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移动端
创头条企服版APP

北京市“专精特新”企业数量全国居首,近八成属于高精尖产业领域

10975
直通北交所 |杨文 2022-10-26 13:38 1人在评论
30秒快读 截至目前,北京市已累计认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36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88家,获得中央财政资金重点支持的“小巨人”企业138家。国家级“小巨人”和重点支持“小巨人”企业数量均位列全国各城市之首。 北京“专精特新”企业整体表现出“高精尖、高研发、高成长”特点,超三成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高于20%,超四成核心技术产品填补国际国内空白,超五成核心产品属于关键领域补短板,近六成研发费用占比在10%以上,近七成企业与产业链龙头企业形成配套,近八成属于十大高精尖产业领域,近九成企业研发人员占比20%以上。 海淀区累计拥有266家国家级“小巨人”,几乎撑起了北京市“小巨人”的半壁江山,也成为全国“专精特新”聚集高地。 (如果你是“专精特新”的一员,欢迎联系我们寻求报道。文末有“彩蛋”,别走开!)

1.1.1.jpg

作者|杨文 

编辑|六耳

来源|直通北交所

2022年全国两会,“专精特新”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之后,“专精特新”逐渐成为产业发展中的“高频词”。

在创新力量蓬勃的北京,“专精特新”的实力也是顶流般的存在。

截至目前,北京已累计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588家,中央财政资金重点支持的“小巨人”138家,均在全国各大城市中排名居首。

-1-

北京“小巨人”位列全国城市榜首

自从工信部完成了第四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的培育认定之后,各省就陆陆续续地公布了自身的“家底”。

北京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近日介绍,截至目前北京市已累计认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36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88家,获得中央财政资金重点支持的“小巨人”企业138家。

北京市获得认定为国家级“小巨人”和重点支持“小巨人”的企业数量均位列全国各城市之首。

按照规划,到 “十四五”末,北京将力争实现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00家、市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00家、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000家。

如此一来,北京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目标已经提前超额完成任务。

从具体分布来看,北京市基本实现了区区“专精特新”。据直通北交所(ID:tobse666)统计,在第四批国家级专家特新“小巨人”中,北京市共333家入选。北京市海淀区、大兴区、朝阳区、丰台区、昌平区、通州区和顺义区7个区新获得认定的“小巨人”数量均超过10家。

其中,海淀区总共有149家上榜;其次是大兴区和朝阳区,分别入围了54家和29家企业。

加上前三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海淀区累计拥有266家。海淀区以绝对优势力压群雄,几乎撑起了北京市“小巨人”的半壁江山,也成为全国“专精特新”聚集高地。

另外一个表现亮眼的是北京市经开区。经开区此次入选43家企业,数量在全国国家级经开区中独占鳌头。截至目前,北京经开区共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1家,在国家级经开区中稳坐第一把交椅。

-2-

近八成属于十大高精尖产业领域

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经济关系复杂多变,同时叠加疫情等因素冲击。在此背景下,解决我国高精尖领域的“卡脖子”、强链补链问题显得尤为迫切。

作为中小企业发展的领头羊,“专精特新”企业创新实力强、市场占有率高、掌握核心技术,处于产业链供应链的关键环节。它们虽然规模不大,但是拥有“独门绝技”,在各自领域都占据一席之地。

北京作为“专精特新”企业聚集之地,更是鼓励企业聚焦高精尖领域。

如今,北京现有的“专精特新”企业中,已有近八成集中在十大高精尖产业领域。此次入围第四批专精特新“小巨人”的333家企业主要集中于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新材料、节能环保和新能源等六大产业。

其中,分布于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三大产业的企业数量最多,依次有146家、64家和33家。

当下,在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已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的背景下,北京“专精特新”企业更是在产业链上肩负起我国制造业“补短板”“填空白”的重大责任。

目前,北京的“专精特新”企业已有超四成核心技术产品填补国际国内空白,超五成核心产品属于关键领域补短板,近七成企业与产业链龙头企业形成配套。

此外,北京的“专精特新”企业不仅“高精尖”,还具有“高成长、高研发”的特点,有超三成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高于20%,近六成研发费用占比在10%以上,近九成企业研发人员占比20%以上。

