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移动端
创头条企服版APP

白手起家,这家山区走出的世界500强的发展秘诀:顺风、逆风都可以,就怕没风

193

“敬业创业时,建化工厂需投资400万元,手头仅6万元,能成吗?能!时运顺,早成;时运不顺,晚成;不成不罢休!干了一年半,水杨酸终于投产了。建1号高炉需投资4000万元,企业自有资金只有不到500万,能成吗?经过一年努力建成了!只不过高炉刚开始简单一些,后来再完善。如当初无这种大想法,肯定建不成化工厂,也没炼铁厂,也不会有敬业集团。”——敬业集团董事长李赶坡

文:中外管理 辛国奇

来源:摘编自中外管理出品《从0到世界500强——敬业集团成长启示录》(独家解密,全书28万字)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有大量的企业经不起危机的考验而走向死亡,而也有一些企业能够独立于经济周期之外,顽强而又茁壮地成长。“不断地发展,不断地变革”,认为墨守成规只能使企业死亡的敬业集团显然属于后者。

巍巍太行下,滔滔滹沱旁,一群不安于现状的热血青年,从零开始,白手起家,披荆斩棘,摸爬滚打,边学边干,终成人中豪杰,还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将公司打造成了世界500强!

2021年8月,在敬业集团首次上榜《财富》杂志世界500强时,《财富》杂志曾评价敬业集团是一棵在沙漠中独自成长的胡杨:“敬业集团可能是中国企业版图上一个特殊的存在——总部位于刚脱贫不久的河北省平山县,没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成长环境;创始人李赶坡也没有显赫的家世背景与技术专长;也没有像其他‘共和国之子’们一样带有钢铁基因,甚至最初的业务是完全不相关的化工行业——生产水杨酸;更没有像其他激进的钢铁企业一样通过高杠杆收购实现快速增长。像一棵在沙漠中独自成长的胡杨,当公众注意到时,敬业已经成为一棵参天大树。”

的确,敬业集团逆势成长、化危为机的韧性,很像“不怕侵入骨髓的斑斑盐碱,不怕铺天盖地的层层黄沙”的胡杨树,无惧狂风肆虐、黄沙漫天,无惧没有水分和养料,在艰难的生存环境下野蛮生长着。所以,敬业集团这一民营企业的成长样本,极为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并充分借鉴。

一个企业要想基业长青、稳步登攀,需要有面对困难,百折不挠锻造出的“韧性”。而战胜——不,是善用各类危机,充分展现了敬业集团压不垮的“韧性”。

当笔者问及“在众多竞争对手中异军突起,后发制人,敬业集团究竟做对了什么”的问题时,没想到李赶坡的助理“抢答”了:“我们不断做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领导一直在不断设定新的目标,他看得比较靠前。”

没错,敬业集团这么多年的发展,正是不断提升的目标所指引的,并且做的都是外界看来“不可能”的事情。

在笔者看来,纵向剖开敬业集团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一个极为明显的纹理,那就是“目标+信念+顺势借力/逆势反弹”。

敬业集团董事长李赶坡

李赶坡的理念是:人生在世只有一次,一切都是现场直播,没有彩排,因此要珍惜人生,使人生产生更大的价值。最重要的一点是要为自己的人生设定目标,并且不断提高目标,否则就是盲目的人生。

因此,在李赶坡看来,一家企业必须要敢于向自身挑战,定大目标,从而有所突破。大目标激发人的智慧,有了目标就会想办法,就会千方百计,就会出智慧。大目标可以凝聚人心,有了大目标,有了努力方向,大家会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要设大目标,最低目标超过全国最强者。你为什么不行?别人行了你怎么不行?别人达到的,你达到这不算行,这不是英雄;别人达不到的你达到,要超过任何人才是英雄。人生就要当英雄,树大志干大事。”李赶坡曾多次这样激励敬业集团的高管团队。

而敬业集团的主要目标,有着“水杨酸全球第一,做炼铁,炼钢,年产100万吨50亿营收,年产500万吨,年产1000万吨千亿营收,国际化,做全球钢材和金属制品供应服务商、做全球小矿种及各种能源的贸易商,世界500强,转型升级、再造一个敬业”的发展脉络。可以说,敬业集团看似在小步快跑,其实是在飞速的跨越发展,但从未盲目。

