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移动端
创头条企服版APP

“我们不是生意人,是手艺人”

6592

  38年前,北京夫妻郭培基和刘桂仙,去街道办递交了一个申请,上面写着“申请开餐馆”,申请开餐馆的原因是,全家五个孩子,粮票不够吃。当时没有人知道,私人开餐馆,能否通过审批,即便餐馆开业了,也没人能肯定,餐馆能被允许经营多久,甚至连给店里送来书法作品的人,都不敢落款写下名字。

  38年后,改革开放后第一家餐饮业个体户“悦宾饭店”,招牌依然挂在北京市东城区翠花胡同,门庭若市,经营者是郭家第三代人。在郭家“吃螃蟹”之后,有成百上千万人申请到了自己的营业执照,开始了创业路,截至去年底,我国有个体工商户6579.4万户。

  不敢落款的“尝尝看”

  浅黄色的木桌椅,老式的吧台上除了电脑还摆着一个算盘,店内装饰简约而干净。迄今,饭馆墙壁上挂着一个裱起来的镜框,上书三个大字“尝尝看”,当年的赠字者,只落款了时间,却不敢留下名字。

  周末上午十点半,一位食客拎着一瓶二锅头,来到悦宾饭店:“特意来吃他家蒜泥肘子的,好多年了。”还有半个小时才营业,不大的店内,已坐满客人。有老街坊,有从外地慕名而来的。店外古铜色的招牌上写着:中国个体第一家。

  饭店的创始人郭培基年轻时曾在北京饭店上班,一手好厨艺。没有正式工作的妻子刘桂仙曾为了养家糊口四处打零工。后来,因为厨艺出众,刘桂仙到了一位首长家做饭。首长夫人经常在家宴请,聊天之间,夫人们谈及国外有很多中餐馆,但做的饭都是西餐的味儿,回来要吃刘桂仙做的饭菜,吃顿饱饭。“小刘,你要是在英国开个饭馆,肯定火!”“还去什么英国,在北京开也能火!”

  刘桂仙本以为是老太太们间的说笑,并没放在心上,后来在大家的再三鼓励下,她动了心,拿着一份写着“申请开饭馆”的简单申请,跑去街道办盖章,开始了筹备工作。郭家有四男一女五个孩子,光靠夫妇二人上班的粮票根本不够吃,当时大量知青返城,工作也不好找,郭家成年孩子中,有的待业在家。

  几经周折,妻子刘桂仙拿到了北京个体餐饮的第一张营业执照。夫妇二人到皇城根买了4张旧桌子和15把椅子,改造了房间和厨房。1980年9月30日,悦宾饭馆开张了。当天,吃饭的人排队排到了胡同口,他们赚了38元,比郭培基一个月工资还多,孩子们的就业问题也解决了。

  就在饭馆开张前一个月,《关于转发全国劳动就业会议文件的通知》中明确提出,“允许个体劳动者从事法律许可范围内的、不剥削他人的个体劳动”,有关部门对个体经济发展要予以支持,不得刁难、歧视。

  个体户也是劳动者

  “当时奶奶开餐馆的梦想,就是能给一大家人每人买一套棉被。”郭华说。如今,郭培基和刘桂仙的后代生活都富裕了,买了房子。几个孙子孙女中,都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其中有4个出国留学,有的去了日本,有的去了美国,有的去了新西兰。曾孙辈中,也有4个孩子出生。郭家如今四世同堂。

  这一切,都来自不易。

  计划经济时代,人们吃惯了“大锅饭”,如今有人开私人餐馆,这成了大新闻。“排队的人群里有来尝手艺的,有前来观望的,也有记者。”从小在饭店长大的郭华,后来听奶奶刘桂仙回忆说。

  早在开业前,“有人要开餐馆”的消息就传开了。曾有记者在胡同口拦住下班后的郭培基:“你是郭培基吗?”郭培基低着头赶紧走开:“我不是。”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和妻子刘桂仙心里也没底。

  饭馆开业了,不同的声音来了,曾有报纸刊文说,“私人开买卖,不伦不类”。“那段时间,爷爷下班进了胡同,就低着头推着自行车走,生怕有动静。”郭华说,她听老人们回忆,那时候家人常被街坊邻居在背后指指点点。当时,郭家不敢雇佣家庭成员之外的员工,店里所有的伙计,都是郭家的亲戚。

