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移动端
创头条企服版APP

【媒体聚焦】安徽日报聚焦类脑智能峰会,将给人工智能产业带来这些变化

709

《安徽日报》2018年6月26日11版

  6月22日,第二届中国(合肥)类脑智能高峰论坛在合肥举行。本届论坛由中科大主办、类脑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等承办,以“类脑智能,驾驭未来”为主题。论坛上,主办方发布了我国类脑智能技术最新研究进展和部分成果,高文、郑南宁、程和平院士等国内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业界精英汇聚一堂,共商人工智能尤其是类脑智能技术的应用落地。

抢占下一代人工智能“风口”

  “类脑智能”被称为“下一代人工智能”。专家指出,“类脑智能”是当前人工智能领域最新的热点方向,也是当前国际重要的科技前沿,利用神经计算来模拟人类大脑处理信息的过程,是人工智能的最佳途径,也是国际科技界必争的重要战略领域。在安徽合肥,中科大去年牵头成立了我国类脑智能领域唯一的国家级工程实验室——类脑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

类脑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展厅。

  近年来,人工智能的研究和应用获得了广泛的关注,成为世界各国竞争的热点和未来科技革命的重要发源地。在脑科学研究方面,欧美各国陆续启动脑研究计划。2016年8月,国务院正式印发《“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战略部署脑科学与类脑科学研究。2017年7月,国务院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到2030年使中国人工智能理论、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2017年8月,《安徽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规划(2017—2025年)》正式发布,从顶层设计上提出加强核心技术和前瞻性技术研发

类脑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吴枫作主题报告

  论坛上,中科大类脑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吴枫作了主题报告。他介绍,该实验室集中了中科大天然的前沿科研技术优势、合肥市尤其是高新区的产业聚集和人才引领优势,正立足合肥,辐射全国。目前,他们已在脑图谱测绘、脑成像、大数据分析、类脑信息处理、类脑芯片、智能图片处理、智能视频处理、理论强化学习、视频压缩等方向上取得亮眼成果,能够为智能相关产业提供关键技术支持、计算和数据资源等服务,这将极大促进智能医疗健康、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智能家居、虚拟现实、智能硬件、智能机器人等产业的发展。

  “我们实验室最核心的理念,就是借鉴人的大脑运行机制来做类脑智能技术,发展下一代人工智能。”中科大类脑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产业化项目负责人刘海峰介绍,实验室成立一年来,他们已拥有世界最快的脑成像设备,成功研发出低功耗的类脑芯片等。他们研究的多模态类脑智能感知与信息处理技术,即将在智能交通、无人驾驶、医疗健康等领域试水应用,并能为听力障碍、视觉障碍、语言障碍等人群实现正常感知提供可能。面向智能产业,实验室将联手中科类脑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建立智能技术和智能产业的创新环境平台,实现智能技术与产业的紧密衔接。

“平台+社区”厚培产业生态

  作为本届论坛的亮点活动,省发改委、省经信委、类脑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微软亚洲研究院、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国声谷和中科类脑智能技术有限公司7家单位现场联合发布类脑智能开放平台”,助力我国类脑智能技术前沿性研究和脑计划等国家人工智能重大战略项目的高效实施。

类脑智能开放平台暨人工智能开放社区发布。

  “在人工智能领域中,促进行业高速发展的‘三驾马车’分别是硬件算力、计算模型和数据。硬件算力是底盘,计算模型即引擎,数据则为燃料。”吴枫表示,“类脑智能开放平台”将围绕3000块GPU卡、20PB数据存储及处理能力的建设目标,以超大型计算集群为基底,以海量标注数据为强支撑,以前沿类脑技术研发、高效智能计算系统、先进人工智能算法为养分,广泛支持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各种机器学习算法的调试、训练与业务支撑,旨在提升科研支撑力度,提高人工智能顶尖人才培养水平,赋能产业转型升级,降低人工智能创新门槛。

  中科类脑是中国声谷引入的类脑智能领域龙头企业,是国内首家类脑智能技术及应用科技创新公司。“类脑智能开放平台”是以海量标注数据为支撑,拥有前沿类脑技术研发、高效智能计算系统、先进人工智能算法的国内领先公益性平台,该平台将有效推动脑认知、类脑信息处理、类脑芯片、类脑机器人等人工智能领域的类脑智能技术发展。

媒体采访与会嘉宾。

  论坛上,“人工智能开放社区”同时发布。刘海峰介绍,该社区致力于构建专业的人工智能相关技术讨论、产业落地方案和企业需求对接平台,打造科研机构的研究成果与产业智能技术需求之间的桥梁,提供前沿性、创新型的算法发布、算法评测及数据发布、数据共享机制,降低企业获取智能技术的门槛。创新的“即写即算”的技术讨论方式与算法展示方法、权威的专家咨询问答通道,专业的人工智能挑战赛支撑平台等,将全面推动下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

