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移动端
创头条企服版APP

颜振军专栏|韵网创始人颜振军受邀参加“金桥大咖谈”:全世界孵化者联合起来

3483
韵网 2020-06-21 21:39 抢发第一评

主讲人 | 颜振军

整理 | 韵网WIIN

image.png2020年6月16日,由北京技术市场协会主办,中国技术交易所、北京大学科技园协办的“金桥大咖谈”公益大讲堂第四讲如期开课,韵网创始人颜振军作为主讲人受邀参加,并以“全世界孵化者联合起来”为主题展开分享。

 以下为直播实录

大家好,我是韵网创始人,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今天分享的主题是“全世界孵化者联合起来”,主要探讨三个问题,1、谁是孵化者 2、为什么要联合3、怎么联合? image.png

第一个问题:谁是孵化者?

大家请看 PPT上面,我造了一个词叫incubater,大家可能知道企业孵化器,我觉得这次金桥大咖谈这个主题把技术转移转化和孵化器结合在一起,是非常好的创意。我始终认为没有独立的技术转移环节,技术转化也不可能单独的存在,它必须和孵化投资紧密结合起来,转移转化、企业成长、技术商品化、产业化,才能真正实现。这是我的看法,所以企业孵化器这件事在全世界已经发展很久,这个英文叫做 business incubator。是or是incubator,我就造了一个词是er就是孵化者。谁呢?就是孵化器的管理人员,文化的创办者,孵化器的总经理和孵化器运营管理的团队,这些人都是incubater。大家可以想象,孵化者是很难当的,因为他们要帮助人创业成功,帮助这些小企业,那就是成长,所以孵化者是很难的。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孵化经理人的六种素养”,孵化者什么样的人才能当孵化者,总体来说这很难的。

首先是社会活动家,他长袖善舞知道资源在什么地方,知道怎么去寻找固定这些孵化的资源,他还有行业的背景,一个软件孵化器的总经理,如果不懂软件行业,怎么当孵化者?有企业管理的经验,有对创业经历的理解、了解创业者,要让创业者知道,我们至少是同等的,我们可以对话,可以交流,我的需求愿意给你开放,这对孵化者是很难的。所以我们反证孵化者为什么要联合?跟他也有关系。全世界及中国现在多少呢?中国大概20多万人,中国的孵化者大概20多万人,全世界我估计在100万左右。image.png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要联合?

我们先简要回顾一下,第一个孵化器是怎么产生的?可能有人听过这个故事,1959年在美国纽约州一个小镇叫Batavia。这个楼在两年前是一个大工厂在运营。1959年之前,在1956/1957年时这个工厂倒闭了,留下大几万米的空间,几千人失业。Batavia是个小城一共几万人口,之后小镇的经济一下子垮下来,所以两三年里面大家在想怎么样利用这些闲置房子,让当地Batavia被推翻的经济重新活跃起来。

当年有一个家族就在小城叫Mancuso家族,他们想办法,他来找一个企业或者找几个企业来把这个房子占领,占满这个房子,然后就可以雇员工创造就业,创造税收,让经济活跃起来。为什么难?这个故事我想讲到这大家就很熟悉了,我们现在很多人的运作跟当年如出一辙,后来他们想办法,一个大房子几百米的大房子总租给一个人是很难的,怎么办?想办法把大房子隔成一个个的小间,想办法去找一些小公司来进到空间里面,小公司在这里运营可以雇人,然后可以有市场的活跃度和知名度。慢慢的有一批小企业到这个空间来,在这些小企业里边有一家是做孵小鸡那个机器的,就是孵化器最开始的原始意义,孵小鸡的那个机器。后来运营空间的人开玩笑的说,你看我们这个空间也像是个孵化器,孵化器是孵小鸡的,我们孵的是什么呢?孵的是一个一个的小公司,所以他们一直开玩笑说自己的楼是个孵化器,结果这个故事就传了出去,媒体来采访他们就讲这些故事,引起一些媒体的注意,也引起产业界的注意。

