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移动端
创头条企服版APP

昆明理工大学、厦门大学完成的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3224

金属硫基材料结构演变与储能性能协同作用机制研究 anli.jpg

  2022年4月29日,第三方专业科技成果评价机构——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在昆明依据科技部《科学技术评价办法》的有关规定,按照科技成果评价的标准及程序,本着科学、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组织专家对昆明理工大学、厦门大学完成的“金属硫基材料结构演变与储能性能协同作用机制研究”项目进行了科技成果评价。

  此次成果评价专家委员会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矿冶研究总院研究员邱定藩,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孙学良,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会长、教授贾明星,昆明冶金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臧健,贵研铂业股份有限公司教授陈家林,云南大学教授兰尧中,云南民族大学教授郭俊明等专家组成。

  经过专家评审,认为该项目针对金属硫基储能电池材料结构演变与储能性能协同作用机制不明晰这一关键科学问题,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云南省重点研发计划等13项基金的资助下,开展了深入的研究。在国际上率先创建了典型金属硫基材料作为安全性中值电位负极材料的超长循环寿命储能系统,揭示了金属硫基材料电化学过程中结构、性能演变间的耦合作用机制,突破金属硫基材料在碳酸酯电解液中的应用壁垒,填补了金属硫基材料异质性储能机制的理论空白。项目的实施为金属硫基储能电池界面反应热力学、动力学、稳定性行为研究奠定了核心科学和技术基础,也为实现高性能硫基电池产业化奠定了关键理论和应用基础。主要科学发现如下:在国际上率先构建Cu2S作为高安全中值电位负极材料的长寿命储能系统,首次揭示电解液组成及溶剂分子结构与铜硫化合物储能间的关联性和耦合性作用机制;发现活性硫基材料硫元素与商用碳酸酯电解液的不可逆副反应,是阻抑商用碳酸酯电解液体系无法在金属硫基电池中应用的关键难题,研发孔径、比表面积可控的分级多孔碳层包覆技术,实现金属硫基材料在基于碳酸酯类电解液全电池的长寿命、高稳定循环;揭示了一体化缓冲体积空间预留、包覆层和导电框架双重效应,提出自模板热分解和无硫化喷雾干燥普适性制备方法,协同提高金属硫基化合物复合材料电化学性能。成果共发表SCI论文36篇,其中一区论文19篇,累计影响因子251,总他引共893次,1篇被评为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 2020年优秀论文。申请PCT专利1件,授权国际专利2件,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1件。著有相关教材1部、专著2部。取得的一系列创新性成果被Chem. Soc. Rev.、Energy Storage Materials等顶级期刊重点评论,引起了国内外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主办电化学能源科学与技术国际会议(EEST2016),做大会主题报告7次、特邀报告3次。培育了云岭学者1名、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1名,云南省“高层次人才-青年人才”8名,云南省中青年后备人才2名。获得云南省优秀博士论文1人,优秀硕士论文1人。该成果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经专家组全面审核,与会专家一致同意,“金属硫基材料结构演变与储能性能协同作用机制研究”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您阅读这篇文章花了0
转发这篇文章只需要1秒钟
喜欢这篇 0
评论一下 0
评论
试试以这些内容开始评论吧
登录后发表评论
阿里云创新中心
×
#热门搜索#
精选双创服务
历史搜索 清空

Tel:18514777506

关注微信公众号

创头条企服版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