  “人工智能发展需要人才,需要前沿技术,也需要获得投资。类脑智能开放平台正好让大家有了更多的信息来源,这对推动人工智能发展有很多的好处。”中国工程院院士高文坦言。

用好优势下好创新“先手棋”

  “人工智能无疑是下一个变革的主要力量,而人工智能技术人才,是主导这一变革的中流砥柱。”省信息产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总裁祁东风认为,人工智能产业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和知识储备的竞争。目前,人工智能产业人才缺口巨大,合格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所需时间远高于一般IT人才,很难在短期内得到有效填补,因此相关专业建设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前提。

中国工程院院士高文作报告。

  “科教人才资源是安徽的宝贵资源。”高文认为,对于发展人工智能产业来说,合肥具有3个方面的优势:以中科大为代表的年轻人才、相对灵活的体制机制、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当前,人工智能不仅是世界各国竞争的热点,也是全国各地竞相发展的重要领域,如何实现差异化发展?“人工智能必须与本地需求相结合,与特色产业、优势产业相结合。”高文表示。

  本届论坛上,合肥类脑智能创新中心揭牌、“信息技术新工科产学研联盟”人工智能协同育人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授牌,正是下好创新“先手棋”的生动实践。

合肥类脑智能创新中心揭牌。

  最新揭牌的合肥类脑智能创新中心,将构建全球人工智能人才智库,汇集海内外资源,融合专家智慧,以前沿技术、硬件算力、海量数据为核心,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规律、行业实践、政策法规等重大问题方面协助政府做好下一代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评估与项目咨询等服务,并为创新项目打造落地土壤,聚焦需求、精准赋能、对接真实产业环境,承接创新项目落地、试点及推广。

“信息技术新工科产学研联盟”人工智能协同育人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授牌。

  2017年11月,“信息技术新工科产学研联盟”成立。同年,中科大与百度共同发起,复旦大学、中科院大学等单位携手筹建“‘信息技术新工科产学研联盟’人工智能协同育人工作委员会”。这一“工委会”将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面向高校学生建设人工智能创新人才培养生态、建设以产学研合作为特征的人工智能课程体系、推动新工科专业建设

人工智能企业展示产品。

  在人工智能产业方面,我省已具有相当优势,涌现了科大讯飞等龙头企业,去年“中国声谷”营业收入达510亿元,同比增长55%。今年3月,中国(合肥)人工智能产业园揭牌,计划到2020年,在全球语音智能、类脑智能、量子智能、大数据智能领域形成“四领先”技术优势,初步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实现人工智能产业产值1000亿元。

  “中科大将进一步促进类脑智能技术创新和人才交流合作,发挥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优势,助力合肥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之都。”中科大副校长朱长飞表示。

(附《证券时报》报道)

投资倒逼商业化提速 AI谋求产业落地

  “现在的人工智能创业公司可能不同于前两年,之前是有豪华的团队、大笔的钱,从去年开始,所有的资本都会问,如何变现?”人工智能(AI)独角兽企业旷视科技副总裁谢鹏近日在“中国(合肥)类脑智能高峰论坛”上说。

  AI如何从科研创新到技术落地和实现产业化的问题,又一次被抛在了台前。除谢鹏外,在6月22日举办的论坛上,几家最热门AI公司:科大讯飞(002230)、科大国创(300520)、寒武纪、小i机器人(智臻智能)的相关负责人先后就公司的产品应用和商业化情况做了介绍,另有来自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的四名院士向学界和业界阐述了最新的科研进展。此外,包括微软亚洲研究院在内的7家单位在会上联合发布了“类脑智能开放平台”。

  这正是当下AI领域学界、业界及政府形成合力,试图产学研融合,解决AI的产业化落地问题的一个典型场景。论坛上,关于目前人工智能研究和投资是否有泡沫、如何避免泡沫的讨论也有提及。

  时逢人工智能在历史上的第三次全球热潮,“过去一段时间AI泡沫过很多回。”一位不愿具名的资深业内人士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AI不是靠IT公司就能弄出来,这次能否落地,决定了行业接下来是否面临严冬。”

投资倒逼商业化提速

  “现在人工智能太火了,但无论是政府、媒体还是投资者对人工智能的认识,都有偏差。”在人工智能的商业化道路上已探索17年的“小i机器人”(智臻智能)CEO朱频频直言“感到压力”:人工智能是从一些有质量的、够数量的数据当中去把规律学习出来,并且这一学习模型能够在大数据的数据流里面不断迭代和更新,不断地改进。

  目前在智能客服领域市场占有率已达到90%以上的智臻智能,2017年实现了首次盈利。今年3月,在获得以124.93元/股的价格募资2.63亿元后,智臻智能从新三板终止挂牌,计划奔向“更为广阔的市场”。目前阿里巴巴是智臻智能的第五大股东。

