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移动端
创头条企服版APP

合力投资张敏:成功的投资人要热爱生活 | 黄埔 11 期带班导师深度访谈

3151

他是一个学霸:

跳级被保送到四川大学,90 年代留学挪威,是国内最早一批 MBA 学位获得者;

他是同辈中的佼佼者:

在壳牌、普华永道两家世界 500 强企业做过管理者,曾是壳牌最年轻有为、最被看好的年轻主管之一,曾任职于中国早期最好的 VC;

他是一名天使投资「创业者」:

2012 年正式创建合力投资,获得了徐小平、王强、蔡文胜、包凡等知名投资人鼎力支持,至今投资了超过 200 多个新兴项目,管理着多支人民币和美元基金;

此外,他还是中国天使联合汇荣誉主席、是人文哲学爱好者、是把微信头像设置为家庭合影的父亲……

他被亲切地称为「敏叔」。

天使投资人是怎样炼成的?成为优秀投资人的必要条件是什么?如何能让徐小平老师这样的顶级投资人青眼有加?为何要呼吁开放市场,给创新者更多「社会奖励」?

带着种种疑问,沙丘采访了本次黄埔 11 期的带班导师、合力投资管理合伙人,张敏。

个人介绍 张敏.png


大资本涌入,早期投资内卷?

敏叔:别慌,问题不大

沙丘:沙丘曾邀请您来做带班导师,您说要先达成一个小目标——先要有三个上市项目再来。您是怎么考虑的呢?

敏叔:其实这只是自我设定的一个小目标,原因很简单:

区别于个人投资者,作为一个机构投资人必须要系统化地做天使投资。每个地区对企业的上市要求、支持方向都会不一样,如果能够在不同的地方做出上市公司,就代表这个天使投资机构对各个方向和行业的整体发展路径有全面、系统的认识。

当然例如 Biotech 基金或高科技基金等一些相对垂直的行业可能不需要用这种方式,但是因为我们合力投资的方向较为全面,所以我才设立了这样一个指标。

沙丘:您认为以机构化的方式做早期投资,和个人天使的做法有什么区别呢?

敏叔:我认为,做机构投资最关键点是系统化、制度化地完成投资工作。我来解释一下:

第一,任何一个地方都应该个人天使和机构天使两者并存。

谁适合做个人投资,谁适合做机构投资呢?很关键的区别在于资金量

如果一个人有资产配置来做这个投资,那他完全可以选择个人投资的方式。你问我为什么我选择机构投资,因为我钱不够嘛(笑),同时我又具有在机构化投资基金里面工作的经验和技能,当然就自然而然选择了做机构化投资。

第二,机构投资基金也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像我们这种「以技能为核心去找LP」比较常见的机构化基金。还有一种是比如一个人自己招揽团队形成体系、以备案的机构化基金的组织形式去做投资。

从我的观点来说,我们合力这种以技能方式形成的机构化基金,和个人有限合伙形式形成的基金,最大的区别就在于系统化、制度化的方式

个人做投资会偏向出资方个人的喜好或专长,因此系统化肯定是不如机构化基金。机构化投资更多要根据自己的专长方向和当今社会的变化发展去做投资。

同时机构这套体系里,因为管理资金数目通常比较大,而且是给别人管钱,那么它的系统化就比较重要,比如说挑选项目的方法论、风控体系、投后管理、与不同的 LP 沟通方式等等,这些都是系统化的体现。

沙丘:现在很多 VC/PE 以及大型企业的投资部在找项目时也越来越关注早期项目了,您会感到有压力吗?

敏叔:从我个人和合力的角度来说,这个压力还真不大。一般大的 VC/PE 以及一些上市公司或大型企业来做投资,很少能走到我们这么早期、成为很多创业者的第一个投资人。

第一,核心的区别是(各个投资机构)团队的基因、管理方式、评估估值方式以及决策委员会的方式,都是完全不同的。最核心(的区别)还是团队在这个行业的经验和技能,如果大机构找一个团队独立来做,那就相当于成立了一个新的天使投资机构;如果它还是使用内部一贯的系统化、制度化的方式来做,那么它不可能那么快地把一个还在刚刚创立的、处于比较模糊状态下的公司推进到投资委员会。

第二,钱数。天使投资机构的钱一般比起大机构数目小很多,从而管理费也少很多,所以很多天使投资机构的合伙人、投资经理们工资比 VC/PE 的少很多。如果 VC/PE 使用现在的人员配置去做早期,他们习惯了投五亿、十亿的案子,如果他花的精力和他投五百万竟然是一样的话,你的机构还怎么开呢?