后来到60年代,特别是70年代之后,这种模式就慢慢的固化下来,并起了个名字叫做business incubator我们翻译成企业孵化器,这是孵化器的由来,看PPT上的图是机构里边的设置,这个机构叫什么名字?它当然不叫孵化器,因为在他之前没有孵化器存在,它的名字叫Betavia Idustrial Center,就是贝特维亚工业中心,现在还叫这个名字,你看那里边标配是什么呢?自己的牌匾,在孵企业名录,合作机构名录。你看现在我们世界上很多地方,这样的设置基本是一个标配,然后进到孵化器里边,包括我们的众创空间。image.png

这是我在2003年下半年从波士顿开车过去到了当地的孵化器,因为对我们来说,我们研究孵化器做孵化器的人,第一个孵化器很重要,我们一定要去看一看,所以我就去跟他们聊,墙上挂的全世界第一个孵化器的管理者叫约瑟夫曼库索。我旁边的是当年在运营孵化器的人。这样一种模式后来被大家所接受,认为创业小公司的成长,创造就业,扶持一些特定的人,孵化器这种模式很管用。七八十年代之后,在美国是1973年,石油危机之后大企业倒闭,新生一批小企业他们需要帮助,所以诞生一批孵化器。80年代之后在美国进入高速发展期,全北美每周会新增一家孵化器,然后扩散到欧洲、以色列、亚洲,中国在1987年在宋健院士的指导和带领之下诞生第一家中国的孵化器。image.png

美国的孵化器不管什么高科技低科技农业等,只要能创造就业机会,帮助小公司,不管孵化培育支持的小公司是什么,他无所谓。但是我国国家科委拿过来这个概念用于中国的实践,干什么呢?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所以拿来就是做科技企业孵化器。一直到今天,几乎我们所有的孵化器都称自己是一个高科技孵化器和科技企业孵化器,所培育的企业是科技的中小企业,所以80年代之后在全世界就铺开。我们现在大概是什么样的?一会我会给大家介绍中国的情况,全国大概12,000多家,全世界大致在5万家左右,给大家看下全国的情况。

首科院每年和科技部火炬中心做一本报告,中国创业孵化发展报告,用的是每年的统计数据,这个数据是现在能公布的,能公开的最新数据,是2018年底的数据。当然新的数据已经在印刷中,大概今年10月之前,2020中国创业孵化发展报告就会问世,使用的是2019年全年数据。目前参考2018年数据,全国孵化器加上众创空间12000家,22万孵化从业人员,这12000家每年营收600多亿,所孵化培育的创业团队和企业总数是62万,他们的营收大概7000亿左右,大家如果感兴趣可以对数据进一步研究,可以算出来平均每个孵化器有多大面积,比如每个孵化器在孵多少企业,平均一年有多少个企业才有一个企业获得一次融资?image.png

大家可以看,我们孵化器创造了很多,给社会贡献了很多。但是我们的孵化器,我们的孵化者还有很多困难,为什么有这些困难?是因为创业孵化实在是一个太复杂的过程,需要太多的资源,需要太强的能力。image.png

这张图大家看一下,我发明了一个模型叫创业孵化的匹配模型。创业孵化的整个事很复杂,去招募创业者,然后设计对他的服务,前提是了解他的需求,然后去实施给他的服务。被孵化的公司可能过一段时间成长较快,要离开这个机构,我们就把它叫做毕业企业。毕业之后我们还有校友会,还要跟踪服务,有的优秀的校友还可以回馈到孵化器来进行投资合作,甚至有的优秀毕业生,自己就去做孵化器,实现这么一个大循环。

很复杂,但如果我们抽象一下,创业孵化的过程无非是个匹配,谁来匹配呢?孵化者来匹配,即孵化器的管理团队。匹配什么?一端是创业者的需求,另一端是创业服务的资源,这里边具体的解释,一个是直接服务,就是孵化者直接给企业提供的服务,满足企业的一部分需求。至于这个服务是什么,大家可以考虑。现在大多数人能提供的是什么呢?空间。

