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移动端
创头条企服版APP

西安、成都:谁是西部第一城?

5542

文|凤凰网特约观察员 张丰                编辑丨任冠青

首发凤凰网政务

近日,中国社科院公布《中国城市竞争力第17次报告》,两个城市的排名变化耐人寻味。

 

2018年和2017年相比,西安的经济竞争力下降了3位(29到32),可持续竞争力竞争力下滑7位(18到25),宜居竞争力下滑最严重,从24位直接到了51位。

 

另一边,西部另一城市成都不仅坐稳了全国经济竞争力前20的位置,还比原来上升了两位(15到13)。

 

一个降,一个升,西安和成都,谁更有机会成为真正的西部第一城?

01

加速的铁路,变化的两城关系

早在2005年,从西安到成都,火车要开12个小时以上。翻越秦岭时,即使是特快列车,也不过时速60公里左右。

 

可是从2018年开始,人们获得了另一种“时间体验”:从西安到成都,高铁只需要3小时。早上在西安吃了肉夹馍,到中午就可以在成都吃火锅。于是,外界不由得更多比较成都和西安这两个大城市的关系。

 

成都和西安,有着不同的历史记忆维度。

 

西安是最能代表中国古代传统的城市之一。汉唐盛世,那里是中国的首都。对那时活跃在西安的精英阶层来说,成都是既遥远、陌生又充满魅力的存在。早在战国时期,蜀郡太守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就保证了成都平原延续两千年的富庶。东汉末年,刘备所代表的正统政治势力以成都为根据地,试图光复汉室。而在唐代末年,随着社会陷入动荡,很多知识精英都漂泊到了成都。

 

如果说西安代表传统中国“正统”的话,成都则是一个后花园的角色:更稳定,也更富庶(农业意义上)。秦岭的阻隔,也保证了它文化上的独立性。对中央政权来说,如何缩短从西安到成都所需要的时间一直是一个问题。在中国进入“现代”的过程中,这一问题再次摆在桌面上。

 

宝(宝鸡)成(成都)铁路在1952年动工,1958年正式运营。1970年,成昆铁路全线竣工运营,从成都到昆明,得以用铁路联系起来。70后的中学语文课本中,就有一篇课文《夜走灵官峡》,讲述修建铁路的故事,主人公的两个孩子,取名分别是“宝成”和“成昆”。

 

中国进入高铁时代之后,西成高铁虽然晚于京沪,但它最终还是来了。其建设难度也显而易见。西成高铁自北向南穿越关中平原、秦岭山区、汉中平原和大巴山区,地质条件极为复杂。此外,在设计线路时还需尽量避开集中连片分布的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生态敏感区。

西成高铁路线图

 

要观察这条高铁给两地带来的变化,汉中是一个有趣的点位:饮食和语言上,这里更接近四川。在历史上,这里大多数时候都属于陕西所辖。高铁通车后,汉中到成都只需要2个半小时,在人的主观感受上,只相当于以前从江油(四川省下辖县级市)到成都。显然,高铁通车后,四川省对汉中的辐射力将大大增强。

 

这背后,也若隐若现西安和成都关系的某种变化。在漫长的前现代社会,蜀道一直很难。川人需要“走出去”,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不管是李白、苏东坡还是郭沫若,都实属不易。但是在高铁时代,方向可能出现颠倒性的变化:高铁通车后,很多西安人马上跑到成都吃火锅了。事实上,在西安的地铁二号线上车,人们可以一直在不露天的状态下,抵达成都的太古里。就这个意义上看,两地间的传统空间阻隔彻底消失了。

 

02

谁先“去西部化”,成为一个真正的“中心”

过去,对大多数成都人而言,“双城记”更多是指成都和重庆。而西安和成都之所以成为一对CP,还是与西成高铁大致同步。

 

在网上,比较西安、成都这对新CP的讨论里,有大量讨论“西安如何超越成都”的帖子,比如,如果西安把咸阳和渭南两个城市都“收编”,GDP就和成都只差一千多亿了。这句恰点中了西安目前的痛处。

 

