行供应商、投资人、员工及会员在内的维权者,将水果营行总部团团围起,而位于金龙华广场5楼的公司总部早已人去楼空。

供应商的货物欠款、投资人的投资欠款、员工的工资以及会员的储卡余额,蛰伏多时的风险在一瞬间爆发。庞大的资金链条一旦断裂,自上而下的每个环节都会亮起红灯。

实际上,谐音为“水果银行”的水果营行集资模式并不罕见。一名在水果营行田贝店办理会员卡的郭先生表示,今年5月份,水果营行推销人员曾前往其公司推销会员卡。在“充1000送300”的巨额优惠之下,郭先生的公司有几十人办卡,其中优惠力度最大的是“充5000送3000”。

郭先生称,在办卡之初,水果营行的服务及果品质量十分优质,“每天送鲜榨果汁,水果也是精挑细选的。”但自上月以来,水果营行果品质量每况愈下,“不仅卖得贵,质量还比以前次。”几个月来,尽管多次前往购买水果,但郭先生的会员卡里仍有近1000元。

水果营行力压同行的会员优惠,曾吸引大量资金,也为各家实体门店带来创纪录式的营业额。今年,水果营行位于深圳布吉大卫华庭的门店,曾创造了水果营行内部营销“吉尼斯”纪录,日营业额达到惊人的68.8万元。

运营模式:众筹+推卡

那么,水果营行到底是怎么运营的?

公开资料显示,水果营行控股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6月9日,注册资金10亿人民币。

水果营行宣传称,该公司采用“合伙人众筹”融资方式,以加盟形势推广品牌,单点投资额100万元,北上广深为120万元。直营店投资人为公司有限合伙人,不参与门店经营、不拥有门店股份,只参与分红。直营店投资人自完款第45天起,将获得每月销售额10%回报,直到取得投入本金的2倍为止。同时还获得投资额10%的原始股权的长期收益。以投资100万为例,共收回200万,同时获得水果营行10万股原始股权。

水果营行的运营模式,除了收取加盟费外,其获得资金来源的另一个方面就是让消费者充值会员卡。水果营行发放的会员预付卡,在不同的门店,根据购买时间和位置不同,买送金额并不一致,有的门店做的活动是充值2000元送2400元,有的是充值2000元送800元。

广州一家门店的艾小姐表示,为了激励员工给消费者办卡,公司规定所有门店员工的工资都靠基本工资加提成,成功销售出一张2000元的会员卡,门店可以获得100元的提成,办卡的那位店员拿40%,剩下的由该店员工集体分。“那时我们做店长,位置好的店每个月有七八千元的工资,差的门店也有五六千元”。

据水果营行企业顾问、联合发起人曲先生介绍,整个水果营行的管理架构如同金字塔一般森严。以公司CEO易德(伍慧)为首,自上而下分别为运营团队(核心利益机构)、区域经理、店长、员工。按照“推卡”模式,在此过程中,区域经理、店长及员工均能从中分一杯羹。

但是这样的模式被不少业内人士诟病。曾有分析文章指出,会员预付费的充值、实体店的加盟费再加上供应商的货款,实际上水果营行赚钱的方式并不是销售水果,而且不断融资。

而这一说法,离职员工小梁也表示赞同。他认为,水果营行的实际销量无法满足它的扩张需求。

调查

生鲜O2O行业瓶颈在哪儿?

水果营行到底怎么了?亿欧网分析师付昊认为,水果营行是内部问题、管理层的问题,他们发生的情况是不可避免的。

其实水果营行的事件只是这个行业问题的缩影。中国果品协会副秘书长莫清风认为,目前大家没有找到一个特别符合这个行业的商业模式。

异军突起的黑马

业内普遍认为,2015年是生鲜O2O行业的爆发年,在这一年中,各类资本涌入生鲜的江湖。从年初就不断传出各家生鲜类电商的获得融资的消息。

这其中,水果营行尤其令人眼前一亮,在别家都在拼线上的时候,水果营行却逆流而行———大力开拓线下直营店。

曾号称要做生鲜业的“阿里巴巴”的水果营行在一年之内开了300余家实体店。一位已离职的员工小梁告诉南都记者:“开实体店确实烧钱,一家店就要投资一两百万,就算融资一两千万人民币,也烧不了多久。”

而该离职员工还透露,就在传言水果营行疑似资金链断裂的前不久,水果营行获得了约1000万元的融资,“投资人前期投了那么多钱,都是一条船上的了,谁都希望它走下去。”

此外,水果营行创始人、CEO易德早先在一个论坛上提到,水果营行是第一家提出线下往线上走的水果公司,今年年底会突破1000家体验店,通过先开体验店,先抓住体验者,再往到批发市场,打通整个水果的产业链。

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您阅读这篇文章花了0
转发这篇文章只需要1秒钟
所在专题 查看更多
喜欢这篇 0
评论一下 0
相关文章
评论
试试以这些内容开始评论吧
登录后发表评论
阿里云创新中心
×
#热门搜索#
精选双创服务
历史搜索 清空

Tel:18514777506

关注微信公众号

创头条企服版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