显然,敬业集团的目标,就是靠着信念去支撑的。而“敬业集团”的名字,本身就有着“信念”的味道——正是李赶坡所说的“生活在世上要有一点精神支撑才行”。

敬业集团一直在外界的流言蜚语和“看不懂”中发展,不过这也正是李赶坡的决策特点,大多数人都看好的事情,他反而不会去做,甚至并购时,他都要选择长期具有区域优势、具有竞争力但不被人看好的项目。

而在各种“天方夜谭”般的目标下,信念变得极为重要。李赶坡曾经“自问自答”,描述了自己应对“极端不可能”时的心境:“敬业创业时,建化工厂需投资400万元,手头仅6万元,能成吗?能!时运顺,早成;时运不顺,晚成;不成不罢休!干了一年半,水杨酸终于投产了。建1号高炉需投资4000万元,企业自有资金只有不到500万,能成吗?经过一年努力建成了!只不过高炉刚开始简单一些,后来再完善。如当初无这种大想法,肯定建不成化工厂,也没炼铁厂,也不会有敬业集团。”

可以说,李赶坡凡事必成的魄力和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毅力,造就了他堪称传奇的一生,也开创了敬业集团基业长青的事业。

而这,都离不开信念。李赶坡深有感触:市场永远在波动,企业总是在市场波动中生存,有死有存。企业经营者必须适应这种永远变化的局面。市场的小波动给企业效益带来变化,市场的大波动可能给企业带来灭顶之灾。所以企业经营者必须始终保持敢打必胜的心态,敢于向一切袭来的危机亮剑。

一次亮剑,靠的是勇气,而在屡战屡败中持续亮剑,显然信念不可或缺。让我们看看李赶坡在各个历史阶段、各种场合下是如何论述信念的:

“敬业的创业者们在连人进出都不便的偏远山区,在既无港口又无铁路,仅有六米宽人车混行小路的闭塞小镇建起了千亿级敬业集团。建厂初期敬业集团除了成功的信念什么都没有。所以敬业人要继续发扬‘打出去冲上去’的精神,派出一支队伍便可打出一片天地,无往而不胜。”(2020年6月)

“增量竞争已经过去,你死我活的存量竞争已经开始。敬业集团能够多次度过金融危机,健康地活下来,靠的是什么?是敢打必胜的信念,是‘打出去冲上去’的精神。”(2019年12月)

“敬业的两个突出特点:第一,白手起家。很多企业由承包的乡镇企业或改制的国企发展而来,敬业不是,全部是白手起家,一块砖一片瓦都是敬业人建起来的,这是一个特点。第二,信念支撑事业。我们这个地方位置不好,建钢厂人们都说不行。不临近港口,没有铁路,所以位置不太好;没有稳定的资金来源,没有‘背景’。那么我们有什么,有信念。信念支撑我们走到现在。”(2017年8月)

“温家宝总理说过一句话:信念比黄金还重要。是的,信念能够帮助我们克服困难,能够帮助我们达到人生的目标,能够让我们创造财富,所以说信念比黄金还重要,敬业集团走过的历程充分说明这个道理。

敬业集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现在达到年产1000万吨的钢铁规模靠什么?靠信念。敬业集团当初从身无分文到现在固定资产270个亿,销售收入500多亿元,靠什么?靠信念。敬业集团当初创业的时候,一开始就我一个人,后来一个小团队,到现在22500名员工在这里共谋大业,靠什么?靠信念。我的体会是信念可以克服任何困难,可以达到人生的目标,可以创造人间奇迹。”(2017年8月)

“在远离闹市的贫困山区,在思想观念非常传统的革命老区,何以建成一个全国500强民营企业?凭的是敬业人唯一的强项——信念,信念支撑事业。”“下海时没有本钱,本身没有后台,也从不找后台。钢厂位置不通铁路、不沿海,没有矿石。在任何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建起了十里钢城,1350万吨钢铁产能,使一方百姓富裕起来,成为平山县纳税大户,连续八年被评为石家庄最大规模企业,靠的就是一条,人生的信念,没有了信念就什么也没有。”(2016年10月)

信念支撑事业——这就是危机压不垮敬业集团的奥秘,这就是其韧性十足的原因,是信念让敬业集团在各类危机面前产生了反作用力。

我们可以看出,在几个重大的时代性危机面前,李赶坡都做出了极为正确并且影响深远、逆向思维下的战略决策,体现出了一种大智慧和使命担当。

在李赶坡的思维认知中,发展企业,顺势可大发展,逆势也可大发展,就怕“平稳”,平稳往往就意味着原地踏步。他曾经在敬业集团内部会议上说:“国际局势的变化,打破了原有的经济秩序,产生了新的不平衡。不平衡就是商机!”