  风言风语还不止这些,当时北京很少有私营饭店,开张后很多大使馆外宾常来这里吃饭。“有一位邻居曾直接指着我奶奶说,‘你就是一女特务,要不你们家怎么有那么多外国人’。”郭华说,那时候,即便是北京,国际化程度和今日也无法同日而语。

  迫于压力,郭培基、刘桂仙夫妇二人曾一度将餐馆关停。第二年春节,国务院副总理到刘桂仙家拜年,这给他们夫妻,以及像他们一样的个体户们,吃了定心丸。当年10月,《关于广开门路,搞活经济,解决城镇就业问题的若干决定》发布,明确承认“个体劳动者,是我国社会主义劳动者”。

  “个体户是劳动者”这一定义,让个体户有了身份,也让郭培基最终放开手脚去干。在悦宾之后,个体餐馆、个体经济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悦宾饭店的营业额越来越高,几年后,郭家就成了当时风光的“万元户”。1983年,悦宾餐馆第一次聘用了家庭之外的员工,郭华的母亲张学兰,在1985年被餐厅聘用,后来成了郭家的四儿媳妇。1992年,刘桂仙在“悦宾”几十米处又开了第二家餐馆“悦仙”。

  守住儿时的味道

  现在,郭培基已84岁高龄,在北京远郊昌平区的四合院里颐养天年,刘桂仙已辞世。餐馆传到了第三代人。两个餐馆里,卖饭算账的是郭家女儿郭洪燕和四儿媳、郭华的母亲张学兰,34岁的孙子郭诚成了饭馆里的厨师,继承了奶奶的手艺,而郭华则负责餐馆的管理和对外事宜。

  五丝桶、面筋趴白菜、锅烧鸭……这些刘桂仙独创的菜肴,几乎保持着38年前的口味。但是,当互联网开始影响餐饮业,似乎“不合时宜”的悦宾,也受到了不少人的质疑,为什么在外卖APP上找不到这家餐厅呢?

  没有做外卖、没有扩张店面、没有利用品牌搞连锁。这些项目不是没想到过,但一家人商量后,觉得遵循爷爷奶奶的的初衷,做好饭菜最要紧,扩张和外卖,很可能会影响饭菜味道。郭家后人对于这所店面的未来有着自己的理解。“我们家就不是生意人,是手艺人。”郭诚说。

  “奶奶一直教导我们,凡是入口的东西比天大,第一是新鲜,第二是一定要做到最好。”郭华说,饭馆成立之初,刘桂仙对食材的选择就非常严格。郭华四五岁的时候,奶奶带着她到鸭厂里一只一只地挑鸭子。“只挑那些看起来机灵的鸭子,新鲜。”当年为了寻找新鲜食材,刘桂仙也曾带着郭华早上5点起床赶头一班火车,去河北省的农贸市场采购。

  如今,北京的农贸市场已经非常发达,尽管不用再跑到河北,但负责采购的郭华和母亲张学兰,依然保持着奶奶当年选食材的标准。“老人们曾说,我们家就为了维持现状,付出的代价是很大的。我原来就不太理解这句话,现在长大了才懂了。”鸡蛋摊皮、切丝、手卷……仅仅一道简单的“五丝桶”,要用十三道工序,五六个人配合。对食材的要求没变,做菜的工序也没变。

  “这么多年,还是儿时的味道。”每当多年未曾谋面的老顾客再次品尝店里的菜,说出这句话时,郭华都觉得,这是对她和家人最高的褒奖。

  有一次电视台到店里采访,需要找一位年长的老顾客。一位30岁左右的男顾客主动要求采访他:“我就是老顾客,我在我妈肚子里的时候就来这里吃饭,现在孩子都四岁了,也经常带她来。”对于胡同里长大的老顾客来说,不管搬家多远,回来尝尝,悦宾还是儿时的味道。

  保持某种不变,不是拒绝进步。郭华和家人最近在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我们会将店里的菜品同胡同文化结合到一起,吃饭的同时也了解胡同文化,让大家在用餐过程中,能体会到回味与记忆。”(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兰德华)

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您阅读这篇文章花了0
转发这篇文章只需要1秒钟
喜欢这篇 0
评论一下 1
相关文章
评论
试试以这些内容开始评论吧
登录后发表评论
@@9yDgM
@@9yDgM说:
厉害了
0
0
阿里云创新中心
×
#热门搜索#
精选双创服务
历史搜索 清空

Tel:18514777506

关注微信公众号

创头条企服版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