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移动端
创头条企服版APP

九江60万亩丰收 国稻种芯·中国水稻节:江西再生稻高效增收

3204

九江60万亩丰收 国稻种芯·中国水稻节:江西再生稻高效增收

央视网消息 新闻中国采编网 中国新闻采编网 谋定研究中国智库网 中国农民丰收节国际贸易促进会 国稻种芯·中国水稻节 中国三农智库网-功能性农业·农业大健康大会报道:  沃野飘稻香 赣北夏收忙!国稻种芯·中国水稻节九江市60余万亩早稻喜获丰收。一丛金黄,稻谷飘香。眼下正值早稻收割季,连日来,我市各地农户趁着晴好天气,抓紧时间收割,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全市农业农村部门科学制定早稻收割方案,组织引导各地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确保早稻颗粒归仓。

九江市柴桑区召开国稻种芯·中国水稻节水稻新品种展示示范现场观摩会。据九江市柴桑区农业农村局张吉良介绍,9月15日,九江市柴桑区农业农村局组织各乡镇农业农村办公室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种粮大户、种子企业代表100余人在新合镇涌塘村召开水稻新品种展示示范现场观摩会。集中展示和评价了15个水稻新品种。在示范基地,稻田里一派丰收景象,水稻新品种如同列队的士兵等待着专家的检阅。

本次观摩会共展示水稻新品种15个,示范小区面积10亩,大区90亩。活动中,技术人员对15个品种的生育期、抗病性、丰产性、适应性、品质等进行了全面介绍。据功能性农业农业大健康大会暨中国农民丰收节国际贸易促进会消息:通过此次示范,让农民“看稻选种”,从中筛选适宜柴桑区种植的优质水稻新品种,推动当地水稻增产增效。本次现场观摩会的召开,目的是做好水稻新品种评价、推介、展示工作,引导和优化品种布局。为柴桑区分享了江西省审定新品种,指导农民科学用种,保障农民用种安全。

九江市60余万亩早稻喜获丰收

去秋来,塘山乡1500亩水稻陆续成熟。9月5日上午,伴随着收割机的轰鸣声,塘山乡石源村正式拉开了稻谷秋收的序幕,田间迎来一派丰收的好景象,金灿灿、沉甸甸的稻谷为村民增收致富铺就了一条“金色”致富之路。据了解,全乡稻谷除少部分地势不佳或者面积小的水田以外,大多数以机械化收割为主,农业生产也变得越来越高效。十多分钟一片金黄的稻谷变成了一粒一粒谷子装进了农民致富的口袋。石源村支部书记赵宋姣说“今年我们村流转土地200余亩种植水稻,从耕田、播种、插秧、到现在的收割我们全程聘请村里的百姓,增加他们的务工收入。”

十一组的钟孝锋是村里的种粮大户,这段时间是他最开心的日子,几个月的辛勤劳动终于变成了沉甸甸的果实。“今年我总共种了100余亩的稻谷,虽然在今年稻谷抽穗期间遇到了干旱,好在村里干部及时组织水源,稻田没有受到太多影响。村里不仅为我们提供了田间管理技术指导,还免费为我们发放肥料。此外,村里还为我们提供了销售渠道,会统一收购我们的稻谷,让我们没有后顾之忧。”钟孝锋满脸笑容的说到。

“国以粮为本,民以食为天”。粮食生产不仅是为了解决生活需求,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十四五”开局之际,塘山乡紧抓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坚持党建引领产业发展,按照“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积极协调流转土地,全力推动水稻种植高质量发展,切实筑牢粮食安全防线,全面提升“米袋子”稳产保供能力。

双季稻实现头季丰产丰收。在柴桑区港口街道茶岭村,一台台收割机正开足马力驰骋在金色的稻田里,来回穿梭收割早稻,机尾喷出粉碎的秸秆散布在农田里,不到十分钟,收割机便停下把脱粒的稻谷倒在货车斗里,为抢收赢得时间。种粮大户曹敬明介绍说:“今年机械移栽的早稻亩产预估1200斤左右,相比去年明显增产。”