关于空间我们可以再多说两句,刚才的故事大家看到了,全世界第一个孵化器是因为有一个空间,想办法去装满空间,来产生一些效应,因而诞生了这样一种商业模式。以后建立的孵化器就把空间看得很重,你看我们现在的孵化器,不管是运营的还是新建的,新建一个孵化器,第一件事要干嘛?要准备一个空间,然后要想办法去装满它。

特别是有些别的机构,比如说房地产商转换过来的一个孵化器,他把它作为一个招商的手段,很多国有的大的机构也是这样。实际上孵化者们在考虑,搞一个大空间几万米几十万米,然后想办法装满仓,如果这个入住率达不到80%,我们就会很难受,我们的股东上级都会很难受,所以我们孵化者就变成了空间的奴隶。我们为了装满它而每天操劳,而且我们的收益也主要来自于空间。

这是一种情况,而且这种情况大量存在,大家看这样合理吗?显然是不合理的。

第一,能提供空间的,现在太多了。当然在历史上,比如说在中国八九十年代甚至2000年,那个空间还是很重要的。创业者小公司空间在它成本中占了很大比重,而且能提供空间的人很少,合适的空间就更少,所以那个年代你能提供空间本身就是有价值。现在能提供空间的人多了,而创业者他的需求里边空间完全无足轻重了,另外一些服务才重要。孵化者跟空间的关系我们要摆正,空间对于孵化者来说无非是孵化者的若干个工具,它很重要但绝不是最重要的,更不是唯一的。我们孵化者要考虑我们的空间是什么,所以我说的直接服务基本不包括空间的服务,不包括提供空间附着物这样一些服务。这些服务是什么?因人而异,看是谁创办了孵化器,北京大学创办了孵化器,孵化器就有了北京大学的那些资源,品牌、实验室、老师、学生,对吧?他来实习的地方,或者说将来工作的地方,然后学校的文化,学校的设施、运动场、图书馆、北大的孵化器能提供的,这是一取决于你的股东,你的创办者是谁,他的资源是什么。

第二,取决于孵化者自身,比如说我们这5个人在运营孵化器,我们这5个人的核心能力是什么?我们以前干过什么,我们现在会什么?然后把我们的能量,我们的能力传递给创业者。比如说我是创投资人出身,我这个团队就可以跟给创业者提供投资和融资的服务。我是个设计师出身,我的团队可以帮公司去做工业设计、品牌设计、平面设计等等。但是总而言之,孵化者首先要有一项当然有更多的更好,至少有一项服务是自己提供的,是个独特的,是因为我有股东的资源,我有这个团队,特别我自己有能力可以给创业者提供这样的服务,所以直接服务是非常重要的。它是一个机构,一个创业孵化机构,区别于另外一个创业孵化机构和别的机构的一个鲜明的特点。你的特色就体现在你的直接服务上面,你看能满足这个条件就很难了,因为首先要有好的投资人,好的股东,另外你自己要有一些能力,一个小白是很难做这个事的。

第三个就是协同服务,一个孵化器里面有100个企业,每个企业有不同的需求,我们梳理大概一共有50类需求,为什么孵化者本身只能提供一个区域,另外的一些需求怎么办呢?那就要孵化者想办法找到那些能提供这些需求的资源,那些机构那些人在什么地方,结成合作关系,让他们跟我一起来给创业者提供这样的服务。这个服务就是协同服务,这两个服务直接服务和提供服务加起来,就提供了一个完备的服务体系。有了服务体系,创业者小公司就愿意来找我们,进入我们这样一个体系,就可以一下子降低成本,时间成本、机会成本、经济成本去得到一些资源和服务。这是我理解的创业孵化它的过程就是个匹配过程。image.png

从我描述的过程来看应该是很难的,所以我说孵化很难,为什么资源不足?北大创办的还好办,我们有北大的资源,假设就是一个小公司,原来做代工的,我能做一个孵化器吗?可以做,不是不可以做,但是资源太少了,能掌握的资源太少了。这些资源都是什么? 一个科学家,比如说我做一个新材料的孵化器,新材料这个领域,科学家在哪?那些实验室在哪?当我的在孵企业和创业者需要通过我去找这些科学家找实验室的时候,我怎么办?我如果不掌握这些,我怎么能给人提供?导师?哪儿去找导师。导师很多,但是导师都是挂在墙上的,那些导师很难下到地上来跟创业者去交流,而且事实上能做到事的人实在是太少了。

