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移动端
创头条企服版APP

第8763期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等单位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2914

低纬高原甘蔗中后期灾害性真菌病害综合防控技术集成与应用 anli.jpg

  2023年4月12日,第三方专业科技成果评价机构——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在昆明依据科技部《科学技术评价办法》的有关规定,按照科技成果评价的标准及程序,本着科学、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组织专家对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等单位完成的“低纬高原甘蔗中后期灾害性真菌病害综合防控技术集成与应用”项目进行了科技成果评价。
  此次成果评价专家委员会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朱有勇,中国科学院院士、云南大学教授张克勤,云南省植物保护学会理事长、研究员黄兴奇,云南农业大学副校长、教授朱书生,西南林业大学副校长、教授何霞红,云南省植保植检站站长、推广研究员王德海,云南师范大学教授龚明,云南农业大学教授李成云,云南大学教授陈穗云等专家组成。
  经过专家评审,认为该项目探明了低纬高原甘蔗中后期灾害性真菌病害种类及病原菌类群,首次报道了褐条病菌新记录种狗尾草平脐蠕孢Bipolaris setariae;查明了3种病害地理分布、危害损失及灾害特性,揭示了暴发流行诱因,建立了病情档案,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研发了梢腐病、褐条病、锈病3种灾害性真菌病害5种病原标准化分子快速检测技术,科学制定了3种病害测报调查规范和病情分级标准,构建了低纬高原甘蔗中后期灾害性真菌病害监测预警技术体系及监测网点15个,实现了病害流行动态精准监测,为中后期灾害性真菌病害精准诊断与防控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显著提升了防控水平。揭示了滇蔗茅及2个高抗种质抗褐锈病的遗传特性,构建抗褐锈病新基因定位遗传分离群体3个,获得6个抗性基因连锁SSR标记;创建了3种灾害性病害的抗病精准评价技术体系;筛选抗病优异种质和优良品种268份,明确了不同甘蔗品种抗病性,其中对梢腐、褐条和锈病均具有抗性的新品种14个,为抗病育种和蔗区品种布局提供了丰富抗病基因源和科学依据。创建了“配方筛选、药效评价、试验示范、测产验收、效益分析、残留检测”药剂筛选六步法评价体系,筛选复合高效配方药剂8个和生防菌株1株。在低纬高原蔗区集成了以“早期诊断预警、抗病品种、温水脱毒种苗、农艺调控、生物制剂、复合高效配方药剂及无人机飞防”为核心的综合防控技术体系,并制定了云南省地方标准4项、团体标准1项,并大面积成功应用,实现了甘蔗中后期灾害性真菌病害精准防控,显著提高了大面积整体防控效果。2021-2022年累计推广应用485万亩(其中无人机飞防100万亩),“控害挽蔗”388万吨,“减损夺糖”49.7万吨,新增销售额42.088亿元, 新增利润13.2384亿元,增税1.988亿元,取得了重大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成果获发明专利国内4件、国外9件;软著作权13个,颁布地方标准4个、团体标准1个、入选云南主推技术4项;发表论文63篇(SCI收录13篇),出版专著5部(英文专著2部)。培养云岭产业技术领军人才1名、云南省突出贡献专业技术人才1人、两类人才2名,国家和云南省甘蔗体系岗位科学家各1人,甘蔗专职植保员40人;培训技术人员和蔗农累计6万余人次。该成果创新性突出,实用性强,转化程度高,显著推动了蔗糖产业技术进步,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整体技术水平居国内同类研究领先,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经专家组全面审核,与会专家一致同意,“低纬高原甘蔗中后期灾害性真菌病害综合防控技术集成与应用”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您阅读这篇文章花了0
转发这篇文章只需要1秒钟
喜欢这篇 0
评论一下 0
评论
试试以这些内容开始评论吧
登录后发表评论
阿里云创新中心
×
#热门搜索#
精选双创服务
历史搜索 清空

Tel:18514777506

关注微信公众号

创头条企服版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