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移动端
创头条企服版APP

纵逸笔墨绘成都高新 一街一景皆入画

1251

 

神仙树·传说与现实(局部)

  一个周二的下午,成都高新区芳草街道综合文化活动中心二楼画室里,画家欧阳戈正在创作与教学。望着窗外树影婆娑、花色斑斓,一派画意,欧阳戈欣喜地为画布上一朵盛放的牡丹又添上了几笔。

  窗外迷人的街景是欧阳戈丰富的创作素材。他今年76岁,于1991年定居成都高新区,以中国画笔墨融合西洋画色彩,创作城市山水画,为成都高新区30年“成长”画像。

  眼下,他还在创作一幅火烧堰巷长卷画,作品近20米,目前尚未完工。数易其稿,只为呈现心中的“最美街道”。

  欧阳戈的画作,饱含他对这方水土的热爱。一幅幅作品,是他家园情怀的表达,是对成都高新区过往岁月的特色记录。

一条街景 异域风情

  高新街景入画卷 门坊亭阁是文章

  “榕荫柳暗一长廊,四季花开鸟语香。石碣层栏皆妙品,门坊亭阁是文章。”在素描本上,欧阳戈写下诗歌。

  传统中国画向来取材自然山水,以城市风光入画的并不多见,画家为何另辟蹊径,将高新街景框入传统国画中?欧阳戈解释:是因为这里的景色确有其美,一草一木、一街一景,适合作画,其中有生活趣味和人文精神,用自己的一幅画作概括,谓之“都市田园”。

  有感于此,芳草街街道组织画家描绘美丽社区时,欧阳戈畅意提笔,迅速创作了几幅街景图。展览时,观众反响热烈,他们评价:艺术世界中的高新街景,别具韵味。

  之后,作品内容更加丰富。画中,林荫簇拥高楼,花草浸染街头,一片浓情。昔日人们匆匆走过而不察的寻常街景,在画家的笔下,竟然生出无限诗意来,仿佛提醒着人们:“慢慢走,欣赏啊!”

  欧阳戈定居成都高新区27年,与之可谓“同龄人”。他用画笔表达自己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也用作品记录成都高新区的旧时光。每一幅作品,仿佛充满温情的老照片,于昨日重现中,勾起高新人的回忆。

  在一幅作品上,位于成都高新区紫荆北路的“紫荆电影城”还是旧招牌,鲜红的大字不知道是多少人的共同记忆。如今,旧的店招拆除,回忆却像画中景一样,印刻在人们心中,像红色的颜料一样,清晰在目不会随时间而斑驳。

  欧阳戈的家园情怀,在于对这片区域的了解,哪怕是一个小小的地名,他都仔细考证一番,然后画出来。

  成都高新区有一地名神仙树,其传说故事耐人玩味。相传光绪年间,此地有一枯死多年的老树桩,有一天忽然发芽,树洞中积满清水,令人称奇。迷信者言枯树已成仙显灵,饮水能治百病,竟愈传愈玄。于是,人们给枯树披上红衣,求神赐福祛病,香火盛极一时,故名“神仙树”。

  依此传说,欧阳戈创作了一幅《神仙树》的作品。他在空白处题诗:“称仙古树越千年,拔地虬枝上九天。”而如今,“传说终归留旧迹,芳花十里是公园”。一幅画作,带人们穿越在传说与现实之间,品味一个地名的无穷韵味。

  欧阳戈认为,描绘街景不局限于眼前,可以关注过去,或者展望未来。街道背后的文化意义深厚,都是艺术创作的好素材。所谓“门坊亭阁,皆为文章”。

  “文章”不独体现在图画中,在欧阳戈的作品里,旁批诗文也值得一读。他出生于书香门第,4岁开始跟随爷爷背唐诗宋词,自幼打下了坚实的古文功底。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二者相得益彰。

  如同国画大家潘天寿所说:“我以为一幅画上添一句或一首好诗,像山得水而鸣、得雨而润,可见诗在画中的重要性。”

 欧阳戈,画家、书法家、诗人。

  天下山水在于蜀 “翰墨情缘”系家园

  “天下山水在于蜀。”欧阳戈说,是川蜀大地的秀丽山水,滋润了他的画笔,他情寄笔端,用画笔表达对家乡的热爱,这份浓烈的热爱指向两个地方——邛崃和成都高新区。

  邛崃是欧阳戈出生的地方,秀丽壮美的景色、勤劳聪慧的老乡、自然淳朴的风俗,无不激发了他的灵感。在他的画册《翰墨情缘》中就有许多描绘邛崃风光的作品,携带着故乡泥土的芬芳。

  “而现在,成都高新区又是我的家乡。”在成都高新区定居27年,这里的城市气质、人文特色、街头景观等,都是他画不完的题材。他说:“家在这里,怎么会画得够?”如今欧阳戈画成都高新区、画芳草景致,他计划着等作品数量丰富后,再出一本画册,可能叫做《魅力高新》或者《魅力芳草》。

  而对家园的热爱,不仅仅体现在画家的个体创作中,他希望通过绘画,让大家走到一起,分享艺术创作的乐趣。他期望:“将绘画的乐趣分享给更多的人。”

  因此,从2004年开始,他就免费向社区居民教授书画,直到3年前,在社区要求下,他才象征性接受点学费。然后把这些钱拿出来,举办书画联谊会的活动。

  欧阳戈已经记不住带出过多少学生。画室里,学生认真聆听欧阳戈上课,欧阳戈一笔一画认真示范、耐心讲解,启迪着一颗颗热爱艺术的心灵。学生们评价:“老师教得细致易懂,我们爱听。”

  欧阳戈曾在电影公司工作,画过许多电影海报、幻灯片,创作风格活泼多样,拉近了与年轻人的距离。50岁以前,他一直学习油画,之后转向国画,师承山水画家黄纯尧。中西合璧,厚重的着墨又不失留白的飘逸,颇受学生欢迎。

  “中国画的笔墨,西洋画的色彩。”这种特色,体现在画家的许多作品中,尤其是那一幅幅高新街景图,色彩鲜艳而不过分浓烈,观之轻松愉悦,让人印象深刻。

  回看欧阳戈已完成的火烧堰巷素描图,碧翠廊上的一草一木,化作流淌着的黑白线条,演绎着“最美街道”的时尚优雅。这是画家带着热爱完成的,源于他对家园的热爱,烙印着鲜明的个人风格。

  亦如潘天寿所说:“风格是画家人格美的一种表现,人格美是风格美的依据,它反映自然、反映时代、反映自己。”(记者 向策 摄影 许少峰)

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您阅读这篇文章花了0
转发这篇文章只需要1秒钟
喜欢这篇 1
评论一下 0
相关文章
评论
试试以这些内容开始评论吧
登录后发表评论
阿里云创新中心
×
#热门搜索#
精选双创服务
历史搜索 清空

Tel:18514777506

关注微信公众号

创头条企服版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