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安全之外,投资人最关心的可能就是收益率。当一款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为10%。你觉得挺高,于是拿点零钱投了10万,但是到期后实际收益却比预期少很多。虽然你很壕但是也不愿意被忽悠。
诺,以下三大因素就是症结所在。
1年化收益≠实际收益
案例一
“您好!我是XX理财公司,我们平台新推出一产品,91天的年化收益为9%,限量抢购,我觉得非常合适您!”
“9%,那相当高啊!”
“对啊,抢购的人特别多,你赶紧买点吧,手慢可就没了!”
“好吧,我投10万”
“为什么我的收益只有2243.83,难道不是9000么”
“大哥,你的实际收益=10W×9%×91/365=2243.83,而您所说的9000,只是年化收益。
哦……恍然大悟!
解析
年化收益=本金×年化收益率
实际收益=本金×年化收益率×投资天数/365
实际收益与年化收益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在计算实际收益时千万别忘记考虑投资天数,另外预期年化收益率只是根据历史情况推算出来的一个估值,最终能否实现,要看实际投资运营状况。有些理财产品看起来年化收益率低一些,但是期限长一些,相比之下收益可能比年化收益高的投资产品收获更丰。
关于这个问题如果没计算清楚,实际收益与心理预期收益相差太大,也会耽误事的。比如计划好的旅游可能会泡汤哦!
2还款方式不同收益差别很大
案例二
“我用21000元,投了一款预期年化利率8.61%的产品,期限36个月。36期后拿到的本息为23903.62元,利息为2903.62元,年化收益率只有4.6%。这是你们平台算错了吗?”
“赵先生,这是因为还款方式不同造成的,计算是没有错误的!”
“坑爹”
解析
原来赵先生投资的那款产品采用“等额本息”的还款方式,投资人每期都会收回部分投资的本金和利息。这意味着,用以计算收益率的“本金”并不是固定的初始本金!实际上,投资者的借出本金随着借款人每期的还款逐渐减少,导致每一期得到的利息是等额递减的。投资者最终实际得到的利息,折算成收益率只有4.6%。
当你面对不同期限的产品时,最好把它们的实际收益率放在不同的维度上比较,一定要仔细研究、弄明白相关产品的设计条款。年化利率和年化收益率根本就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没有金融学知识的投资者容易被误导。由于利息收取计算方式不同,造成现在年化收益率偏低。从而让LV最新款变成了打折款。
3起息日和结算期均会影响收益
案例三
“小赵,我18号买的那100万块钱的理财产品,当时你跟我说的是年化收益率7.6%,期限是10天,但是我的100万元却实际投了15天,而我今天拿回的收益才2082元,这怎么解释 ”
“李先生,因为我们的理财产品是有认购期和清算期的。你投的产品是在平台发标3天后起息,而且清算期是在也需要两天时间”
“10天的产品,却占用我15天的资金,这什么情况?”
解析
很多平台的理财产品并不会当日计息。因为平台本身会需要走一些流程。所以起息日与投资日可能并不是同步的。另外,到期后的清算也需要时间来处理。所以按照情况算下来,实际收益率与预期年化收益率还是有区别的。
假设案例三中的赵先生投资的是100万,那么按照资金站岗5天的时间来计算,他实际损失为:100W×7.6%/365×5=1041元。而实际的收益率仅为:(2082/100w)/(15/365)=5.06%,与预期的相差了2.5%,影响还是比较大的。
所以在选择理财产品的时候,必须要看清起息日和结算周期。期限久的产品受到这些因素影响还比较小,但是短期产品投资可能并不是很划算。
在挑选理财产品的时候一定要按照实际情况来考虑,表面能看到的数字可能很诱人,但是实际拿到收益的时候可能又是另外一回事儿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