风口猪飞,创新步履维艰?

敏叔:呼吁机制变革

沙丘:您最近看好的方向是什么的呢?

敏叔:我们过去大概 1~2 年关注的领域没有太大的变化,只是在精力分配上稍有转移。我们最近出手投了不少 Biotech、智能制造、新能源等所谓主流风口的「深度科技」项目,但其实都源于前几年我们在相关领域的布局。过去 12 个月里由于疫情,我们投的速度没有像以前那么快了,但是我们在这几个行业的专注和认知度更高了,精力花得更多了。

未来两年我们也还会持续关注这些行业和项目,但是世界发展特别快,我们可能会有些微调。

比如现在大家都在提到元宇宙,其实理论上目前只是一个概念,很多人说它是个噱头,我并不反对。但是元宇宙所揭示的需求和变化趋势其实是真实存在的,比如对互动式、社交式、场景式的游戏和娱乐方式的需求,这个方向我们也在看。

沙丘:元宇宙这样的新概念常会伴随很多的噱头、夸张,您作为天使投资人是如何在这些噪音和杂音当中如何去分辨真实需求的呢?

敏叔:所有新东西出来,都会有被叫做噱头的时候,就像当年的大数据、人工智能、人脸识别、自动驾驶等等。新兴概念一出现,很多创业者为了拿到投资就会往上靠,风把猪吹上去,这都很正常。

作为投资人来说,最关键的是要判断,这阵风背后是不是代表着社会发展当中下一步的真实刚需?如果是,那你就把核心点找出来,然后在这方面进行布局。

就像「自动驾驶」这个概念出来之后,很多人说根本不可能马上实现自动驾驶。几年过去了,现在真正的自动驾驶虽然有一点苗头了,但仍然没有完全实现。我估计要全部实现,还有很长的时间。但尚未实现不代表否定它背后的真实需求和技术提升、拓展的可能性;如果它存在,那就应该去做。

沙丘:您怎么看待跟风的行为呢?您觉得这样会扼杀其它的成功路径出现的可能性吗?

敏叔:我觉得不用太担心,如果这个行业形成了这种风气,那就一定会有创新的投资人挣了更多的钱,带动大家。

跟风一定是绝大多数创业者、企业主或是投资人的普遍行事方式。所有的企业或多或少都跟过风,它是一种战术。有些人可能就擅长去 copy 人家做第二,做得也不错,你不能说他有问题。况且在跟风的过程当中,也可以优化产品体验、或者弥补一些漏洞,让行业发展得更全面。

但是一个合理的、正确的——正确这个词不一定对——一个想象当中更好的社会机制,是奖励那些创新的、投资新东西的投资人。我不知道我说明白没有?

沙丘:您觉得从比较理想化的角度设想,拥有奖励新事物出现的机制,会提供更广阔的生活可能性。

敏叔:对, 我们应该有这样一个机制,去奖励那些敢于创新的投资人、创业者和企业。不是说创新就一定能赚到钱或者取得成功,而是社会应该有这个机制,让创新的人得到社会的奖励。

沙丘:「社会的奖励」是指哪些方面呢?

敏叔:这个奖励,包括创新本身的收益,包括不断的资金涌入、资本的流通性、市场套现机制的优化。

创新一定要比别人多付出,希望整个市场对创新企业的资本通道是更加打开的,从而促进早、中、后期各阶段的投资人去寻找这些创业者和企业,并且把钱投给它们。如果一个上市体系不对创新企业开放,不为那些还没有赚到钱的、还备受怀疑的企业开辟通道,那么创新就非常难以实现。

当然现在的国内上市机制在创新这方面相对谨慎,我觉得是有原因的,这真的是一个非常困难的系统工程。

但是我比较简单粗暴地认为这条路一定得走,因为这条路不走,整个闭环形成不了。假如特斯拉没法上市,就没有它在电动车领域的领先地位,那么整个世界的电动汽车发展就不会这么快。

1.jpg

课堂上敏叔与同学们讨论


何谓「成功」的投资人?