另外就是大公司,大公司很重要,大公司对于我们孵化器来说,对我们孵化者来说有什么用处呢?公司可以购买孵化企业的技术产品,甚至买团队订购,大公司也可以给订单,你要通过孵化器去找一些什么样的东西我给你找到,就是这种服务是值钱的。 大公司很重要就像一个生态系统里面,只有我们这样一些平台,只有那些小草是不行的,还要必须有大树,有大树有小草,有灌木,我们再提供一些水分,提供养分,提供阳光生态才建立起来,才完善起来。

我们常常觉得自己能力不够,因为他们的要求太高了,创业者的需求太多了,如果你真能让他给你开放需求的话,你知道他们的需求太多了,每一家的需求不一样。他要找人给他咨询,给他带路,他要找营销第一桶金怎么来,他要找一个供应链供应商怎么去找,但我自己能力也不够,另外每一个孵化器,他的议价能力比较差,什么意思呢?因为孵化器通常都比较小,我说这是好孵化器,好孵化器一定是小的,几十万米的孵化器,500个企业,我只有5个人在给他服务,肯定不是孵化器,那就是租房子的。那么一些好的孵化器假设有50个企业,但按照三年的孵化周期,每年毕业1/3,每年我大概只有十几个企业才能从我这毕业,我能输出给社会的、投资人和大公司,这些好创业团队实在是太少了。

换句话说我这一个孵化器,我一年能给一个大基金,只能提供不多于5个好项目,用于大公司并购和投资,这是我孵化器的产品,就是高成长的企业,孵化器就小,提供的产品太少,所以很难引起一些大公司投资机构的关注。

我们跟单个孵化器,跟大公司,跟投资基金都很难达成交易,或者说交易难度太大了,议价能力太小,所以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就单个的孵化器议价能力,可能一个当地政府也不太会重视,我们只有50个企业,而且企业很小,税收又那么少,企业、政府它他等不了5年、10年,他等不了我们孵化出来。你建立孵化器两、三年之后还不创造可观的税收,政府支持政策会马上缩减,所以这是我们的一些难处, 这是我们为什么要联合起来。image.png

第三个问题:怎么联合?

我们如果联合起来,1个区域里边20个孵化器,联合起来成为一个共同体。每年贡献5个成长性好,可投性好的公司,就有上百个这样的公司,我们在一起作为一个整体,议价能力就大幅度提高,大公司和基金就会主动寻求项目合作,所以要联合起来,一个区域的一个行业的,比如说做新材料的孵化器,全国100多个孵化器分布在各个不同城市,也可以跨地域的把同一个行业的这些孵化器整合起来,形成共同体,我们的议价能力就更强了。 我们再把国外的几十个分布在伦敦、纽约的好的新材料的孵化器,跟国内的这些孵化器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就是一个全球性的垂直行业整合的品牌,这个平台上每年要出很多债,每年有100个项目,通过这个平台实现了转移,有200个转化成功了,有500个企业孵化成功,去需要更大的地盘,需要更大的融资,就需要跟大公司跟我们紧密的合作,这个价值有多大,所以要联合起来,怎么联合呢?

有些人在帮助大家做一些联合,PPT表上已列出,有些机构现在一个人做联合的就是一些行业的协会。比如说北京创业孵育协会,就把北京地区的所有这些孵化器,众创空间、大学科技园都连接在一起,互相交换资源,交换信息,交流合作。大家作为一个整体,由协会来代表这个行业去发声。

北京创业孵化这个行业,现在是什么样子,有什么需求?这需求政府能够满足多少?那些上市公司,你可以满足我的孵化器和在孵企业的多少需求,协会去做这样一些连接和资源的整合。这样的协会很多,上海、深圳、成都这样一些地方都是有创业孵化的行业协会,他们就做了很多的工作,这是一部分人,一部分机构。另外就是我们有个国家层面的叫中国技术创业协会,这是科技部火炬中心指导下的一个全国性协会。政协会聚集了一批高新区孵化器、众创空间、加速器、科技园等等,做的事是中国技术创业过程中的资源整合。因为有几个国际的机构,一个就是IASP,这是一个老牌机构,大概70年代成立的,它是有联合国资商地位的,他们跟中国关系很近。

