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移动端
创头条企服版APP

沈南鹏:这三种CEO红杉一定不投!未来最大的蛋糕在人工智能!

24174

本文来源:天使茶馆

我几十年前,美国一本畅销书叫《门口的野蛮人》,讲了第一代美国并购基金成长的历史,当然里面有一些成功并购获得回报的故事。但是过去十几年里,全球VC和增长性PE投资,比并购基金赢得了更多企业界尊重,也赢得了更多投资人的青睐。并购基本的做法是资本在企业价值交易中套利,似乎公司替换管理层而不影响业绩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在信息时代,这点越来越难做,固定资产不那么重要了,无形资产越来越重要,在无形资产当中,人的因素又占据了最大的比例。今天不管是硅谷还是北京的创业创新公司,商业模式的成功固然重要,但是背后一定是那些“特殊”的企业家驱动了企业的成功,当优秀企业家不“在位”的时候,不管这家公司曾经有过多少“资产”,过去的市场份额也好,过去成功的产品也好,下滑曲线是不可避免的。

产品、团队、财务创业者必须懂!

今天的资本,都应该以人为本,这是优秀的资本能够获取回报以及赢得尊重的方法论。红杉资本也有自己的看人逻辑,下面简单说几个我们一定不投的例子。

1、不懂产品的CEO不投

做好用户体验并不需要你是技术或编程高手,但你必须重视产品和用户体验。

京东自建物流,确保能够在比较准确的时间段里配送,在几百个城市能做到 24 小时内送货。CEO 肯定也是产品经理,团队负责执行,但 CEO 应该深度介入并参与,帮助团队打磨产品。

2、不会带团队的CEO不投

空降高管的失败率是不低的。成长型公司天天都像打仗,战况瞬息万变,突然来了一位大公司的高管,他能很快适应吗?不一定。我倾向于找年轻人培养,他们可能没那么多经验,不一定非得是顶级 MBA或投行或咨询出身,但要有想法和好的商业感觉,与团队的核心创新理念吻合,再让他们和公司一起成长。

怎么对他们进行培养?实战就是最好的培养。你让一个有潜力的年轻人在实战中学习成长,他会远比在大公司里从事程序化的工作进步快很多。

如果一家公司多年以后还都是最早的创始高管们在担当所有重要角色,年轻人没有机会成长起来,恐怕是有问题的。

3、不会算好账的CEO不投

在创业公司里往往有一个部门是被轻视的:财务部门,融资部门有时候比财务部门还受重视。

这是一个认知偏差。当然钱是生命线,融不到钱你再多宏图伟略都无法实现。但好的财务部门是公司业务的重要参谋。美国的五百强企业里,CFO 接替退下来 CEO 位置的不在少数。CFO 要帮助 CEO 把公司的业务健康状况看清楚,帮助 CEO 把公司未来的发展战略算清楚。

当然 CEO 也要是会算账的人,不能拍着脑袋决策。我觉得至少有两个数字是大部分公司都必须关注的。

第一,毛利率,决定了一家公司有没有真正的议价能力或者定价实力,这是 CEO 需要关注和保持敏感的一个数字。

第二,单位经济(unit economics)。比如说, 互联网 OTA(在线旅行商)一个客户的综合收益是多少?首先你要获取客户,这个需要成本;其次有转化率和流失率;再接着,服务客户时运营需要成本,应该具体分析到每一个环节。考虑能不能降低收购成本,做好用户体验提高转化率,用技术手段减少运营成本等等,每个环节都需要量化。

你看,其实 CEO 不是那么好当的。判断哪些人能够干这么不好干的活儿,就更难了。

未来在人工智能

互联网行业在今天和在 1999 年的时候有着根本性的差别。如今,BAT、京东以及小米等大公司已经覆盖了相当部分的市场机会。但我们不要去抱怨,这不是垄断,是商业发展中每个行业都必然经历的过程。

“传统”行业不也是一样吗?现在去做矿泉水、做品牌家电的生意,成功率也是挺小的,这不是决心多少、资金多少的问题,而是在现有格局下,机会确实少了些。

但互联网行业新产品新商业模式还有机会吗?肯定有。四年前,我们认为中国互联网新闻格局已基本定型,但这几年“今日头条”做得非常出色。那时我们去了解“今日头条”的时候,做了一个 VC 最常做的事情——对比各种竞品。我们看到不少大公司都在做类似的产品,所以就没有投他们的 A 轮。事实证明我们是错的,好在此后我们意识到他们产品的技术优势,就在后面的轮次投资了他们。