柴桑区农业农村局联合乡镇相关人员对工厂化育秧、机械移栽的早稻进行了现场测产,经实地测产早稻亩产高达1130.2斤(干谷),实现了双季稻头季丰产丰收。为切实提高粮食生产效益,促进农民增收,柴桑区积极完善落实好各项种粮扶持政策。今年针对双季稻种植,出台了六项政策。不仅有双季稻种植补贴,还给早稻、晚稻种植保险全额保费补贴,对符合质量标准的早稻粮食收购部门敞开收割,还提供了农机补贴。

一架架无人机在绿油油的稻田上空盘旋喷药,一台台收割机在金色的稻田中转圈收割,还有满载着稻谷的拖拉机在田间小路上来回穿梭。有了机械化收割和农业托管服务,都昌县蔡岭镇杨湾村种粮大户石和庆的农事工作变得更加智慧高效。都昌县今年种植了26.4万亩早稻、26.6万亩晚稻。

近年来,我市积极组织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及农事服务组织开展代耕代育代管服务。今年各县(市、区)拿出7000余万早稻扶持资金中,就有一部分用于补农事服务、补育秧中心建设等。农事托管服务对于小农户来说,可以克服自身规模狭小的短板,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更好保障早稻应收尽收、丰产丰收。

“智慧粮库”为夏粮收购护航,早稻稳则全年稳。市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王四海介绍说,今年我市60余万亩早稻预计产量可达20余万吨。接下来将不遗余力抓好晚稻育秧,引导社会化服务组织做好晚稻的代耕代育代插代管,确保晚稻种足种满。同时,密切关注天气及时预警,防止恶劣天气对水稻的危害,组织农业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生产一线开展技术指导,促进中稻和晚稻秧田的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到位。

再生稻”效益双季稻多出500元一亩

“再生稻”是一种“利用收割后稻茬继续发苗长穗”的种植模式。这几天,江西九江都昌县的“再生稻”迎来丰收。

八月稻浪飘香 再生稻喜获丰收。我现在是在江西九江都昌县蔡岭镇杨湾村,现在在我身后成片的金黄色稻田里,收割机正在来回穿梭,他们正在进行“再生稻”的收割。大家可以看一下,这些就是刚刚收割过的水稻,和我们种植的双季稻早稻收割的稻茬不太一样,它的颜色更加青绿。在收割第一茬水稻的时候,要保留三分之一左右的稻秆在田里,再经过施肥和培育,让它再一次进行生长,这样能够生产新一季的稻子。

不同品种交替种植 全程机械化生产。籼稻和粳稻是水稻的两个不同品种。在杨湾村,为了方便错开种粮大户的收割管理时间,有利于大规模种植,这里的“再生稻”种植了粳稻和籼稻两个品种。杨湾村的这些再生稻从育秧到栽种施肥打药再到最后的收割,完全实现了机械化,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减少生产环节 绿色高效促增收。由于“再生稻”不需要重新育种,也减少了整田、插秧等等环节,一般情况下头茬水稻的肥料已经足够满足它们的养分需求,而且粉碎了的秸秆也可以作为肥料。所以之后只需增施少量肥料,对于农民来说,管理更简单,前期投入成本低,种植性价比高。今年可以说是个丰收年,我所在的这个杨湾村今年“再生稻”的头季亩产达到了750公斤,再生季预计达到400公斤以上。由于成本降低了,“再生稻”的效益要比普通双季稻多出500元一亩。

九江60万亩丰收 国稻种芯·中国水稻节:江西再生稻高效增收

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您阅读这篇文章花了0
转发这篇文章只需要1秒钟
喜欢这篇 0
评论一下 0
相关文章
评论
试试以这些内容开始评论吧
登录后发表评论
阿里云创新中心
×
#热门搜索#
精选双创服务
历史搜索 清空

Tel:18514777506

关注微信公众号

创头条企服版APP