敏叔:挣到钱没有

沙丘:您在 1992 年去往挪威最优秀的商学院——挪威经济学院(NHH)留学,获得了 MBA 学位。您觉得这带给了您怎样的影响?

敏叔:现在回想,我觉得对我最大的一个影响是保持开放性的思维

国内的学校以及周边环境让我们养成了一个习惯:去寻求一个正确答案。但是读 MBA 那个时候,我就体会到很多情况下是找不到这个答案的,所以就逐步形成比较开放的思维方式:这件事情在这种环境条件下我怎么去处理它,而不是说我要找到准确答案才去处理它。

沙丘:您曾是「壳牌最年轻有为,最被看好的年轻主管之一」,也有在普华永道做高管的经历,再到后来在中国早期最顶尖的 VC 晨兴资本(现名五源资本)任职——这些在外界看来都是非常好的工作机会,是什么想法鼓舞着您出来自己做投资机构了呢?

敏叔:当时的确面临很难的选择,留在机构里肯定压力小一点嘛,自己出来做事眼睛一睁就需要挣钱(笑)。

这就跟你问一个创始人「为什么要自己创业」是一样的。很多创始人都是极有才华的人,他们其实在大型企业都可以赚到很高的工资,为什么要创业呢?

就是还想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儿,从另一个角度去实现自己在人生中的各种体验吧。

体验不同的东西本身就是一种快乐。所以网上有人说过一句很有哲学道理的话嘛,大意是「创业是人生修行道路中最难的一条」

沙丘:那么作为「创业」投资人,您在 2012 年创立合力投资到如今,十年时间里您感受到的投资环境变化是怎样的呢?

敏叔:这十年我觉得从投资人和创业者两方角度都有很大进步。

其实最难的时候是我 2009 年离开了晨兴,之后两三年募不到钱,那个时候没有一套体系去募资,所以那几年是最迷茫和艰难的。

现在虽然募资受到疫情阻碍,但是比起当年还是容易多了,毕竟有母基金,有政策支持,有了一批专业的基金投资人可以进行专业化的交流、有专业化的管理和支持,这些都是改变。

而且现在创业者成熟了很多,比如说以前的创业者表达创业逻辑、对行业的理解其实都不熟练,现在的 BP 全面、完整得多;以前创业者对财务知识和法律知识其实不甚了解,现在的创业者会在初期就找到专业人士去学习……当然更不要说现在各地方政府对创业的支持也比以前强。

沙丘:您曾说「在所投项目当中,大学毕业直接创业的成功率不是很高」,也想在此请问您怎么看待最近的「浙江省鼓励大学生创业,创业失败贷款 10 万元以下由政府代偿」这则新闻?

敏叔:这个新闻在网上也引发了一些争论。我的理解是这样的:

首先,「大学生创业者创业成功的概率比较低」是我们过去的这些年里看到的,但不代表其他基金看到的大学生群体创业的成功率,这是不同机构的采样不同。

另外,投资者的角度和政府的角度是不一致的。政府去做一件事情,更多是出于履行政府职能,它需要解决年轻人的就业问题,还要解决当地吸引高端人才、资金的问题。这和投资人从成功率出发作判断的角度是不同的。

沙丘:从天使投资到最后的项目上市,这是一个充满不确定的漫长过程,您和创业者曾经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又是怎么攻克这些困难的呢?

敏叔:我觉得比较普遍存在的障碍,就是「创业者不是万能的」,ta 需要找到合伙人/高管团队弥补短板。要克服这个困难其实还是要靠创始人自己的境界和学习能力,去组建更强的团队、带着团队往前走。我们能够做的就是提醒 ta、帮 ta 度过烦恼痛苦的困难时刻,以及在对应的行业里帮 ta 找人。

沙丘:您觉得对您来说投资行业影响最大的一个人是谁呢?