今日头条只有一个,那么未来我们主要的投资风口到底在哪里?信息科技。

医疗健康行业里有新技术的突破,能源行业也有。但核心驱动力还是信息革命。我们有“互联网+”这样一个非常好的命题,在更加广阔的意义上可能是“信息产业+”。广泛意义上的信息产业,包括最具有想象力的人工智能——正在被运用到各个产业当中去,让传统的公司有能力提升,创造新的需求,更好的服务客户。

可以说,人工智能是过去几年信息科技高速发展的重要产物。为了更好地把握智能时代,我们应该先回顾一下信息产业,尤其是互联网行业的历史发展轨迹。

我有两个核心观点与大家分享:第一点是“加速演变”,第二点是“全球化”。第一点,大家很容易达成共识,但是这个“度”未必是所有人都能感知到的。第二点,在目前这个阶段,恐怕有些人心中是画着问号的。

1. 指数型增长和演变

“加速演变”指的是在很多行业的发展中,其增长呈现“指数型增长”,即“加速度增长”。

大家知道,互联网是整个信息产业发展中的主链条,全球移动数据量在过去的十几年中以40%以上的速度增长,预测未来还会以同样的速度递增。另一个数据可能让大家更好地体会到指数增长,那就是物联网,我们看到全球的网络连接设备爆发性增长,呈现出J型曲线。

世界是平的,只要有差异化的产品和技术,企业有机会在比较短的时间里,在全球建立市场地位。

给大家看一组非常重要且有意思的数据,即全球每一个领先行业排名第一的公司获得1亿用户所需的时间成本:无线电,38年;电信,11年;社交网络(PC时代),3年;移动互联网,1年;这个例子已充分说明,我们处在一个加速增长的时代。

这种现象不仅仅发生在信息科技领域,也不仅仅是互联网范畴,我们看到,在生物科学领域里面,基因测序的成本过去十年从6万美金左右降到现在的几块美金,呈现出指数型下滑的曲线。

2. 跨境扩张和全球化

举一个例子,一个芬兰的游戏公司,几百人的团队,没有分布世界各地的办公室,但一样可以在全球游戏市场当中占据相当大的市场份额。而在深圳的另一家企业大疆无人机,在初创期时,大部分销售业绩就已经来自于海外,实现了全世界的市场布局。

在过去十几年中,互联网作为创新技术带来的全球化是不可阻挡的趋势。就全球互联网用户分布比例而言,中国第一、欧洲第二、美国第三。互联网在全球产业中的运用,非常重要的一个领域是电子商务,电子商务和传统零售的差别在哪里?传统零售主要是基于本地交易,电子商务本质上是全球连接,是全球商家与买家之间的交易,它几乎在每一个主要经济体中都越来越重要,并且在过去的几年间每个国家都呈现出高速增长的态势。

另外分享一组数字:在过去20年间,国际贸易从1995年的5万亿增长到2015年的37万亿,年复合增长率高达百分之十几,远超过全球GDP增长。从企业的层面来讲,有一个现象非常值得注意,全球500强或者全球100强大部分是全球性和跨境扩张的企业,这点不足为奇。

但是,比较有意思的是我们看到,一些全球优秀的信息科技企业,它们在早期就已经开始进行全球扩张,如:Uber和Airbnb这两家公司发展不到六年时间,今天它们的生意版图是全球化的;无人机领域非常有代表性的中国企业大疆创新,其超过70%的市场份额来自海外,这也是得益于公司从创业初始的全球化定位;BAT的版图当然不仅仅在中国,这点不多赘述;小米在印度市场的发展已经位列第二;京东的全球化发展也不断创造出惊喜。

这些变化与挑战背后蕴藏着巨大的机遇,相信如果企业家和投资人能够把握好这样的市场机会,现在应该是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可以有更长足的进步,获得跨越式的发展。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属于原作者,不代表清科私募通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更多资讯请关注微信ID:pedata

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您阅读这篇文章花了0
转发这篇文章只需要1秒钟
喜欢这篇 0
评论一下 0
相关文章
评论
试试以这些内容开始评论吧
登录后发表评论
阿里云创新中心
×
#热门搜索#
精选双创服务
历史搜索 清空

Tel:18514777506

关注微信公众号

创头条企服版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