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移动端
创头条企服版APP

巨头产品在前,如何入场、破局,并成为“独角兽”?

5771
钛媒体 App 2020-07-21 20:36 抢发第一评

图片来源@转转官网

文 | 水滴产品进化营(ID:shuidi-academy),作者 | 陈璐

在流量红利消失、巨头各占山头的情况下,看起来,留给创业者们创业创新的突破口已经越来越少。但也有投资人认为,在流量入口碎片化的时代,反而让创业变得更容易、也会更加多样化。

如何在巨头林立的情况下,找到正确的入场赛道并赢得战争?这中间有哪些方法论和思考逻辑?

本文的分享者陈璐,曾任转转的联合创始人。作为综合性二手交易平台,转转于2015年11月12日上线,目前业务覆盖手机、3C数码、图书、服装鞋帽、家具家电等30余个交易品类。2019年9月,转转完成了3亿美元B轮融资,由58同城和腾讯继续投资,目前其注册用户数已突破2亿,同时还登录了微信钱包入口。

在转转上线之前,市场上已经有阿里巴巴旗下的闲鱼这一背景雄厚、实力强大的对手,转转在入场之前都做了哪些思考?如何制定整体战略?在入场之后又如何步步为营、获得胜利?陈璐复盘了转转自成立以来的整个过程,并对其进行了方法论上的底层提炼。

在陈璐看来,一家创业公司的发展,最重要的还是创始人能够立足当下、提升认知,并能将别人分享的思考和方法论,内化到自己的公司阶段和具体情况中。

以下为陈璐在水滴产品学院上的分享:(经编辑)

01 入场之前,如何找到破局点?

转转在成立之前,闲鱼已经是百万量级产品,面对一个已经有巨头在做的领域,我们需要考虑的是,你还有没有机会进入?巨头当前,创业者如何破局?先跟大家分享我们在入场之前的思考。

三个维度,市场、时机、竞争。

这三个词非常大,每一个人想到要去创业、要立项、要写BP、要去找投资的时候都会思考这三个维度,我在这里想讲的是市场怎么看。我们每个人都会写市场调研报告,这个时候我们到底应该做什么事情?我只分享一个字,“算”,要计算这个市场,来判断赛道的宽窄。

在破局之初,你要看你能不能对你的判断进行完全精确量化,用量化的思维验证判断,用理性去对抗感性。

如果基于体验的判断,很多人会说,母婴一定是你们特别核心的定位,因为小孩子长得很快,衣服、帽子、鞋会被淘汰;有人觉得是奢侈品、箱包;也有人说应该处理一些二手家居家电。

这些看起来都是比较从需求出发的判断,但它的问题还是不够量化。我自己觉得,绝大多数的创业产品跟创业方向,都是能够无限的逼近一个量化方式的。

为什么在闲鱼已经有了一定体量时,还去做转转?这里面离不开市场跟时机的判断,而市场跟时机是相对的。

这句话的意思是,有一个App在你前面已经有100万DAU了,我还应不应该做?这个问题其实无法回答,因为这时你脱离开了这个市场有多大的问题。因为如果这个市场是一千万或者三千万的用户体量,一百万还很早期。但如果这个市场总共就300万,100万DAU的市占率已经30%了,这个时候基本上就不应该进了。

再比如说,一个市场你算出来大概有一亿用户,而这个市场的现在玩家已经做了七、八年,不管产品还是技术能力,它都已经到了非常成熟的阶段。这时如果你不突破生产力,就没办法撬动它。

所谓面向巨头要不要破,本质上就是要尽可能的回归到对于市场和时机的思考和判断,用量化思维去验证这个判断,用理性来验证感性。

那么,怎么样量化呢?你可以看一看能不能找到这件事情当前的参照物,去量化你的计算。做什么都可以量化,即使是平台级的产品也可以量化。

以二手交易市场为例,我们要计算二手市场到底有多大?新品里面可以进入二次流通的商品都有哪些?怎么提升生产力?你要用参照物帮你量化,逼近自己对市场的判断。绝大部分的产品都可以找到参照物。

以转转为例,刚开始立项时,我们算到二手市场可能会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但即使你的愿望是星辰大海,要做一个万亿平台,起步那一刻还是要有所选择。我个人根本不是3C数码爱好者,但通过算数,发现手机是整个二手市场存量里最大的市场,再基于自己对产品价值的思考,所以最开始选择了手机。

有人问,有很多竞品,比如二手图书交易平台、二手奢侈品交易平台希望撼动你们,你们怎么看待这件事?坦白讲,我会第一时间关注他们在解法上有没有产品价值和突破,如果没有,我不会太担心,因为我看数据就好了,大家根本不在同一维度上竞争。

以箱包为例,我会算整个淘宝每年箱包的交易额是多少。箱包是一个零售行业,如果通过设计去驱动这个箱包,在生产力和生产效率都没有改善的情况下,通常需求不会有大的变化。天花板的东西是无法突破的,商业有很多的底层规律,通常不太能在不通过生产力的情况下来做。

第二个很重要的判断是时机,时机特别关键。在判断能不能撼动前面的人时,很大程度上,这个判断跟时机有关。

思考时机我有一个本质思考:时机一定要回归到产品价值的思考,才有意义。

首先,产品导向不等于产品价值导向。以二手交易举例,这件事情在我们做之前已经存在了很多年,通过研究竞品我们可以发现,市场的老二老三老四有不同的产品,他们的登录、注册是什么样的、有没有痛点,这种方式是产品导向。

当我们讲二手交易时,我们认为比如环保、理念、流通都不重要,核心是要有收益,收益减去交易成本之后还能大于零。也就是说,二手交易价值=商品残值-交易成本。

如果你不回归到产品价值思考,作为公司操盘手、负责人,你给自己的产品做优化是OK的,但如果你想要破这个局是不够的,因为你找到的价值太小了,不够减去替代成本。

以二手手机为例,二手手机的产品成本非常低,商品残值很高,但母婴用品的收益减去交易成本比较低。回归到这点思考,如果想要破局,你需要找到能够大幅提升平台收益减去交易成本数值的方法。

前段时间我在另一个场合听到一名教授的分享,他说,用户使用你的产品收益减去成本再减去原来的成本,要有10倍差,才有可能创业成功。

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您阅读这篇文章花了0
转发这篇文章只需要1秒钟
喜欢这篇 2
评论一下 0
凯派尔知识产权全新业务全面上线
相关文章
评论
试试以这些内容开始评论吧
登录后发表评论
凯派尔知识产权全新业务全面上线
宁波城市站
金华城市站
×
#热门搜索#
精选双创服务
历史搜索 清空

Tel:18514777506

关注微信公众号

创头条企服版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