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师激励考核政策
where?
就是“我”
合肥高新区
“企业到一个地方,最先问的就是你们这里有学校吗?”合肥高新中加国际学校校长Peggy Gorman Mitchell女士介绍说,她当初选择来到合肥高新区创办国际学校的原因,就是看中了这片投资热土,有许多外籍高端人才,扎根在这里的一大原因便是子女的教育问题。自2014年9月学校开始招生以来,已从最开始的20名学生到如今的380余人。这一数字的增长反映了来到合肥的外籍人才的增加,他们越来越愿意携家带口来到合肥“筑巢”。
作为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核心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首批双创国家示范基地,合肥高新区的经济实力,一直在全国高新区排名领先,稳居国家高新区第一方阵。为了更好的“引凤筑巢”,吸引和留住更多的高端人才,高新区从2016年12月开始实施“名校战略”,一年以来,合肥的一个教育新高地迅速崛起。
目前,全区义务教育学校达15所,以中加国际学校为代表的民办学校两所,幼儿园29所,其中6所为公办园。预计到2020年,全区将建成小学27所、初中11所、幼儿园16所,其中“公办+普惠”园达85%以上。
大力普及教育信息化工程
1
高新区学校全部实现班班通教学
各中小学均建设录播教室
29所幼儿园,实现了“明厨亮灶”信息化建设
12所学校进行了智慧课堂第一期的示范校建设
基本实现了学校的“全覆盖”
接下来采访一下
2016年9月建校的合肥高新创新实验小学
10月起开始试点智慧课堂
创新实验小学
某班主任
“智慧课堂,可以实现空中课堂、学生在线提问、教师在线解答、作业及时发送、学生之间互相分享的全方位学习,还可以通过评价和积分体系提高朗读水平。”
创新实验小学
某数学老师
“智慧课堂的建设对于学数学则更有用,几何图形能够更直观地展现出来,学生也能更好地理解概念和解题法。”
创新实验小学校长
陈莲花
“智慧课堂最“智慧”的地方在于,可以在学期末为每个孩子形成一套自己的学习数据,并对此作出全面的指数分析,这样能够为每个孩子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
倡导“轻负增效”素质教育
2
以合肥梦园中学为代表的一批高新区中小学,“轻负高效”已普遍成为学校的办学特色。梦园中学每周三下午开设艺术、舞蹈、足球、器乐等各种特色班,暑期还有特色校本培训,针对中学生的年龄特点,还专门开设了心理健康室,为学生开解疏导。“我们的学生在上了高中后最大优势就是后劲大、潜力大。”校长王永梅认为,轻负的素质教育会使孩子们的学习效率更高,效果更好。
合肥高新创新实验小学,每周五下午创新“让书包飞”课程,让孩子们拥有一个不用背书包的下午。
而在合肥桂花园小学,“养正、博雅的办学理念”及倡导“行美、心美、形美”的“三美”办学特色与高新区重视学生“三品”的教育理念不谋而合。
此外,高新区结合区内拥有众多科技创新企业的资源优势,通过校企合作,建立起学生创新实践基地,并开展“小小发明家”活动,带动创客空间、创新实验室建设;课程建设方面,引进台湾元智大学“科学好好玩好好玩科学”、北京昊科“疯狂博士玩转科学”两类科学课程;此外,还配合举办校园“三创节”,科技创意大赛,评选青少年科技创新主任将,开展“科保游高新”活动,举办校园剧、课本剧、校园足球联赛的,2007年学生累计获各类奖项498项。
创新教师激励考核制度
3
名师培养方面
高新区也有诸多创新之举
创新教师职称评级制度,教师高级及以上职称岗位由区统一评聘,打破了论资排辈现象,2017年高级职称评审通过率96%(领先全市平均通过率82%),激发了教师活力;
完善教师绩效工资分配制度,校长考核奖励金差距达到320%,教师绩效差距达45%之间,有效调动了校长教师的工作热情;
此外,实施“三名工程”,促进“名师工作室”的建设,在全市义务教育阶段,首创校长奖励,常态化进行校长沙龙和校长竞赛;
建立新进教师“导师制”,做好名师梯队培养工作。
健全教育管理模式
4
高新区创新与国有企事业单位合作办园的模式,与合肥幼专、安大幼教、创和幼教合作创办了六所公办园;
探索学校后勤保障机制改革,通过向社会购买服务的方式,引进第三方机构,承担学校安保、信息化、体育设施对外开放、学生活动等方面的管理服务工作,让学校专心办教育;
探索成立教育投资集团,推进“大数据+教育”建设和学校建管办的分离。
来源:新华社高管信息、合肥高新发布
【和谐高新】好人在身边!2017年高新好人表彰大会,为他们点赞!【美丽高新】玉咀湖“未来公园”什么样子,有没有你的创意?【和谐高新】听说,高新区民政部门为新人准备了大礼……
恭喜发财
大吉大利
点我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