敏叔:徐小平老师。我能充满信念和信心地坚持投资事业,徐老师对我起着非常大的影响。因为徐老师是一个非常乐观、善良的人,他用他的乐观和善良真心地帮助别人成功,也使他自己取得成功。我认为这是投资者最核心的特质。

沙丘:您曾说「真正伟大的创业者是把投资人的思想彻底打败的创业者」,您遇到过这样的创业者吗,是怎么样被「打败」的呢?

敏叔:(笑)「打败」是指好的创业者需要超越我们投资人。超越基于这样几个方面:

第一层的超越是对行业理解的深刻程度。投资人可能比创业者看得更广,但对行业的理解肯定是创业者要更深刻,作为投资人要向创业者学习。

第二层的超越是以卓越的执行力突破投资人的期待值。创业者仅凭 vision 和行业理解是做不大的,ta 一定要组建团队、和团队一起不断发展,创造业绩,从而迅速地超越大多数同行——在这一点上创业者就一定会超越投资人的期望值。

沙丘:您更看重有什么特质的创始人或企业家的呢?

敏叔:我更看重「热爱」和「坚韧」。没有热爱,遭遇困难就放弃了;而坚韧本身也是热爱的一种体现。

沙丘:那您觉得投资人具有一些比较共性的特质吗?

敏叔: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对新鲜事物保持热爱和敏感度。一些好项目刚出现的时候不一定是那个行业、那个阶段崭露头角、名列前茅的。所以你对新鲜事物要保持敏感、提前学习,才能了解它、接受它。

沙丘:您认为判断一位投资人是否成功的标准是什么呢?

敏叔:标准很简单、粗暴、庸俗:给 LP 挣到钱了没有

这是一个必要不充分条件,就是给投资人挣到钱的管理人不一定是能被称为成功投资人,但是成功投资人一定给 ta 的 LP 挣到钱了。我们合力如果没能给投资者挣到钱,我们也挣不到钱,将来就会被赶出江湖。

沙丘:这个标准听起来很严苛和残酷。您曾说「一年要看可能要看一千多个项目」,但回报退出可能是很久以后,甚至也可能没有回报。您在这个过程当中感到过很辛苦吗?

敏叔:非常辛苦,有时候也非常痛苦,但是因为热爱,所以坚持。如果你不热爱一件事情,你骨子里没有坚韧的性格,其实做啥也做不成功。

沙丘:这也让我想起前不久花滑的羽生结弦选手说「本次冬奥之行是自己长期的努力没有得到回报」。不管哪一个领域来说,如果从输赢的角度论成败,最终能「赢」的都只是极少数的人。

敏叔:是的,能力之外还要看际遇。

其实当年我想出来自己做的时候,太太也问过「你出来能做一个比晨兴更牛的基金吗?」

我说这个几乎是不可能的,我最后很有可能遍体鳞伤,黯然退休。但是即便这样我也开心,因为我做了自己一生当中最想做的事情。

世界上优秀的人是少数,能赢的人更是极少数。但是绝大多数人一定要敢于去追求做自己开心的事情。So what?

沙丘:我觉得这种不计后果也是「热爱」的一种体现了。

敏叔:是的,这就是我想说的,一定要热爱。即使你遍体鳞伤,你看着你的伤口,心中最后实际上是享受和幸福的。I tried,我试过了。

做天使投资挑人吗?

敏叔:有这种想法的人不要轻易尝试

沙丘:沙丘学员中其实占比很大的是企业家们,您觉得从企业主到投资人的「身份转变过程」中最应该去学习的是什么呢?