  从小i机器人的情况看,旷视科技谢鹏提到“资本更加谨慎”所言不虚。继去年李开复称“明年会有一批AI公司倒闭”,到近期毅达资本、金沙江投资负责人在不同场合称“泡沫严重”,关于AI投资的争论在增多。

  实际上,高科技的浪潮总是将真实价值与泡沫裹挟在一起。一份来自亿欧智库的统计数据显示,2014~2017年间,中国约有700家人工智能创企获得投资,投资总额超过1000亿人民币。亿欧创始人黄渊普还表示,其中90%以上的AI企业亏损。

  如何成为行业中不到10%的盈利公司,才是资本和企业关注的重点。智臻智能去年扭亏的做法是:裁掉整个硬件团队,重新定位于智能服务的核心技术提供商,专注于提供解决方案。

  朱频频在论坛中表示,AI还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并不是说包括现在标准的语音识别、人脸识别的技术“拿过来就可以用”,而是要在源头上拥有核心技术,“在这个基础上再去做产业化的探索,找到真正的应用场景,并且能够让应用场景产生的数据再形成正向的闭环。”

  专注于机器视觉的旷视科技,其成长历程也可以通过资本来回顾。去年10月旷视科技宣布完成4.6亿美元的融资,成为当时整个AI体系当中的融资金额之最。谢鹏说,目前公司的战略投资代表了向商业化变更的方向,除在互联网金融等领域提供信用认证和安防等领域外,公司对线下技术也开始关注。在杭州,旷视与合作方联合开了第一家便利店,通过视频技术记录所有的消费者和商品的变化,通过视频、通过智能货架之间的数据打通线上线下。

业界学界联手谋落地

  这场将企业和学界大咖聚集在一起的会议,另一项重点在于发布“类脑智能开放平台暨人工智能开放社区”,推动人工智能相关领域创新项目积极落地——也就是说,尽管被称为“下一代人工智能”的“类脑智能”目前还只是前沿性研究,但寻求科研创新和产业化布局探索正在展开。

  微妙的是,通过平台七位发起方的背景,能管窥AI产业化一角——既包括两家安徽省政府部门和类脑国家工程实验室,也包括微软亚洲研究院、中国声谷、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及成立不久将专注于建设并运营这一开放平台的“中科类脑”。“类脑国家工程实验室”是目前该领域唯一一家国家级工程实验室,中科大领衔,中科大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执行院长吴枫兼任实验室主任。

  对于平台成立的意义,吴枫称,目前人工智能发展主要面临三个瓶颈:第一是数据,第二是计算的能力,第三是智能技术的理解。他表示,新平台建设发布后,国家级实验室基础设施、实验室的科研力量来支撑类脑智能平台的发展,同时,跟市场服务、社会化相关的方面由中科类脑智能来提供服务。这样一来,“高校做高校的事儿,企业做企业的事儿”,实现智能技术与产业的紧密衔接,协同推进产业落地,鼓励孵化企业,促进人工智能的线上线下交流。

  尽管在目前国内产学研一体化的效果还有争议,但各方联手突破AI智能落地的期待可见一斑。

  同为科大系的中国智能芯片“独角兽”寒武纪或许是个好榜样:公司的前身是中科院的一个课题组,2016年正式成立了公司,将前期的研究成果进行产业化,首年即实现盈利。今年寒武纪刚刚完成B轮融资,估值达到25亿美元。

  会上,负责运营管理中国声谷的安徽省信息产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简称“安徽信投”)总裁祁东风向人工智能企业伸出橄榄枝:中国声谷每年手中有8亿元基金,去年获得了安徽省政府50亿基金的支持,今年6月就有望完成首期10亿元基金规模的组建工作。祁东风此前多年任职方正科技掌门人,见证了中国PC产业的壮大。如今,他所在的安徽信投由安徽省国资控股,科大讯飞参股。

  无论是产业或学界,AI的商业化变现和产业化落地“任重道远道”依然是共识。“当下以AI为代表的新兴技术,大多仅让现有产品智能化,解锁现有产品中的智能价值,但AI的力量,决不止步于此。”微软亚洲研究院副院长潘天佑表示,人工智能技术的真正价值是深入到各行各业、与具体的实际应用场景相结合。

来源:安徽日报、合肥高新发布

往期精彩回顾

好消息!2017年度合肥高新区优秀企业(单位)名单出炉啦!快来看看哪些企业成功上榜~【媒体聚焦】高新区出台新政重奖企业上市,每户1000万元,你心动了吗?【财富高新】揭秘!高新区的公租房、人才公寓到底是什么样的?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

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您阅读这篇文章花了0
转发这篇文章只需要1秒钟
喜欢这篇 0
评论一下 0
相关文章
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开幕纪要

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开幕纪要

2023-07-07 12:09 1人在评论
评论
试试以这些内容开始评论吧
登录后发表评论
阿里云创新中心
×
#热门搜索#
精选双创服务
历史搜索 清空

Tel:18514777506

关注微信公众号

创头条企服版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