据官方统计数据,2018年成都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3万亿元,名义增速为10.46%,同比增长了1453亿元。而2018年西安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349亿元,首次突破8000亿大关,位居全省第一,名义增速为11.75%。尽管西安的速度比成都快一点,但是从数据上看,两地的差距仍旧较大,成都几乎是西安的2倍。

成都和西安都是“大省会”。在四川,除了成都,GDP超过2000亿的只有绵阳和德阳,而成、德、绵的距离非常近。在陕西,除了西安,GDP超过2000亿的是榆林和咸阳,咸阳与西安的距离就在咫尺之间。“大省会”对全省到底是“吸血”还是“造血”,在学术界仍有争议,但在现实中,打造“大省会”则是一个不可逆的进程,只会越来越加剧。在陕西,人们讨论咸阳并入西安的可能;而在四川,德阳并入成都的呼声也很高。

 

更进一步,这两个城市不但能够辐射全省,也会将影响力扩展至更大区域。成都是西南的中心,西安则是整个西北的中心。

大西安城市空间格局优化示意图

来源:西安市人民政府网站 

在这个意义上,成都似乎更有后劲一些。大西南不论是人口、生态还是经济实力上都要比西北地区强很多。西安的地位,更是传统的“战略意义上”,或者是政治意义上的。相比之下,成都对云南、贵州的吸引力,则更为具体而紧密。昆明和贵阳最近几年活力都显著增强。随着成都到贵阳和昆明的高铁陆续通车,会有更多消费人群涌向成都。

 

尽管“国家中心城市”在国家政策层面到底意味着什么“优惠”,到目前尚不清晰,但是不管是西安还是成都,都是“国家中心城市”成员。这两年,在媒体推动的“新一线城市”榜单中,成都和杭州是其中的常客,这背后有政府的推动,也有成都作为一个城市的野心。事实上,至少在最近10年,成都一直在“脱西”的道路上狂奔,从十年前的“第四城”(北京、上海、广州之后的第四城)到如今的“新一线”,都表明了这一点。

来源:《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年)》

相比之下,西安的定位略显犹豫,只是在最近几年,西安才抓住“国家中心城市”的概念,重塑城市品牌。不管成都还是西安,都面临着“重新定义西部”的时代课题,这也是中国经济向深度发展的必然结果。或许,要在这一轮城市竞争中最终胜出,最终会取决于谁先“去西部化”,成为一个真正的“中心”,而不是“西部中心”。

03

两个文化名城,双重都市性格

如果要摆脱“西部”的烙印,重新为城市寻求定位,文化就是两个城市都要倚重的东西。西安的战略是“加快建设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而成都则立志打造“世界文化名城”。

 

2019年全国两会前,各大城市都公布了自己上一年的成绩单。从“文化旅游”这个单项,也可以看出两个城市的较劲。成都在2018年接待游客2.4亿人次,增长15.8%,实现旅游总收入3712.6亿元,增长22.4%。西安市2018年全年接待海内外游客2.47亿人次、增长36.7%,旅游业总收入2554.8亿元、增长56.4%,西安成为中国十大热门旅游目的地城市第一位。

 

两个城市的表现都非常优秀,西安文旅发展的速度更快,但是旅游收入距离成都还差1100多亿。改革开放让沿海城市群领跑,但是如果有历史的眼光,把时间段拉长,成都和西安共同的比较优势则是足够独特的历史文化问题只是在于,如何对文化进行创造性发展和转化。

 

在不少人看来,西安是“更有文化”的城市。兵马俑是世界奇迹,而陕西历史博物馆可以说收藏着整个古代中国。即便是碑林、大雁塔,也都有浓浓的历史沉淀、文化味道。

 

成都的“文化”则有点特别。在武侯祠里,不管是诸葛亮还是刘备,都是外地人;缔造都江堰的李冰,籍贯也不可考,是陕西人的可能性更大;而很多河南人到了杜甫草堂,通常都会有一种失落感,他们不知道,为什么一个河南诗人,看起来却像是一个成都人。

 

西安的文化,更多的是一种“墓碑型文化”。西安人自豪的是历史性的、地下的东西,这些文物很有价值,因此这也是一种“展览型”文化。“墓碑型文化”的价值,更多是作为一种“象征资本”。人们去博物馆或者碑林,更多是“瞻仰”。这些文化与历史价值又很难对一个消费者个体产生具体、紧密的价值,是颇具挑战的难题。