在1995年的时候,IASP年会在中关村召开,在2000年这个机构加上科技部加上北京市政府成立了IASP的中国办公室。我参与这一过程,我就坐了办公室的第一任主任,最初它是科技园的一个协会,总部在西班牙,我们翻译成国际科学园协会。大概三年前,机构名称做了调整,它的会员又扩展了,他不光International Science Parks ,and innovation area就是创新区域,有创新功能的一些区域,一些点一些机构都可以成为他的会员,就可以把孵化器纳入进去,把加速器纳入进去,把一些园区大学科技园也可以纳入进去,IASP活跃度很高,大家可以登录其官网学习。

还有一个机构叫做INBIA,也是一个老牌机构,是上世纪70年代成立的,原名是NBI,叫美国国家孵化器协会,最早的会员主要是北美的机构就是孵化器。大概在三年前,在机构名字前面加了I。因为美国之外的孵化器发展太快了,特别是中国,2015年中国大概才2000多家,现在1万多家,所以中国现在经济飞速发展,他就把它加上经济,他加了一个I,而且名字也变了。Business innovation association,他不光是 incubation。原来他就innovation这意思,就叫innovation association。所以他就更宽了,因为他们在看到这个世界在变,创业创新,改了个名字叫innovation association。这个机构它的年会也是不错的,但是他基本都在北美开。

还有一个机构叫UBI Global,这是韵网一个紧密的合作伙伴,机构名称是什么意思呢?UBI就是University Business incubator,大学孵化器。Global就是 network的含义。机构不大,是瑞典的一个咨询公司,最早它只对大学孵化器评价,每年发布排行榜,有一套很复杂的评价指标体系。公司运营了7年,每两年对全世界机构评一次,现在评审对象不光是大学孵化器了,孵化器和加速器也都在列。在2018年韵网与UBI Global签了合作协议,2019年推荐了十几家企业参加该机构评审,所以他去年在多哈,下半年10月份在多哈发布了他的评价,评的不到400家全世界的孵化器和加速器。国内有几家是榜上有名的,中国知识产权研发中心,还有北航孵化器、合肥IE果园。

还有一个机构叫欧盟 european business innovation network,欧洲创新网络他跟中国情况很相像,还有评价认定欧盟范围内的孵化器,他评了150家,经过认定的就是欧盟级的孵化器比国家级的还高一点,机构每年对他们也有一些财政的支持,有评价,也辅导。这些人都在促进孵化器的联合,但多数是以协会的形式,有的是有政府背景的,像我们这些协会,中央的和地方的协会,像欧盟的欧洲创新网络。 

image.png还有谁在促进孵化者的联合,就是我所在的机构,我创办的机构叫做全球智能孵化网络-WIIN。起这个名字的缘由是刚才提到孵化器从1959年第一家建立到现在全世界60年,中国1987年到现在有33年。我们很遗憾的发现,这么多年过去,大多数的孵化器还延续了几十年前的基本模式,装满房子,提供一些不痛不痒服务,然后企业搬走,就叫它毕业,然后再去招新的企业进来,继续这样一个循环。这种状况要改变。 一个就是我们自己的这些孵化服务,内容、层次、水平、绩效一定要很大的提高。另外一个方面,传统上的基于空间的,点对点、面对面的利用本地资源的这种孵化不够了,资源能力对不上满足不了那些需求。技术给我们创造另外一些条件,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特别是人工智能的技术,给我们创造的这些条件,所以我们完全可以在以往传统模式基础之上,再创造另外一种模式,利用新技术基于互联网匹配的一个平台。image.png

