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移动端
创头条企服版APP

在赣创新创业的人才有哪些福利?必须认真了解!

11030

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出台《江西省引进培养创新创业高层次人才“千人计划”实施办法(试行)》,简称省“双千计划”,引起各界人才的广泛关注。日前,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人就广大人才对省“双千计划”关心、关注的一些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问:江西省“双千计划”出台有什么样的背景和意义?

答: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落实《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管理办法》《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管理办法》和《中共江西省委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加快构建极具竞争力的引才育才政策体系,吸引和培育一批高层次人才及团队在赣创新创业,更好地服务江西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我省出台了本办法。

省“双千计划”的全称是江西省引进培养创新创业高层次人才“千人计划”,是在省委、省政府高位推动下,由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牵头组织实施的重大人才工程,是江西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强人才引进培养工作的重大举措,是全省人才工作的龙头工程,意义重大。计划启动实施将示范引领和带动全省各地、各单位加大人才引进培养力度,分层分类实施各具特色的人才工程。 

问:省“双千计划”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省“双千计划”的主要内容是:用5年左右的时间,面向海内外重点引进1000名左右“高精尖缺”优秀高层次人才和100个左右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面向江西省内重点培养1000名左右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新兴产业、引领创新发展的高层次人才,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问:省“双千计划”有什么主要特点?

答:省“双千计划”实施办法共分8个章节、30条,对重点引进培养对象和条件、遴选程序、支持措施和管理服务等方面予以明确,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宏观设计上做到了“三个紧贴”

紧贴国家做法。参照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做法,分别设置引才类5个项目和育才类4个项目,在申报条件上,引进类项目参照国家“千人计划”,按略低于国家申报条件的标准确定;培养类项目参照国家“万人计划”,按略低于国家申报条件,同时又略高于省有关部门实施的相关人才工程申报条件来确定。

紧贴江西实际。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原则,在引进类中分别设置长期项目和短期项目,实行开放申报,尽可能集聚更多人才来赣服务和创新创业。短期入选的要求每年在赣工作不少于2个月,连续3年以上。

紧贴外省资源。对外省国家“千人计划”和省内外“万人计划”入选人员、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中科院“百人计划”、国家优秀青年基金等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入选者,申报有关个人引进培养项目的,开辟绿色通道。

二是人才选拔上注重了“三个倾斜”

向创新人才倾斜。围绕江西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为重点,大力引进工程技术创新领军人才,特别是引进对接《中国制造2025》、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等急需紧缺人才。

向创业人才倾斜。所有引进培养项目均对企业类人才开放申报,对企业急需紧缺人才在申报条件上适当放宽年龄、学位、专业职务要求。

向青年人才倾斜。在有关项目中专门设置青年专项,放宽申报条件,专设评审标准,单独划定入选人员名单。

三是服务支持上抓住了“三个突出”

突出项目资助。最高额度达800万元,其中,对创新创业领军人才长期项目和外国专家(长期)项目入选者可提取不高于30%的资助资金用于改善个人生活条件。

突出创新创业支持。省科技重大专项在同等条件下予以优先安排,申报的各类科技、产业化、技改工程项目在同等条件下予以优先立项,符合上市融资、债券融资等条件的有关部门优先列入。

突出综合施策。结合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从职务职称倾斜、落实税收优惠政策、优化配套服务、加强荣誉激励等多个方面提供支持服务。

问:省“双千计划”的支持重点是什么?

答:省“双千计划”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型光电、航空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为重点,面向海内外大力引进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特别是引进对接《中国制造2025》、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以及发展重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急需紧缺人才和高层次人才团队,推动江西在关键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上实现突破。积极引进战略规划、风险评估、资本运作、工业设计、国际投资、国际金融机构管理和知识产权运营管理等领域高层次专门人才。注重引进教育、卫生、文化、社会科学研究等领域具有较高学术造诣或丰富实践经验的优秀人才。

在加大引才工作力度的同时,注重省内挖潜,围绕省重点产业、一流学科专业和新经济业态发展需要,特别是以新制造经济、新服务经济、绿色经济、智慧经济、分享经济等五大领域为主攻方向,培养一批具有领军才能和团队组织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及团队,推动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快速提升。加强人才后备梯队建设,注重引进和培养一批有重大创新前景和发展潜力的中青年人才。

问:对入选省“双千计划”的人才和团队,是否会有项目资助?资助标准如何划分?