 

图为西安大雁塔

相比之下,成都的文化则是“生活型”文化,在各大知名景点都有喝茶的地方,而不像西安的兵马俑和历史博物馆那样,有那么多人排队进入。“文化”在这里地位没那么“崇高”,张飞牛肉干、李白咖啡、诸葛豆腐等打出名人字号的小吃随处可见。

 

同样,这两个城市附近的名山,也体现了其文化差异。人们到华山,目的多半是为了登山本身,而成都附近的青城山、峨眉山,则多一分“疗养”。所以,尽管西安作为一个旅游城市的名头更加响亮,但是旅游收入上则低于成都。这也和两个城市的底色有关,尽管成都和大多数城市一样,也在发展“新区”和“工业园”,但这始终是一个消费型的城市。

图为四川青城山

有意思的是,相对于他们的收入,成都人有着莫名其妙的、难以理解的消费力。成都的私家车拥有量排在全国城市的第二位。据《成都商报》报道,截至2019年2月,成都引进一线品牌逾300个,位居中西部首位,全球80%以上知名品牌入驻成都。2018年,200家品牌首店落户成都,其中13家是全国首店、75家西南首店、2家全球旗舰店。

 

成都的餐馆、咖啡馆、茶馆、酒吧和书店数量,都位居全国前列。相比之下,西安人的生活更加节约和朴素。

 

如何把“历史文化特色”转化为消费,如何让“历史资源”为当代城市文化提供活力?不知西安人有没有清晰的答案。

04

追赶谁?超越谁?

2017年12月25日的《西安日报》为一年的总结定调,开头一句话颇为石破天惊:“2017年,是大西安建设元年!

 

这一年,西安提出了“追赶超越”战略,“书写着全面追赶超越的生动实践”。在公开报道和相关文件中,“追赶超越”是一个缺乏目标的表述。追赶谁?超越谁?这是耐人寻味的问题。

 

有人把西安的2006年到2016年称为“失去的十年”。正是在这个十年里,西安的发展势头被相隔更近的郑州超越。2018年,郑州GDP突破万亿大关,比西安多了近五分之一。这与大众心目印象中两城市地位截然相反,郑州的城市地位,要远远落后于西安。在固定电话时代,西安的电话区号是029,成都是028,都处在三位数序号的末尾,而郑州则是0371——一个普通的省会城市。

 

“追赶超越”有点大干快上的意思,这背后有这个古城真正的焦虑。最近10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深入,中国城市版图正在发生革命性变化。兰州作为一个省会城市,GDP只有2700亿,和周口(2679亿)这样的三线小城市差不多。虽然近年来不少地方开始反思“唯GDP论”,但是在各个城市论坛中,我们仍可以看到市民为GDP排名争论不休,因为这毕竟是一个最能代表实力的数字。

来源:《大西安(西安市—西咸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2017—2021)》

2017年开始的“大西安建设”不过两年时间。西安是否就此走上“追赶超越”的快车道,还很难下定论。但是此举遏制了颓势,则是可以肯定的,至少在“城市竞争”的层面上,西安鼓起了勇气。

 

西安“失去的十年”,恰是成都飞速发展的十年,尤其是在2008年之后,成都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前几年,成都还曾提出了“菱形经济圈”的想法,想在成都、重庆、武汉、西安这种更大的话语框架中占据思想上的主动权。

 

交通的高铁时代和通讯上5G时代的到来,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空间”的本质,也在给西安的超越提供新的基础和环境。5G的到来,也让外界对于这对CP未来的关系产生更多的好奇与期待。 

本文来源:凤凰网政务

:本公众号转载文章仅用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如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后台联络授权或议定合作,我们会按照版权法规定第一时间为您妥善处理。

————————————

微信编辑:雨影晨新

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您阅读这篇文章花了0
转发这篇文章只需要1秒钟
喜欢这篇 0
评论一下 0
相关文章
评论
试试以这些内容开始评论吧
登录后发表评论
阿里云创新中心
×
#热门搜索#
精选双创服务
历史搜索 清空

Tel:18514777506

关注微信公众号

创头条企服版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