大家还记得孵化就是匹配,以前传统孵化都是面对面、点对点的匹配,当我们有了新技术就会跨越区域、跨越行业,全球性的去匹配需求和供给。未来一定需要全球性的一个大平台,整合全球的孵化器,整合全球的创业孵化资源,为全世界的创业者提供便捷的、快速的、精准的创业资源和需求的匹配,这就是智能孵化,所以我们起了这么个名字。image.png

我们要在人类共同体里面创造人类创新创业的共同体,所以这个平台的使命“为创业加速,为孵化赋能”,具体是要给创业孵化这个行业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包括链接,包括整合。这个平台做什么? 这个平台是由全中国一批最好的孵化器,一批最活跃的城市、省级孵化器协会发起成立的,共122家,2018年1月份发起成立。这个平台聚集了中国最优质的创业孵化资源,这些资源在这样一个平台上去发生连接发生交易,线上平台已在2018年9月份上线,除一个门户网站外,还开发了一个会员系统。这会员系统现有3000多个会员,主要是孵化器,全世界各地各地的孵化器,包括200多个海外的孵化器,然后是一些小公司他们所孵化的公司。在孵化器之间有合作,大公司、投资公司和服务机构都在里边大致进行比较,这就是一个模型。全世界孵化者联合起来的一个平台,数据流价值链都在平台上体现出来。image.png

大家可登录韵网官网,里面提供很多线上智能服务,包括孵化器管理系统、财税系统、人力资源系统、孵化器评价系统等,此外还有各种栏目,全球链接、会员广创孵资讯、产业孵化等,可以及时了解全世界孵化器每天在发生什么。以往关于孵化器的理论文章模式都有哪些,都可以在这里找到?上述提到产业孵化共同体,2019年7月份,在科技部火炬中心指导之下,特别是火炬中心孵化器管理处给了这个项目很多的创意和资源的支持,我们就成立了一个新材料产业孵化共同体,共同体的价值就是要提升这个领域孵化器的议价能力,内部资源有交换,有共享。外部跟那些上市公司、政府实现合作。

还有很重要的是我们正在发起这个基金只投在共同体孵化器里面的企业,这些企业都是没问题的,孵化器已孵化它们三年,甚至已经投了a轮。这个基金可以去投后期阶段,为基金提供了稳定项目来源,投资之后,这个企业还在孵化器里面,孵化器可以帮助基金做投后管理。image.png

除了线上服务外,还需要提供更多线下学习交流机会形成社群,叫做全球创孵汇,全球的创业孵化机构在某一个空间里边汇聚。举个例子,我在北京成立第一家也是总部与北京高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合作,交通便利,周边也有很多高校科研院所。

在这个空间里面为哪些群体服务?是北京之外的全世界各个城市,包括中国各个城市孵化器、政府、企业要进入北京,我们给他提供一个软着陆区,现在有2000米的空间可以用,重要的是我们通过连接北京市科委、中科院所、上市公司、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给他们提供一些落地的服务,这就是全球创孵汇线下会发生,就在这个场地与那些入驻孵化机构见面,大家之间会有交流和交易的产生。

image.png

所以我们下一步会在澳门湾区、德国,比如说海德堡建一个,伦敦建一个,就是给我们遍布全世界的几万个会员,几万个孵化器的会员,他们进入城市,他们自己设办事处,自己设小型的孵化场地,孵化基地去宣传,去带着自己的企业进入市场。所以整个WIIN是一个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线上我期待着汇聚1万个孵化器,好孵化器,你会发现只是租房子那些孵化器,它并不需要WIIN,好孵化器才需要,因为好孵化器跟企业有强关系,好孵化器的利益已经早就嵌入到企业里面去,它随着企业的发展,孵化器获利,所以他要让那些企业有更多的资源关注他,很多人投资它,很多人服务它成长的更快,它的利益更容易变现,这是好话题。image.png

好孵化器的其中一个标准,孵化器和企业都是强关系,最强的关系是什么?血缘关系。股权关系才是最强的关系。这些都是我们怎么样在促进,怎么样想办法让孵化者联合起来。 

 课程总结

利用40分钟时间,给大家汇报孵化者是谁?孵化者是什么样的人,具有什么样能力的人才能成为孵化者。我在半开玩笑的说,我经常遇到这样一些问题,去跟一些年轻人孵化器的年轻的团队,我们都是大学刚毕业就创办一个众创空间,创造一个孵化器,自己什么也不会,我们也不知道哪些人干什么,我们也没有人脉,我们找不到那些资源来跟我一起给创业者提供服务,怎么办?

