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之家:“我又被卖了。”
18亿美元,43%股权,汽车之家再次易主,从平安集团转向了海尔。
8月27日,海尔集团旗下卡泰驰控股宣布,完成战略入股汽车之家的交易交割及董事会改组,成为汽车之家控股股东。
这是自2016年中国平安从创始人李想手中收购汽车之家后,该平台的又一次所有权更迭。
平安产险将继续作为汽车之家的主要股东之一,通过云辰资本间接持有在汽车之家约5.1%的股份,并保留一个董事会席位。
随着股权变更,汽车之家董事会也完成改组,海尔系多人进入董事会,原首席执行官杨嵩辞任,改由海尔集团董事局董事及海尔集团卡泰驰汽车产业板块负责人刘斥出任新CEO。
自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2005年创办汽车之家以来,汽车之家已经历了3次“改嫁”。
在2008 年,受金融危机影响资金紧张,汽车之家引入澳洲电讯投资,其收购了汽车之家55%的股份,后增持至超75%,成为控股股东。
5年之后,李想将公司带到纳斯达克上市,高光时刻,让李想收获1.52亿美元的身价。
2015年6月,李想离开了汽车之家,卸任总裁一职,创办车和家,投身新能源汽车创业。
李想离开后,汽车之家CEO秦致牵头的公司管理层,以及博裕、高瓴资本、红杉中国准备以31.50美元每ADS的价格进行私有化。
不料最大股东澳洲电信并未接受这一私有化方案,而是在2016年6月将其所持的47.45%汽车之家股份出售给中国平安旗下的云辰资本,使其成为最大股东。
次年2 月,澳洲电讯把剩余股份也卖给云辰资本,彻底退出,中国平安进而实现绝对控股。
中国平安入主后,汽车之家的战略方向和经营模式发生了明显变化。
中国平安派驻的新管理层砍掉了汽车电商和二手车业务,重组销售团队,为汽车之家规划了“车媒体、车电商、车金融、车生活”的“4+1”生态圈战略,尝试将其从传统的垂直媒体平台转型为基于数据技术的汽车公司。
平安治下的汽车之家,也有过高光时刻。
如2016年公司营收同比增长72.10%至59.6亿元;
2017年净利润同比大增63.01%至20亿元。
2018年6月19日,汽车之家股价最高为119.18美元,公司市值达139.82亿美金,平安集团持股对应市值约66亿美元,意味着其两年时间股权投资收益达50亿美元,超过300亿元人民币。
另一方面,许多用户发现汽车之家内容质量明显下滑,曾经中立的内容变成了“水稿”,平台不再是有公信力的第三方,一度被称为“车托之家”。
论坛功能也充斥着水军和删帖现象。有网友表示,“跟你一起在汽车之家论坛吹水的不一定是车友,也有可能是4S店市场部水军。”
比如,2018年,本田机油门事件发生时,各方媒体都给以了大力度的关注。但当时汽车之家的论坛里却是一片祥和之气,甚至有网友表示,只能唱赞歌,不能发表和汽车之家合作车企的不利言论,不然就封号。
这与李想时代制定的“永远把消费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原则背道而驰。
而且在2019年汽车行业进入寒冬之际,汽车之家坚持会员费涨价,引发经销商大规模集体抗议,中升、运通数个大经销商集团联合抵制。
2021年,汽车之家股价暴跌,后在20美元至35美元之间波动,相比历史最高的126美元大幅下滑。
与此同时,陆续有中国平安正在为汽车之家寻找下家的消息传出。
如今三年多时间过去了,汽车之家终于找到了新的“归宿”。
在海尔之前,吉利控股董事长李书福也有计划收购汽车之家,但最终被海尔“截胡”。
今年2月,汽车之家在港交所发布公告后,前汽车之家CEO杨嵩发布全员信称,不会因本次交易而裁员,不会影响员工的岗位稳定及薪酬福利,公司业务正常运行。
此外,杨嵩在信中还提到,在本次交易完成后,汽车之家将与海尔、平安共同携手,实现从汽车垂媒向汽车生态平台的战略转型。
在一个月后的海尔集团AWE媒体沟通会上,海尔集团首席品牌官王梅艳表示,海尔集团不造车,收购汽车之家,更多做的是汽车后市场服务。
海尔官方也表示,将全面支持汽车之家,以用户体验为核心,共同打造“内容+交易+服务”三位一体、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出行平台新范式,全面提升用户在看车、买车、用车、换车各环节的体验,实现从内容触达、交易转化到服务闭环的无缝连接。
据2025年2月20日,汽车之家公布的2024年财务数据显示,2024年营收为70.40亿元,同比下滑2.01%;净利润为16.20亿,同比下滑13.85%。
相较于2020年巅峰时期的营收86.60亿元、净利润34.08亿元,汽车之家的业绩已大为缩水。
而且,当今汽车内容平台领域已今非昔比。易车背靠腾讯,懂车帝依托字节跳动,两大巨头各据一方。
汽车之家这位“昔日王者”在海尔旗下能否重获新生,还是继续漂泊等待下一个买主,仍然需要观察。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