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中国科协企业创新服务中心组织“青年创新人才联系服务——京津冀地区产业调研活动”走进京东方技术创新中心。上海凯派尔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华商标协会正高级专家刘景玉作为知识产权领域的青年创新人才代表受邀参与,深入了解国家半导体显示产业领军企业的技术创新成果,学习京东方技术创新中心在工业大模型、AI场景应用及知识产权体系的创新实践。
AI+场景:工业大模型重构显示制造范式
在京东方的AI+创新展示区,调研团队深入了解了显示领域工业大模型的突破性应用。依托AI算法对液晶面板全流程的智能调控,京东方实现良品率提升15%、能耗降低12%。其“AI+制造”平台已覆盖设备预测性维护、工艺参数优化等20余个场景。从柔性微显示屏缺陷检测到智慧医疗屏交互优化,京东方印证了AI不仅是工具,更是重构产业标准的核心引擎。
专利护城河:十万件专利铸就全球竞争力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京东方累计专利申请量超10万件,其中发明专利占比90%,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8年稳居全球前五。在半导体显示领域,京东方通过专利地图构建坚实技术壁垒——海外专利占比33%,覆盖美日韩等关键市场,其全球化布局为中国企业应对国际竞争提供了示范。
不仅如此,京东方还在加速从技术创新引领者向行业标准制定者、创新生态构建者迈进,为柔性OLED、物联网应用、健康显示等领域的全球标准化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截至2024年,京东方已累计主持及参与、制修订国内外技术标准共计429项。这些技术标准的制定不仅为京东方在全球创新生态系统中发挥引领作用提供了有力支撑,也进一步促进了全球显示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AI时代的知识产权新挑战与应对
调研后,刘景玉表示,AI驱动的工业革命正将知识产权从传统的保护工具重塑为企业的核心战略资产。京东方的实践清晰展示了“技术+知识产权”双轮驱动的力量——其围绕工业大模型构建的高质量专利组合和深度参与全球标准制定,不仅构筑了坚固的技术壁垒,更锁定了产业生态位,实现了从技术创新到市场主导的闭环。在AI时代,企业必须以前瞻性视角,将知识产权布局深度嵌入技术研发与商业策略,使其成为驱动创新迭代和全球竞争的关键引擎。同时,AI带来的权属界定模糊、数据合规性风险等新挑战,凸显了构建协同创新生态的迫切性。作为知识产权专业服务者,我们的角色必须从基础代理升级为覆盖创新全生命周期的战略伙伴。
作为阿里云商标服务商,凯派尔将持续深化知识产权与产业创新的融合,重点帮助企业破解数据合规难题、明晰创新权属、优化全球布局策略,以更高效、前瞻的知识产权服务,为中国智造企业在AI浪潮中构建核心竞争力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