值得关注的是,北京在科技创新和人才积累方面的实力,为“专精特新”企业的培育和发展壮大厚植了“沃土”。

北京市统计局数据显示,北京市全力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总量由2012年的1063.4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2629.3亿元,年均增长10.6%,为创新发展注入强大活力,整体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其中2021年北京市基础研究经费422.5亿元,约占全国的1/4。

北京更是要打造创新人才高地。

2021年,北京市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规模达33.8万人年,是2012年的1.4倍。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硕士和博士以上学历从业人员达42.3万人,是2012年的2.5倍,科技人才整体规模和质量持续提升。

从专利申请数量来看,虽然北京市第四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平均专利申请量略低于全国,但是平均授权发明专利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在北京市辖区中,专利申请总量排名前三的依次为海淀区、大兴区和朝阳区,分别有1.1万余件、4600余件和3300余件。

-3-

“12345”工作体系支持培育专精特新企业

北京“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一系列政策的大力支持。

“为了更好地支持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我们从政策、融资、服务、上市、创新五个方面打造‘12345’工作体系,着力构建梯度培育格局,全周期、全环节、全方位加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和服务。”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1”是聚焦顶层设计,制定一套政策体系;“2”是两条渠道降低企业融资成本;“3”是三个服务载体织密服务网络;“4”是四大上市工程让资本助推发展;“5”是协同产业、创新、资本、人才、服务五类要素激发活力。

比如,在政策体系方面,北京市将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健康等作为重点发展方向,抢占人工智能、量子计算、区块链和生物技术等创新制高点,加大对“专精特新”企业研发和产业化支持力度,推出了一揽子专属政策。

为了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北京市从信贷融资、股权融资两条渠道同时发力。

北京市中小企业“畅融工程”联合6家银行发布24款“专精特新贷”专属信贷产品。截至2022年8月底,该工程累计放贷232.26亿元,惠及“专精特新”企业2851户,节约融资成本超1.2亿元。

北京市还在全国率先设立“专精特新”成长基金。一年来,成长基金完成对9家“专精特新”企业的投资,投资金额超2亿元,被投企业后续股权融资近20亿元,估值平均增加近1倍。

在服务网络方面,北京通企服版APP移动平台设立“专精特新”服务专区,上线306款服务产品服务企业4457家次;“专精特新融通发展”平台,为北京市“专精特新”企业与央企、市属国企、上市公司等大型企业提供供需对接服务;“金融顾问信息服务”平台,建立“专精特新”企业金融顾问服务机制,379名业务骨干为企业制定务实管用的融资方案。

为了促进企业上市,让资本助推企业发展,北京市专门建立上市培育服务库,已征集入库481家“专精特新”企业,开展“专精特新”企业上市、创新层晋层、新三板挂牌和拟上市储备“四大工程”,畅通上市渠道。

在协同产业、创新、资本、人才、服务五类要素方面,北京市也是不遗余力。例如,“链主企业出题、中小企业答题”的协同创新模式,围绕“高精尖”重点产业遴选20家“链主”企业,以“揭榜挂帅”等方式,组织“专精特新”企业聚焦产业链“短板”开展联合攻关,实现细分领域技术突破。

公开信息显示,北京市138家国家级“小巨人”企业累计获得2.99亿元中央财政资金支持;北京市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为“专精特新”企业数字化赋能提供上限20%、最高100万元资金补贴。

为继续助推北京成为科技创新之城,北京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加大政策支持,持续强化精准服务,持续支持上市融资,持续推动创新发展,持续助力市场开拓,持续加强要素保障,加强培育‘专精特新’企业。”

.END.
图片来源|中关村软件园官网

您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ID:ctoutiao),给您更多好看的内容。

声明:本文由直通北交所企业号发布,依据企业号用户协议,该企业号为文章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创头条作为品牌传播平台,只为传播效果负责,在文章不存在违反法律规定的情况下,不继续承担甄别文章内容和观点的义务。
您阅读这篇文章花了0
转发这篇文章只需要1秒钟
北京市“专精特新”企业数量全国居首,近八成属于高精尖产业领域
打赏一下 0
喜欢这篇 10
评论一下 1
相关文章
评论
试试以这些内容开始评论吧
登录后发表评论
@@9yDgM
@@9yDgM说:
厉害了
0
0
阿里云创新中心
×
#热门搜索#
精选双创服务
历史搜索 清空

Tel:18514777506

关注微信公众号

创头条企服版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