答:省“双千计划”对引进的人才和团队将给予较大力度的项目经费资助,具体资助标准为:

对创新领军人才长期项目和外国专家(长期)项目入选者,自然科学类给予每人200万-300万元的项目资助,人文社科类给予每人20万-50万元的项目资助,金融类给予每人50万-100万元的项目资助。

对创新领军人才长期(青年)项目入选者,给予每人100万元的项目资助。

对创业领军人才项目入选者,给予每人200万-300万元的项目资助。以上项目资助中,可提取不高于30%的资金用于改善个人生活条件。

对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入选者,给予每个团队500万-800万元的项目资助。

对创新领军人才短期项目和外国专家(短期)项目入选者,给予其用人单位项目资助,项目资助标准分别为:自然科学类每人30万-50万元,人文社科类每人10万-20万元,金融类每人20万-30万元。

对科技创新高端人才项目入选者,自然科学类给予每人200万-300万元的项目资助,金融类给予每人50万-100万元的项目资助。

对科技创新高端人才(青年)项目入选者,自然科学类给予每人100万元的项目资助,金融类给予每人20万-30万元的项目资助。

对科技创业高端人才项目入选者给予每人200万-300万元的项目资助。

对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项目入选者给予每人20万-50万元的项目资助。

对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青年)项目入选者给予每人15万元的项目资助。

对高技能领军人才项目入选者给予每人10万-20万元的项目资助。

对引进的国际国内顶尖级别的高端人才或者其领衔的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实行“特事特办、一人一策”,并通过项目资助、创业扶持、股权投资、贷款贴息等方式给予综合资助。

问:除了项目资助外,入选省“双千计划”还会有什么政策优惠?

答:作为全省龙头人才工程,省“双千计划”将为入选者提供省内最高层次、全方位的配套服务支持,帮助高层次人才和团队更好地在江西创新创业。省“双千计划”明确:除项目资助外,还将同时对入选者和团队从创新创业支持、职务职称倾斜、税收优惠、优化服务等方面给予配套支持。

具体包括:

在项目研发、平台建设等方面给予择优资助,省科技重大专项在同等条件下予以优先安排。

申报的各类科技项目、产业化项目和技改工程项目,在同等条件下予以优先立项。

对入选人员牵头的研发项目和成果转化,优先推荐省人才创新创业引导基金项目支持,其他创新创业投资资金给予重点支持安排。

符合上市融资、债券融资等条件的,有关部门优先列入。

为入选者提供居留、出入境、落户、医疗、保险、住房、配偶安置、子女就学、职称评定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支持。

对作出突出贡献的入选者,优先推荐参加“江西省突出贡献人才”“庐山友谊奖”及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评选。

问:省“双千计划”对青年人才、国家级高层次人才等是否有特殊支持措施?对一些情况特殊、不能全职来赣工作的人才是否可以引进?

答:省“双千计划”十分重视和关心青年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在创新领军人才长期青年项目、科技创新高端人才青年项目和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项目中专门开辟了青年专项,并在申报条件上适当放宽,单独评审、单独入选,对入选的青年人才最高给予每人100万元的项目资助,引进类人才还可以提取不高于30%的资金用于改善个人生活条件。

为鼓励优秀高层次人才申报,省“双千计划”对入选国家级重大人才工程的人才,专门开辟“绿色通道”,即:外省国家“千人计划”和省内外“万人计划”入选人员申报省“双千计划”相对应项目的,以及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中科院“百人计划”、国家优秀青年基金等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入选者,申报省“双千计划”有关个人引进培养项目的,可以不需评审,直接进入考察环节。

对于不能全职到江西工作的高层次人才,省“双千计划”也致力于通过柔性方式引进。在引进类项目中专门设置了创新领军人才短期项目,高层次人才符合创新领军人才长期项目资格条件,但未全职在江西工作的,可以申报短期项目,入选后只需在江西连续工作三年以上,每年不少于两个月。而且,如果申报人在业内影响力大,领军和带动力强,且身体条件良好,年龄还可放宽至65周岁。

问:省“双千计划”如何保证申报评选公开公平公正?

答:省“双千计划”建立了严格的遴选工作机制。入选人员和团队需要经过个人申报、用人单位同意、各市或省直单位推荐、评审考察、审批入选等环节,才能最终入选。评审工作由省委组织部、省人社厅牵头抓总,督促检查;省委宣传部、省工信委、省科技厅、省教育厅、省文化厅、省社联、省政府金融办、省外国专家局等部门按职能分工,分别抓好实施。

为了确保申报评审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省委人才办专门开发了网上申报评审系统,申报评审全过程透明公开,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同时要求,分评审平台建立评审专家库,评审时外省专家的比例不少于50%,专家重复率不超过30%。

问:首批省“双千计划”如何申报?

答:省“双千计划”推出后,人民日报、新华社、江西日报等媒体作了密集宣传。欢迎广大人才关注,并通过省“双千计划”申报评审系统(http://218.64.59.32)进行申报。首批启动项目网上申报从2017年12月8日开始,到2018年2月28日截止。

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您阅读这篇文章花了0
转发这篇文章只需要1秒钟
喜欢这篇 0
评论一下 0
相关文章
评论
试试以这些内容开始评论吧
登录后发表评论
阿里云创新中心
×
#热门搜索#
精选双创服务
历史搜索 清空

Tel:18514777506

关注微信公众号

创头条企服版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