敏叔:我觉得「转变」一词说起来太正式。难道就必须要 100% 转变吗?个人投资其实完全可以是一个副业或者爱好。美国硅谷一些高净值人群经常会凑在一起听项目、做投资,对他们来说是一个爱好,就像每周末一起打高尔夫一样。

我觉得沙丘其实做的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就是帮助这些没有完整、体系化投资经验的人了解这个行业,积极参与到天使投资这个事业来,帮助更多人了解自己、做自己喜欢和擅长的事情。

至于了解早期投资这个行业,最重要的还是对新鲜事物保持敏感和开放,去学习一些拓宽、甚至可能颠覆你既有认知的东西。否则我建议你把钱交给专业人士管理去做资产配置更好一些。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有时候开玩笑「做天使投资『雾里看花』投得可能反而准一些。」有时候你自己懂这个行业反而投不出来,因为很多新的东西你第一感觉可能判断它是走不通的,「雾里看花」其实就是指我们需要更开放地尝试不同的思路和运营方式。

沙丘:您的意思是,如果一个人太懂行的话,那 ta 对成功的方法已经形成了定势和路径依赖了。

敏叔:是的,严重依赖。我也容易产生这种错误,就是我投了这一类的,我就严重依赖这种投资经验。

沙丘:您提到「资产配置的思考方式」,这个词通常更多出现在理财投资这个语境之下。您是怎么从这个角度来看待创投的呢?

敏叔:我这个观点主要是针对个人天使投资人或者说个人作为 LP 把钱投给像合力这样的天使投资机构,这个人一定要有资产配置的思想。

因为资产配置是一个比较广泛的概念,你需要对投资的回报、风险、周期、个人规划进行全面综合的思考,一定要考虑回报流通性和资产的组成结构,从而让资产安全性和稳定度更高。

我在募资的时候,很多高净值人群最爱问的一句话:那我们把钱投给你,你大概回报是多少啊?比我现在的个人借款、购置房产是不是更高啊?问这个问题就是说明对资产配置的理解不够深。

资产配置一定不是把钱放在当前回报最高的这个行业里。因为所有的高回报一定伴随高风险,那么资产配置就是要围绕「无差别曲线」进行配比,使得资产在可控风险下稳定增值。

我对我们投的一个家族办公室说过:你们首先要灌输给中国所有的高净值人群一个很重要的观点——资产配置,他们首先要有资产配置的思想,才可能把钱投给我们或者投在其他的机构里面。当你资产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风险控制和回报之间的这个平衡才是你应该思考的。

沙丘:您觉得做天使投资这件事情挑人吗,哪些人不适合做呢?

敏叔:不愿走出来了解新事物、不太愿意和人打交道的人吧。很多内向的人在看人、分析这些事情上很有天赋,但是如果回避交流,还咋做天使投资呢?这些人完全可以去尝试二级市场,或者做合伙人,做自己喜欢的、擅长的事不是更简单嘛,为什么要挑一条难的路呢?为什么所有人都要去做天使?没有必要。

沙丘:这个问题再深究就到了人生哲学层面了。

敏叔:对的,最后会上升到选择什么样的人生体验,过怎样的一生才幸福。

对沙丘黄埔 11 期有何期待?

敏叔:热爱生活,才会对投资充满激情

沙丘:说到人生哲学,有一篇报道说您喜欢哲学、历史,「把市面上的哲学历史的书都看完了」——

敏叔:哈哈哈那太吓人了!我挺爱看书的,但是绝没有说这句话。我们三个合伙人当中就有一人的阅读量是我的几倍吧。很多人看到报道都给我丢一个很奇怪的笑容,他们也知道我肯定没有做到,我只能说对不起我装逼了。(笑)

你一定借这个机会帮我澄清一下,我从来没说过读完所有的书,只能说我比较热爱这一方面的书。丢死人了真是。

沙丘:您觉得阅读哲学历史这些人文博雅书籍,对投资来讲有什么样的影响?

敏叔:投资就是投人,好的投资人一定深刻了解人性,很多学哲学的人投资都做得很不错。这种认知不是看了某一本书就受到点化,从此茅塞顿开、醍醐灌顶,没有那种书。你只有大量阅读、观察、思考,你对人生和人性的理解才会深一些。

沙丘:您在繁忙工作之余,是怎么平衡事业和家庭的呢?

