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移动端
创头条企服版APP

成都高新区首批14名社区营造师上岗

1406

  社区营造师上任,与社区工作人员进行“头脑风暴”。

  这两天,东联成都设计院院长蒋侃迅挺忙的。除了日常工作外,他还利用下班时间,研究肖家河街道新北社区的材料,并驱车前往社区实地调研。这是因为他有了一个新身份——成都高新区社区营造师

  8月7日,记者从成都高新区基层治理和社会事业局获悉,成都高新区聘任了14位规划设计“行家里手”,成为成都高新区的首批社区营造师。

  社区营造师是一个什么职业?虽然这一身份概念在国内还不太普及,但在日本和中国台湾、上海等地已经较为成熟。在他们的带领下,一批有颜值、有活力的社区典范逐一呈现。而此次成都高新区聘任社区营造师,正是广泛动员各方力量深入参与城乡社区发展治理的一大举措。

  作为社区治理的“智囊团”,社区营造师在受聘后将发挥规划建设领域的专业所长,调动社区各类资源,为成都高新区的社区空间更新、社区发展和活动设计进行专业指导,为社区赋能。

  组建队伍

  集结国内外名校毕业生

  平均年龄约30岁

  近年来,“社区营造”作为一个崭新的发展理念流行起来,直指通过整合各类资源激发社区活力、在自治中形成人与居住环境的紧密纽带的重要性。而成都高新区在全市范围内率先成立了区级层面的社区营造师团队,则是从社会中挖掘社区发展力量的一大举措。

  “社区发展治理需要多方力量的深入参与,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提升社区品质。”成都高新区基层治理和社会事业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就成都高新区而言,需要一批有专业背景且居住在高新区的人来助力社区发展,而由各社区自身引进高端资源可能会有一些局限,于是全区开展了社区营造师的聘任工作。

  记者了解到,成都高新区将开展两类社区营造师的聘任:社区空间营造师和社区活动营造师。成都高新区首批“社区营造师”集中在社区空间营造领域,通过定向邀请和自愿报名的方式产生。

  入围的首批14位社区营造师以年轻群体为主,平均年龄约30岁,不仅有活力和激情,而且均是园林景观、规划、建筑专业的“行家里手”。从简历中可以看到,他们毕业于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天津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伦敦大学学院、法国凡尔赛国家高等建筑学院、米兰理工大学、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等国内外名校,现任职于各大高校、省市专业设计单位等,拥有很强的专业背景。其中,大部分人还居住或者工作在成都高新区,对本地的社区发展也有一定的认识。

  建立机制

  构建社区营造师体系

  鼓励社区资金支持营造师项目

  聘任之后,社区营造师将开展哪些工作?成都高新区基层治理和社会事业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社区营造师将参与高新区社区发展治理重要决策,发挥决策智囊作用。同时,他们将深入社区,尤其是示范社区进行蹲点指导。在成都高新区社区激励资金的评审以及为社区保障资金使用等事项上,社区营造师也将提供专业指导。

  为了让这支专业能力极强的队伍在社区发展治理中切实发挥作用,成都高新区借鉴了台湾、上海等地社区规划师的有益经验,结合本地实际,由成都高新区基层治理和社会事业局牵头,谋划了成都高新区社区营造师的整体运行机制。全区将构建区级营造师和社区级营造师,区级社区营造师主要成员是相关领域的专家团队,突出专业性,社区层面社区营造师则主要是突出在地化特征,即邀请居住或工作在本社区的居民担任空间营造师或活动营造师。

  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便于社区营造师的工作开展,成都高新区拟推进“社区营造师+社区”联合申报的方式,在公益创投以及社区激励资金申报时,提供专项资金支持。同时,积极鼓励社区分配社区保障资金或者争取所在街道办事处的工程项目资金用于社区空间更新设计,支持社区营造师提出的项目。“我们希望以完善的机制,保障社区营造师真正为社区营造作贡献,将社区营造师打造为成都高新区社区发展治理的优质示范品牌。”相关负责人表示。

  链/接

  营造师们打算怎么干?

  目前,14名社区营造师已经与肖家河街道新北社区、芳草街街道新能社区、石羊街道新园社区、桂溪街道益州社区“结对子”。社区营造师以“组团式”蹲点指导的方式,对社区空间更新、社区发展和活动设计进行专业指导和资源链接。他们怎么看、怎么想、打算怎么干?记者跟着他们走进社区脚步,看到了这些社区营造师工作路径。

  杨洁-芳草街街道新能社区

  景观设计中融入“人味”

  让社区空间“活起来”

  杨洁是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景观园林教研室副主任、四川大学工程设计研究院风景园林所所长。“既是小酒馆的所在地,又有老成都的地域文化,感觉有很多可以挖掘的元素。”对接当天,杨洁和另外两名营造师王紫涵、钟琳一起走进了新能社区,背街小巷整治、小游园建设、老旧院落改造等社区工作的深入实施,给杨洁很大触动。作为景观园林的资深专家,杨洁最看重的就是在景观设计中如何融入人的交往休闲方式,让社区空间“活起来”。

  “我们当天就拉了个微信群,把3个营造师和社区的相关人员都拉进来了,谁有想法马上就可以提。”新能社区书记钟志华告诉记者,社区也希望营造师支的招可以尽快落地,转化成居民的幸福感。

  蒋侃迅、毛伟-肖家河街道新北社区

  走遍社区每条小巷

  掌握居民需求再精准服务

  8月8日,一场社区营造师座谈会在新北社区举行。当新北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了社区基本情况后,新任社区营造师蒋侃迅和毛伟立刻开启了提问模式。

  “你们社区就业情况如何?”“12岁以下儿童有多少?”“幼儿园和学校配套怎样?”“居民买菜都去哪儿?”“现在有待建公园绿地的规划吗?”精细的提问直指居民的生活习惯和切实需求。随后两人又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走遍了社区的每条小巷,还和社区居民进行了交流。

  在蒋侃迅看来,社区就是城市本身,成都高新区固然有它产业发展强劲、高端人才齐聚的特点,但新北社区又有它人情味、生活化的一面。拥有多年建筑设计从业经验的毛伟也表示,接下来将进一步研究新北社区的特色,找到居民需求和社区设计的契合点,再开展相应的项目设计。

  罗敏杰-桂溪街道益州社区

  挖掘社区文化内涵

  让设计增强社区归属感

  清华大学建筑学硕士、现任四川交投项目设计总监的罗敏杰,在成都高新区生活了5年,现在就居住于益州社区。“在益州社区居住和上班的年轻人比较多。年轻人忙于工作,很少参与社区事务,对社区的归属感就更弱,社区营造也应当从这方面入手。”罗敏杰说。

  罗敏杰认为,应当挖掘社区自身的文化,提炼出属于益州社区的文化符号,再通过空间设计、标志标牌打造等,营造出独特的文化氛围,柔化城市街区建设所带来的人与人之间的“疏离感”。同时,调动居民参与,发挥社会企业的作用,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运营模式。

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您阅读这篇文章花了0
转发这篇文章只需要1秒钟
喜欢这篇 0
评论一下 0
相关文章
评论
试试以这些内容开始评论吧
登录后发表评论
阿里云创新中心
×
#热门搜索#
精选双创服务
历史搜索 清空

Tel:18514777506

关注微信公众号

创头条企服版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