因此,敬业集团可以顺风飞远,也可以逆风飞高,没有耽误任何一个发展时期。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可以说,敬业集团在每一次危机中,都找到了新的机会,逆势反弹,猛长“个头”,把每次危机都变成自己的一次次“青春期”,并且在每一次危机中都将企业带进了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经过危机洗礼的敬业集团反而越来越强大。

李赶坡在谈及30多年的商海经验时说,只要抓住机会,时时都是发展企业的好时光。他认为,机会有两个特点:一是隐形的,像一块布用针扎下去其孔无数,眼睛却看不到。二是短暂的,一闪而过,稍纵即逝。所以要有发现机会的敏锐,要有抓住机会的速度。做企业很大程度在于对机会的捕捉程度。敬业集团所处环境并不优越,地理条件比较偏僻,交通不便,生活条件也比较艰苦,不易引进人才,新的思想潮流也不易冲击到这片革命老区和贫困山区,相对沿海和大都市周边发展条件要差许多。如何发展全靠经营者去发现机会,抓住机会——而机会往往存在于“危机”当中。

在2018年12月的一次内部讲话中,李赶坡对自己的“反危机”经历做了总结,并说:“经济危机是经济发展的规律,企业经营者遇到危机是必然的,就看如何应对。还是我一句老话:危机中有良机。只有危机才能淘汰不良企业,所以经济危机是优秀企业发展的大好机会。”

敬业集团应对危机的三大战术是:第一,充满战胜经济危机的信心,敢打必胜,不屈不挠,不获全胜绝不罢休。第二,思想谨慎缜密,在来临的经济危机中要谨慎决策,不能失误。第三,反危机措施要制定到位,落实到位,招招见效。

由此可见,敬业集团并不是在盲目地、“头脑发热”地反危机,而是在充分的信心下,确保没有失误的前提下,打赢防守反击战。

这些,都离不开从局中跳出的宏观思维。

善于思考大方向的李赶坡,对于企业具体的生产、经营,并不过于操心,用他的话说,就是“生产、经营我不管,我不如他们,当一个事业授权出去超过我亲自去做时,这就对了。如果还总让我去做,那就证明还有问题。我不管的事都做得很好,凡是我老管的事都不行,因为他们没有超过我的水平,这自然不行。”

“您就是一位政委,也像一位教练,统一员工的思想,激发员工的潜能。”面对笔者的评价,李赶坡笑了笑,说:“你说对了!我翻了翻这么多年我的讲话,我就是个政委,我就是讲思想、讲干部,其实很多业务我根本不管也不懂。”

事实上,优秀的企业家本质上都是哲学家,被誉为“经营之圣”的稻盛和夫,一手创立了两家世界500强企业:京瓷、KDDI,并拯救了另一家500强——日本航空公司。稻盛和夫出身是科学家,出名是企业家,但本质上是一位哲学家。正如季羡林先生所言:根据我七八十年来的观察,既是企业家又是哲学家,一身而二任的人,简直如凤毛麟角,有之自稻盛和夫先生始。

在这方面,哲学专业毕业、政治老师出身的李赶坡,显然也有着天然的优势,因此部分敬业集团高管在接受笔者采访时,也经常谈及李赶坡的辩证思维和哲学思考。

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无缘无故的成功,成功背后必然有着趋向成功的逻辑。优秀企业的成长,总能看得到,摸得着,听得见,有迹可循,有道可依。至此,很多人好奇的问题:作为一个并不具备先天优势的民营企业,敬业集团在全球竞争对手林立的大环境下,在钢铁这一具有垄断性特点的产业中,他们是如何历经九死一生,拥有一席之地,进而傲视群雄,冲进世界500强的?

笔者想,各位读者心中已然有了答案。



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您阅读这篇文章花了0
转发这篇文章只需要1秒钟
喜欢这篇 0
评论一下 0
相关文章
评论
试试以这些内容开始评论吧
登录后发表评论
阿里云创新中心
×
#热门搜索#
精选双创服务
历史搜索 清空

Tel:18514777506

关注微信公众号

创头条企服版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