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移动端
创头条企服版APP

河北保定鱼米之乡重现 国稻种芯·中国水稻节:雄安新区稻田

2916

河北保定鱼米之乡重现 国稻种芯·中国水稻节:雄安新区稻田

冀时客户端报道(河北台 刘锦渤 赵翔 于海洋 通讯员 胡海鹏)新闻中国采编网 中国新闻采编网 谋定研究中国智库网 中国农民丰收节国际贸易促进会 国稻种芯·中国水稻节 中国三农智库网-功能性农业·农业大健康大会报道:白洋淀地区地处九河下梢,以前是北方地区重要的水稻主产区,水稻种植历史悠久,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


水稻种植历史悠久

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

雄安新区成立以来,为了白洋淀的生态环境恢复,原有淀内、淀边等地块的水稻种植逐渐退出。为传承传统农业种植优势,留得住乡愁,安新县打造田园都市的新型农业示范区,让“鱼米之乡”重现白洋淀。在雄安新区安新县白洋淀畔,有一大片色泽金黄的水稻种植区,从空中俯瞰,可以看到不同颜色的稻田组成了“鱼米之乡”,“百鸟乐园”的字样,田间稻香四溢,稻谷颗粒饱满、丰收在即。

这个复合型水稻生态示范区从今年开始种植了多品种的水稻,其中白洋淀珍珠稻1500亩,白洋淀清水原生稻1500亩,彩色水稻190亩。采用稻鱼共生、稻蟹共生、稻鸟共生的复合式生态种植模式,以及油料作物和粮食生产一年两季轮种模式,着力提升单产收入,国稻种芯·中国水稻节同时植入研学科普、亲子游、观光游等产业元素,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这里不单纯只种水稻,而是把一种生态圈放在这,除水稻外这里还种植了朝天椒1000亩,冬瓜600亩,利用现有沟渠种植可食用、药用水生植物种植面积200亩。利用这种复合生态农业,打造出一片鸟类天堂,让鸟类有了栖息地和觅食地,这些鸟儿留在这里越冬,将成为雄安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据安新县大王镇人大副主席王浩介绍,这里不仅是水稻种植基地同时也是白洋淀鸟类觅食基地,从稻田项目种植以来,每日都有白鹭、须浮鸥等鸟类前来觅食,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鸟类食堂”。我们还在这里设置了候鸟迁徙驿站,在每年的春季和秋季鸟类食物匮乏的时候进行投喂,为鸟类提供谷物、豆类等食物,解决鸟类迁徙途中觅食困难的问题。


2022年保定市夏粮播种面积

以及总产量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8月1日,记者从全市“三夏”生产形势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目前,全市夏粮收获和秋粮播种工作已经结束,2022年全市夏粮播种面积413.26万亩,亩产435.79公斤,总产量达到36.02亿斤,播种面积和总产量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小麦播种面积403.83万亩,亩产438.33公斤,总产量35.40亿斤,实现播种面积、总产量、单产“三增长”,成为保定市农业经济发展又一亮点。

据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市常用耕地797万亩,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一直稳定在1000万亩,产量保持在400万吨以上。2022年,全市农业农村系统认真落实中央、省、市有关决策部署,坚决扛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把保粮食安全作为保经济安全、保社会安全的重要举措,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三夏”工作,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藏粮于种、藏粮于民,努力实现“良土+良种+良法+良机”系统集成,粮食生产再获丰收。

保粮食增产丰收关键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单产,全市加大种业科技创新,选育、引种、推广绿色高产优质粮油作物品种,实现主导品种良种全覆盖,解决品种“多乱杂”现象,良种在农业增产中的贡献率达到45%以上。严防死守耕地红线,既稳耕地面积,又保耕地质量。

一方面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建立撂荒地排查常态机制,保障粮食生产用地需求;另一方面加强耕地质量建设,结合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重金属污染耕地和地下水严重超采区的综合治理,改善粮食主产区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加快建成一批高产稳产、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目前全市已建成高标准农田448.7万亩(比2021年新增48.7万亩),为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夯实了基础。