敏叔:挤时间呗。我女儿的很多重要的场合我一场不落的,第一次汇报演出啊、第一次跳舞啊、家长会啊——我女儿第一次上学,我专门请了半天假送她们去,我觉得挺有价值的。至少今天回想那些照片,我会觉得我不冤呐~

而且在这个过程当中,你还可以获得一些新视角帮助你挖掘更好的机制、项目。你如果更了解这一代小孩子们喜欢什么,你不就可以投出来嘛。

沙丘:我记得您分享过一件事,一个 90 后创始人听完您对他项目的看法和建议之后,说「我爸爸也是这么想的」,您说您那一刻体验到了「敬畏感」。

敏叔:是的。「敬畏感」其实就是不能有成功经验依赖,千万不要认为自己当年做得还不错,现在就固步自封了。年轻人有他们自己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你不去理解他们你怎么做投资呢?我们团队里除了我是 60 后,同事们全部都是 80 后、90 后,老中青结合嘛哈哈哈。

沙丘:说到年轻人,您对于这次冬奥顶流谷爱凌的受教育方式以及她所获得的成功怎么看?

敏叔:我觉得最要学的是一件事情,就是支持孩子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让 ta 有独立思考能力。我感受到,理想的教育更支持的是独立思考能力、为了让自己快乐的事付出努力;而不能把快乐当作了一种罪恶:「我今天去滑了个雪,我好开心啊,但是我的同学都在刷题,我好焦虑」。

谷爱凌的生活路径绝大多数家庭是做不到的,但是为啥要做到呢?为啥要焦虑呢?没有必要。

沙丘:现在沙丘也开始有了更多的 80 后和 90 后学员,您对有志创投的年轻人有什么期许吗?

敏叔:热爱生活,越是年轻人越要热爱生活呀,要对生活充满激情,那么你对投资就会充满激情。

沙丘:「生活」这两个字,每个人说到的时候都会有一些不同的意味在里边。

敏叔:对,每个人生阶段都不一样。对我女儿来说,她们的生活就是回家能吃顿好的,考试成绩还不错,跟闺蜜聊聊柚子(羽生结弦选手的昵称)挑战的 4A 是个啥……

在当下的生活里享受当下热爱的事情。或许过几年娃也会跟我讨论是不是有多重宇宙,埃隆·马斯克的火星计划对人类的意义是什么(她们其实已经开始琢磨这些事了哈哈)……但都不必强求,该努力工作就努力工作,该拼命玩就拼命玩。

要乐观,要热爱生活。


小编手记

「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这句罗曼罗兰广为人知的名言,是小编与敏叔访谈后最大的感受。

敏叔是一位非常「好聊」的人。在访谈中,敏叔对每个问题都非常认真思考,然后用非常平易、通俗的话语严谨客观地表达观点,也非常乐于倾听不同的想法,聊天过程中全无一点架子,对不同的话题都保持着开放、坦诚、包容的态度,让人不知不觉被他的乐天和豁达所感染。

尽责,同时保持热爱。敏叔从来不回避谈及环境的局限、工作的艰难、失败的可能,以及想要成功所必须面对的竞争压力。

但在成败之外,敏叔传递的「热爱生活」的人生哲学,是超越了选择事业的话题、对每个人都非常值得思考和学习的人生观。

「愿景远大、行动踏实、 意志坚定」是合力投资注重的品质。

「闻道 · 明己 · 致远」是沙丘投研院对学员成长的期许。

期待在敏叔的带领下,沙丘投研院 · 黄埔 11 期的学员们能够领略不一样的创投人生。


沙丘投研院为清科创业(1945.HK)旗下高端投资培训品牌,致力于培养拥有全球视野、擅于捕捉中国市场机会、具有超强实战经验的投资家。

沙丘之名,源自美国 VC 聚集地、硅谷高科技企业的引擎、位于斯坦福大学西侧的沙丘路(Sand Hill Road)。这条 VC 一条街被称为「西海岸华尔街」,上百家声名如雷贯耳的投资机构聚集于此,投出了 Apple、Google、Amazon、Facebook 等成功科技企业。

沙丘投研院,闻道 · 明己 · 致远,共筑中国投资界的黄埔军校

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您阅读这篇文章花了0
转发这篇文章只需要1秒钟
喜欢这篇 0
评论一下 0
相关文章
评论
试试以这些内容开始评论吧
登录后发表评论
阿里云创新中心
×
#热门搜索#
精选双创服务
历史搜索 清空

Tel:18514777506

关注微信公众号

创头条企服版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