我的回答是什么呢?我的回答是你就不该干这个事,你就不该做孵化器,因为做孵化的是太难了。做孵化者比创业者要难得多,只有一个创立公司、运营公司,至少有一次或者更多经历的人,有很多人脉的人,很懂心理学,有很好职场经历的人,才能去了解人家的需求,想办法去满足人家的需求,才成为一个合格的孵化者。所以当一个孵化者是很难的。我希望他们知道自己的短板,要想办法去弥补它,迅速形成自己孵化体系,服务体系,迅速提高自己团队的能力,来完成自己的孵化使命。

所以当孵化者是很难的,孵化者也是很可敬的。他们用自己的青春,用自己的能量,用自己的资源去无私帮助那些创业者,他们又是可敬的。所以另外一面,孵化者又是很有利可图的,一个好的孵化器,一个好的孵化者,他们跟企业是一个成人达己关系,这成人达己不是一个价值判断,不是个道德判断,而是一种商业模式。好的孵化器跟企业是同生死共患难,它的收益不再是那点房租,不在于你收的那一点点服务费,而在于你们结成利益共同体,随着你的企业高速成长,孵化器得到巨额回报。 

孵化器也不要羞于去谈自己怎么挣钱,我一直有一个观点,一个不会挣钱的人,怎么去教人家挣钱呢?怎么去帮人家挣钱呢?我们以往都是说我们孵化器在做什么?在降低创业者成本,便宜的房租,不要钱的服务,要降低他的创业成本,没问题,是需要的,但今天不够了,企业成长中的需求太多了,你降低的成本对他来说可有可无,它除了想降低成本,更重要的是学会能够去赚钱。所以孵化器今天最重要的不是帮助降低成本,而是帮助去赚到钱,得到好的一批供应商,得到好的导师,得到好的一个生产系统,所以这些才重要。

孵化者是谁?孵化者有多难,孵化者应当怎么样去做?

第二部分就是发展为什么要联合?那是因为孵化器在发展中遇到一些问题,主要的问题就是单个孵化器的议价能力有限,你一降能力差,你的溢价能力差,你就得不到那些资源,没有那些资源,你就不能很好地满足创业者的需求,满足不了创业者就离你而去。创业者是用脚来投票的,不好的孵化器它就慢慢去离开,去找更好的孵化器。所以议价能力很重要,但是单个的议价能力又很低,怎么办?联合起来,一个区域里面联合起来,一个领域里边我联合起来,我们除了内部的资源可以互换,可以共享,可以共用,在外部资源就更容易去聚合。

第三部分我提到谁在帮助大家做联合,也是很多机构都在做,WIIN目前是我看到的我创办全球智能化网络-WIIN,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唯一一个市场化手段整合全球的资源,为创业孵化行业服务的机构。

这个机构已经运营了三年,已经有比较好的品牌辨识度和知名度。我们做了很多工作,当然我们要跟更多的机构,更多的能人一起合作,打造基于中国的经验,满足中国的需求,发出中国声音,我们中国人来主导的一个全球性的创业孵化的一个平台,一个全球的人类的创新创业共同体。我很期待着有更多的机构,更多的人跟韵网来合作,来实现这样一个梦想!

今天的分享结束,感谢大家!

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您阅读这篇文章花了0
转发这篇文章只需要1秒钟
喜欢这篇 0
评论一下 0
相关文章
评论
试试以这些内容开始评论吧
登录后发表评论
@@9yDgM

@@9yDgM

17篇文章

简介

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北京创业孵育协会理事长、韵网(WIIN)创始人。

阿里云创新中心
×
#热门搜索#
精选双创服务
历史搜索 清空

Tel:18514777506

关注微信公众号

创头条企服版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