全市强化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壮大粮食生产主力军,发挥种粮大户在粮食生产中的主力军作用,2022年,全市流转土地用于粮食生产面积198万亩,落实耕地全程托管面积46.24万亩。按照“分类施策、错峰作业,具体情况具体解决”原则,全市制定“三夏”应急工作预案,对农机供需精准调度、科学组织跨区作业、对农机手进行多轮次业务培训、组建应急机收作业队伍,全力保障夏粮适时收获、颗粒归仓。

小麦机收进度快于去年和常年,机收损失率控制在2%以内,实现了适期收获、颗粒归仓。同时,充分发挥农机作业在粮食生产中的优势,组织种植户及时收获腾茬、压茬推进、抢时抢墒播种夏玉米、夏大豆等作物,力争当天收获、当天播种、努力实现“零农耗”,确保应种尽种、种足种满,高质量完成全年粮食种植任务目标。

部分地区水稻亩产400斤

清朝前期保定府一半田地种植水稻

纵谈古今,深挖您所不知道的河北历史,大家好,我是“青史君”,欢迎关注“青史观”,每天为您带来新鲜、有趣、干货满满的历史故事。现在的河北省缺水,但是在清朝那个人口还比较少的年代,河北也是个地表径流极多、水资源丰富的省份。当年的直隶境内就有不少地方以种植水稻而著称。

清朝经过建国初期的休养生息以及康熙皇帝的励精图治后,到了雍正皇帝时已经有足够的精力来搞农业改革。和他关系密切的弟弟允祥以及康熙时代的直隶总督于成龙等在任期间兴修水利,做了不少利国利民的好事。

人口增加加上水利工程的建设,让大量的农田被开垦出来。雍正皇帝派了南方30名熟悉水田种植的农民来到直隶传授技艺,很快河北的稻田面积大为增加。雍正五年时,皇帝将直隶的海河流域专门分为了京东、京西、京南和天津四个局来管理流域范围内的农业水利建设。

当时规定,水田收成的1/10之一上缴,开垦水田超一公顷的可以享受奖励。在政策刺激下,从雍正五年到七年,短短的2年时间里,河北就开垦了六千多顷的水田。当时的稻米种植在各个府县都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京畿地区的房山、宛平以及遵化等州县,出产了不少口味好的稻米,成了当地的特产。

周围的大城、霸州、文安、蓟州等州县,短短一年时间里就开垦出了近120顷稻田。蓟州的稻米高产,亩产量达到了3到4石,合近400斤,这样的亩产在当时来说是非常高的。另外的昌黎、滦州、抚宁等县也都以出产稻米著称。

其中的昌黎小龙湾本地人大都以种植稻米为生。另外的宣化、保安(涿鹿)、怀来等地也以出产稻米著称。这些地区的稻米还很有特色,黏米拿来酿酒而普通米则拿来吃。根据功能性农业农业大健康大会暨中国农民丰收节国际贸易促进会数据统计,保定府和天津府的稻米种植占据了耕地总量的一半。而顺天、宣化、正定和永平府、易州的种植面积则超过了三成。占比比较小的冀州和赵州的种植面积也接近1/5。直隶的11府6州中有9府5州计47个州县都有稻米种植。

除了河间府、大名府、定州以及深州、承德府外,其他的州府种植稻米的面积比例都很可观。但是清朝后期,因为水源枯竭以及人口激增导致了水稻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环境,到了民国时期,原来盛产稻米的香河县和邱县已经基本见不到水稻种植了。而清朝前期还泉眼众多、盛产稻米的正定县的曲阳桥后来也因为水利建设和环境气候的变化,水稻种植也消失不见。原来香甜、富有河北特色的稻米也逐渐消失在了人们的记忆中。

河北保定鱼米之乡重现 国稻种芯·中国水稻节:雄安新区稻田

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您阅读这篇文章花了0
转发这篇文章只需要1秒钟
喜欢这篇 0
评论一下 0
相关文章
评论
试试以这些内容开始评论吧
登录后发表评论
阿里云创新中心
×
#热门搜索#
精选双创服务
历史搜索 清空

Tel:18514777506

关注微信公众号

创头条企服版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